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晶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宫颈
  • 6篇宫颈癌
  • 5篇妊娠
  • 5篇细胞
  • 4篇流产
  • 3篇缺氧
  • 3篇肿瘤
  • 3篇宫颈癌前病变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C-JUN
  • 3篇HELA细胞
  • 3篇病变
  • 2篇心磷脂抗体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自然流产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生长

机构

  • 14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中南大学
  • 3篇香港大学深圳...
  • 2篇怀化市妇幼保...

作者

  • 19篇熊晶
  • 13篇朱付凡
  • 4篇刘凤英
  • 4篇陶光实
  • 3篇丁依玲
  • 3篇何凌
  • 3篇杨元娟
  • 2篇刘毅智
  • 2篇王丽琼
  • 2篇皮丕湘
  • 2篇杨梦婕
  • 2篇骆斯莹
  • 1篇谢薇
  • 1篇李娜
  • 1篇钟艳
  • 1篇吴静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丢失及免疫调节治疗疗效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丢失及免疫调节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抗磷脂综合征确诊患者共191例按不同抗体阳性分为3组:A组154例:抗心磷脂抗体(ACA)(+),β2GPⅠ(-);B组26例:ACA(+),β2GPⅠ(+);C组11例:ACA(-),β2GPⅠ(+)。分析各组的妊娠丢失率及免疫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前,A、B、C3组间妊娠丢失率(61.59%,69.84%,6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免疫调节治疗后,B组(46.15%)患者妊娠丢失率明显高于A组(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36.36%)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β2GPⅠ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丢失率的影响与ACA相似;抗β2GPⅠ抗体(+)合并ACA(+)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对免疫调节治疗的疗效欠佳。
李娜朱付凡熊晶何凌吴静皮丕湘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
193例反复自然流产病例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评价
为了探讨反复自然流产病例的病因及针对病因的治疗效果。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193例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住院RSA病人病历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表明...
曾卫熊晶朱付凡
关键词:病理妊娠自然流产病理机制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6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为ICP进行常规治疗并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的患者16例作为LMWH治疗组(简称肝素组),并选取同期内采用常规治疗的ICP患者23例为非LMWH治疗组(简称非肝素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取空腹时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汁酸(TBA)。记录患者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羊水污染率及孕妇分娩时出血量。结果肝素组用药后ALT、AST、TBA分别为(67.43±33.20)U/L,(59.94±41.99)U/L,(18.01±15.67)μmol/L。非肝素组用药后ALT、AST、TBA分别为(119.50±115.67)U/L,(80.19±74.82)U/L,(24.99±14.1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非肝素组用药后皮肤瘙痒缓解天数分别为(4.06±2.49)d和(5.45±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39)。肝素组的羊水污染率为6.25%,非肝素组的羊水污染率为1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窒息率、孕妇分娩时的出血量与非肝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用LMWH治疗ICP效果优于普通治疗方法。(2)LMWH治疗ICP安全有效,可以尝试作为常规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谢薇熊晶朱付凡皮丕湘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胆汁酸
慢病毒载体对HIF-2α基因沉默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有效抑制HIF-2α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并找到最佳病毒载体浓度。方法设计针对HIF-2αmRNA作用的4条siRNA的序列,分别插入慢病毒载体中,获得较高滴度的慢病毒后,运用RT-PCR和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2αmRNA及蛋白质水平,筛选出对HIF-2α基因沉默作用较强的干扰序列及病毒载体剂量。结果 4条siRNA序列均能干扰HIF-2α基因表达,其中KD2序列对HIF-2α基因的干扰作用最强(P<0.05)。两种不同剂量的慢病毒载体比较,高剂量慢病毒载体的干扰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KD2序列能有效沉默HIF-2α基因;高剂量的慢病毒载体对HIF-2α基因的沉默效果更强。
唐敏熊晶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RNA干扰
Differential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 comparison between preeclampsia pregnancies and normal pregnancies from plasma
钟艳熊晶朱付凡丁依玲
腹腔热灌注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IHCP+CDS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确诊为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HCP+CDS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肿瘤细胞减灭术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腹水量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24个月生存率比对照组高,而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恶心、麻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盆腔感染方面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HCP+CDS能有效改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杨元娟何凌熊晶王丽琼朱付凡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肿瘤细胞减灭术子宫内膜癌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期妊娠流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早期妊娠流产(EPL)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PCOS患者123例,其中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12周内流产的患者65例(PCOS流产组),有正常妊娠史的患者58例(PCOS非流产组),另外选取同期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12周内流产并排除PCOS的患者147例(非PCOS流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三组 Hcy 水平并比较。结果 PCOS 流产组 Hcy 水平(14.69±3.91)明显高于PCOS非流产组(11.67±2.93)和非PCOS组流产组(13.14 ± 3.37),且非PCOS流产组显著高于PCOS非流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高Hcy水平是导致EPL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早期妊娠结局的指标。
杨梦婕骆斯莹熊晶朱付凡
关键词:半胱氨酸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妊娠初期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及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研究
几丁质为自然界丰富的天然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功能性等特点,是许多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替代的生物医用和环境友好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几丁质酶是几丁质专一性降解所需的酶。开展几丁质酶的研究,对几丁...
熊晶
关键词:烟曲霉几丁质酶酶学性质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1年经历外科手术的36例宫颈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EGFR蛋白的表达,分析EGFR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2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显著强于正常宫颈上皮,但其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型和有否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宫颈癌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预后差的宫颈癌组织中EGFR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预后较好的宫颈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与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杨元娟何凌熊晶王丽琼朱付凡
关键词:宫颈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预后
不同氧条件对Hela细胞生长与缺氧诱导因子-2α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常氧及缺氧条件下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情况及HIF-2α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拟探讨与常氧相比,缺氧条件下Hela细胞的生长情况及HIF-2αmRNA的表达水平的改变趋势。方法检测常氧及缺氧条件下宫颈...
熊晶朱付凡刘凤英陶光实刘毅智丁依玲
关键词:细胞生长HIF缺氧条件缺氧诱导因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