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彪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12例患者(26.7%)为实性、28例患者(62.2%)为囊性、5(11.1%)例患者为囊实性血管母细胞瘤。7例患者(15.6%)行术前DSA检查,其中2例患者(4.4%)行术前介入栓塞治疗。肿瘤手术全切的患者37例(82.2%)。术后随访,7例患者(15.6%)出现肿瘤复发,其中6例患者接受放疗。结论手术切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重要治疗手段。部分体积大的实性血管母细胞瘤可先行介入栓塞部分供血动脉后手术切除肿瘤;反复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手术联合放疗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案。
- 张超才符媚媚蔡仁端李庆志王义彪黄垂学王鹏程赵建农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介入栓塞手术
- 血清和肽素、MMP-9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分析血清和肽素(copep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手术治疗转归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107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术后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33例)和转归良好组(74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和肽素、MMP-9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和肽素、MMP-9预测aSAH患者术后转归的价值。结果转归不良组WFNS分级Ⅲ~Ⅴ级、Hunt-Hess分级Ⅲ~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Ⅴ级、并发迟发性脑缺血、并发脑出血、入院至手术时间≥72 h的患者比例及入院收缩压、血清和肽素、MMP-9水平高于转归良好组(χ^2/t/P=6.119/0.013、5.316/0.021、10.019/0.002、5.455/0.020、4.503/0.034、4.093/0.043、6.737/0.000、15.256/0.000、10.767/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Ⅴ级、并发迟发性脑缺血、入院至手术时间≥72 h及血清和肽素、MMP-9水平升高是影响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1.582(95%CI 1.113~2.249)、1.857(95%CI 1.192~2.894)、1.670(95%CI 1.117~2.497)、2.547(95%CI 1.524~4.258)、3.102(95%CI 1.659~5.800),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和肽素、MMP-9水平、MMP-9联合和肽素预测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0.703、0.954,,敏感度分别为66.67%、81.82%、90.91%,特异度分别为71.62%、50.00%、93.24%,约登指数分别为0.383、0.318、0.841。结论Hunt-Hess分级Ⅲ~Ⅴ级、并发迟发性脑缺血、入院至手术时间≥72 h及血清和肽素、MMP-9水平升高与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密切相关,血清和肽素、MMP-9可作为aSAH患者术后转归预测的辅助血清学指标。
- 彭浩陈健龙刘朝晖蔡仁端王义彪
- 关键词:和肽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转归
- 应用数字化模型预测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风险
- 目的:建立数字化模型并以此预测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风险.方法:对72例(2010-07至2015-03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住院)颅脑损伤伴脑内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复查头颅CT结果分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组1...
- 王义彪陈宝智黄良珍王鹏程
- 分析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并总结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垂体瘤患者68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27例病情改善,对照组32例患者中18例病情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36例患者中28例肿瘤体积大小改善,占总数77.8%,对照组32例患者中20例体积改善,占患者数6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可准确切除肿瘤、最大限度避免误伤、并发症少。
- 王义彪
- 关键词:垂体瘤疗效
- 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7—2012-05收治的217良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有患者手术前后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78例)与预后不良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脑梗死(β=1.304,OR=3.684)、大型脑膜瘤(β=1.452,OR=4.272)、术中发生失血性休克(β=1.539,OR=4.660)、肿瘤切除级别低(β=1.431,OR=4.183)是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脑梗死、大型脑膜瘤、术中发生失血性休克、肿瘤切除级别低是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应做好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 王加充赵建农王鹏程彭其斌王义彪
- 关键词:良性脑膜瘤短期预后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的可能机理探索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考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的可能机理。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脱水、止血、防治感染、中枢神经支持、肠内营养、维持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过程中观察组颅内压和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糖、末梢血乳酸含量、血清NSE含量及GCS评分显著改善(P<0.05),休克、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通过神经保护作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 刘朝晖符传艺陈宝智王义彪程涛梁元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重型颅脑损伤神经保护
-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本治疗组从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18例患者资料.结果:无功能腺瘤15例...
- 黄垂学邹文辉王鹏程李俊驹李庆志王义彪
- 关键词: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
- 半乳糖凝集素-3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垂体腺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RNAi)抑制Gal-3基因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al-3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然后应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大鼠垂体腺瘤细胞系GH3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①RNAi后24 h、48 h,Gal-3均明显下调(P<0.05),至72 h后较48 h略有回升(P>0.05),同时伴有Bcl-2表达水平的明显下调(P<0.05),而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②RNAi下调Gal-3表达水平后,在不同时间点(24 h、48 h、72 h)GH3细胞的增殖能力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③RNAi后GH3细胞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由处理前的5.2%上升至21.7%。结论下调Gal-3的表达导致促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而抑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不变,同时导致GH3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增加,提示Gal-3在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为垂体腺瘤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 黄垂学赵建农邹文辉李俊驹王鹏程王义彪文立
- 关键词:垂体腺瘤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凋亡
- miR-181c-5p在颅内动脉瘤中通过靶向PTPN4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R-181c-5p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节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181c-5p mRNA在颅内动脉瘤(I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药物细胞毒性实验(CCK8)、集落形成、transwell迁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miR-181c-5p介导的VSMC细胞表型的变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81c-5p的潜在靶标。结果:IA患者血清中的miR-181c-5p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miR-181c-5p的过表达显着抑制了VSMC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同时刺激了细胞凋亡(P<0.05)。PTPN4被证实是miR-181c-5p的直接靶标,而miR-181c-5p的过表达导致PTPN4在VSMC中低表达。结论:miR-181c-5p/PTPN4介导的VSMC表型调节可能部分导致IA病变。
- 彭浩王义彪刘朝晖陈健龙张茂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
- 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总结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术前诊断困难但术后病理提示为表皮样囊肿的16例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6例表皮样囊肿均表现为处于颅内不典型位置、术前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囊内含有较多蛋白及胆固醇结晶等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特征,以致术前误诊率较高。所有病例均予以手术切除,术后回访1例因病变术中残余而肿瘤复发。结论术前对于颅内非典型部位及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病变应该考虑该诊断。术中尽量全切肿瘤及囊壁是治愈该疾病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回访。
- 王义彪赵建农陈来照王鹏程黄垂学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核磁共振成像病理诊断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