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诚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中产阶级及其趣味
- 2006年
- 一在当下关于'中产阶级'及其'趣味'的讨论中,关于何谓'中产阶级'、这一阶级是否存在以及'中产阶级趣味'的真相的阐释占了大多数。论者的视角,大多是以与欧美中产阶级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对比而切入的。这也难怪,毕竟,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产阶级'实在是一个历史过于短暂的新生事物,但是,我以为当下众多论者所犯的一个共同错误,便是以欧美中产阶级的标准与现状来对照中国的'中产阶级'(假如它存在的话),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宏论。在我看来,这一思路是典型的情境误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所谓'中产阶级'显然是一个相对概念,笼统地说,可以认为它是居于某个社会的中间经济水平的阶层,其他的一些指标(诸如职业、教育水平。
- 王世诚
- 关键词:中产阶级社会结构趣味中等收入阶层十六大报告社会秩序
- 虚弱的主体霸权
- 2000年
- 王世诚
-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美国文化
- 从《风景》到《出门寻死》:方方的自我颠覆被引量:3
- 2007年
- 上篇1987年,方方发表了《风景》。这是一篇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令人不无震惊的作品。方方那时32岁,虽然从事写作已有经年,然而《风景》的风格与思考还是令当时许多已经注意到她的批评家对她不得不刮目相看。此后。
- 王世诚
-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批评家悲剧性自我
- 虚伪的写作立场与欲望之奴——邱华栋论(晚生代论之一)被引量:8
- 2001年
- 王世诚
- 关键词:晚生代写作立场情怀欲望意味
- 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被引量:5
- 2000年
- 姚新勇王世诚
- 关键词:学派自由主义新左派人文精神
- 全文增补中
- 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阅读调查被引量:3
- 2014年
- 大学中文系是文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文系学生以文学为学习对象,文学阅读是他们的学业内容,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文学被严重边缘化的当前社会,中文系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如何,具有某方面的代表性。在较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获得的结论是: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文学阅读数量并不很大,其中既有学生个人因素,更有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阅读的选择受时代、学校等多重因素影响,阅读面比较集中于当下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阅读存在较大不足。如何鼓励学生文学阅读,多阅读文学经典,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是当前大学文学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 贺仲明王世诚
- 关键词:文学阅读
- 《在细雨中呼喊》对余华创作的意义被引量:7
- 2007年
-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转型期的代表作,它包含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潜在发展方向,然而在其后的写作中,余华基本上放弃了这些线索,改变了创作方向。这种选择虽然是个体性的,却在客观上迎合了时代的内在需求。
- 王世诚
- 关键词:《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 人文知识分子如何说话、该说什么话被引量:3
- 1999年
- 王世诚
- 关键词:人文知识分子合法性问题意识形态化现代知识分子当代知识分子角色规范
- 断裂时代的肯定性写作——九十年代文学精神及其思考(下)被引量:5
- 2008年
- 中篇被封闭的存在:九十年代文学的基本精神1'新写实'及其影响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叙事转向,在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就是后来被众多文学史家不断提及的'新写实小说'。我们在前面提过:这一思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真正预告了九十年代的来临——当然,也正式宣告了八十年代的终结。
- 王世诚
-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欲望化叙事晚生代个人化写作肯定性
- 当代中国新左派的历史遗产与未来被引量:2
- 2006年
- 我们应区分两种不同的“革命”:作为否定性向度的革命与作为肯定性向度的革命,作为抗议性力量的革命与作为辩护性力量的革命,作为乌托邦的革命与作为意识形态的革命,作为天使的革命与作为魔鬼的革命;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当下中国“新左派”所存在的致命的问题。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新左派”真想对中国当下现实发出真正革命的、有价值的声音,就必须厘清自己究竟继承的是哪种革命的资源,究竟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发言。
- 王世诚
- 关键词:新左派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