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群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患者PET-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
- 2013年
- 肺癌在全球的总体发病率位居各类癌症之首,其总5年存活率还不足15%,在我国肺癌死亡居恶性肿瘤之首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将PET技术与CT技术这2个已经在临床检测过程中相当成熟的检测技术相融合,使PET和CT2项显像技术实现真正的融合,能早期发现微小病变和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能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PET-CT对于评估肿瘤复发范围是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PET-CT融合图像的质量受机体身心状态、遵医行为、药物、体位、进食等因素的影响。
- 何秀梅王亚男王亚群崔兰兰
- 关键词:肺癌PET-CT护理措施医护患关系
- ^(18)F-PSMA-1007 PET/CT显像联合盆腔MRI对前列腺癌术前评估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 探讨^(18)F-PSMA-1007 PET/CT显像联合盆腔MRI对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18)F-PSMA-1007 PET/CT显像及盆腔MRI检查的46例可疑PCa患者资料。采用SPSS 22.0及MedCalc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18)F-PSMA-1007 PET/CT对PC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40.0%、77.5%、100%、80.4%,二者联合可将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提高至80.0%、91.2%、93.5%,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ADC、胆碱(Cho)+肌酸(Cre)枸橼酸盐/(Cit)比值]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3、0.895、0.928。另外,^(18)F-PSMA-1007 PET/CT发现骨盆外淋巴结转移5例,骨转移8例,肺转移2例。结论^(18)F-PSMA-1007 PET/CT显像联合盆腔MRI可以提高PCa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前者可发现多部位转移灶,有助于PCa患者术前准确评估,指导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 王道英李海洋王治民庞燕王亚群王慧春崔兰兰陈晓红蒋丹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 护理领导在质量控制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 2003年
- 对护理领导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优势与弱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只有高素质的护理领导,才能造就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 王亚群周辉
- 关键词:护理领导心理素质情绪观察力记忆力创新思维
- 心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作用。方法随机将符合条件的患者68人分为A、B 2组各34人,在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冠脉成像检查前,对A组进行心理护理,B组则不进行心理护理,然后比较检查过程中2组患者的心率差异。结果 B组检查中的平均心率为(69.44±4.90)次/min,A组检查中的平均心率为(66.68±5.24)次/min,A组平均心率低于B组。结论在进行CT心脏冠脉成像检查的过程中,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和稳定患者的心率。
- 王亚群马娅琼
-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脉血管造影术心率
- ^(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初步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对初诊前列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2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且未行任何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均行^(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效能,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两者各自的SUV_(max)诊断阈值和诊断效能的差异;将患者血清t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原发灶的SUV_(max)[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Weighted Kappa检验对两者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阳性病灶共51处,其中4例患者有18处骨转移,5例患者有13处淋巴结转移。^(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显像SUV_(max)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585;两者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0.2%、90%、97.9%、64.3%、90.2%及60.8%、70%、91.2%、25.9%、65.6%,两者在敏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PSMA-1007 PET/CT对于前列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率均高于^(18)F-FDG 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PSA值、Gleason评分与原发灶的SUV_(max)(PSMA)均呈正相关(r=0.515、0.765,均P<0.05)。两名医师对^(18)F-PSMA-1007 PET/CT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0.85,P<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对初诊前列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均明显优于^(18)F-FDG PET/CT。
- 王道英王治民庞燕陈晓红王亚群李海洋
- 关键词:前列腺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脱氧葡萄糖
- PET-CT分子成像对冠心病心肌微循环的评价及意义研究
- 徐香玖王治民崔兰兰毛泽庆龙晓宙王海军王亚群李丽高志凌
- 1、通过对24例陈旧课题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进行冠状动脉CTA、PET-CT心肌代谢显像和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冠状动脉代谢显示正常为28支,稀疏为10支,明显稀疏为26支,缺损为8支,狭窄程度和心肌...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微循环
- 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肿瘤(临床分期T1~3N0M0)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35 ~ 88岁),患者均先完成18F-FDG PET/CT常规显像,之后随即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同时充分饮水水化,注射FDG后2.5~ 3.0 h行盆腔延迟显像.将膀胱病灶放射性聚集高于尿液设定为高摄取(阳性),等于或小于尿液放射性为等或低摄取(阴性).将PET/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4例肿瘤中恶性12例[包括尿路上皮癌11例,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例],良性2例(均为乳头状瘤).12例恶性中,3例PET/CT常规显像呈阳性表现,9例假阴性;2例良性肿瘤PET/CT常规显像均阴性;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12、2/2和5/14.3例真阳性病灶直径大于9例假阴性的直径[26、30、35 mm和(15.6±6.3) mm;Z=-2.315,P<0.05].延迟显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1/12、2/2和13/14.结论 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有助于对膀胱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 王慧春陈晓红崔兰兰王亚群冯维贵庞燕王玉斌
- 关键词:膀胱肿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 利尿后18 F-FDG PET/CT延迟显像探测男性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利尿后18 F-FDG PET/CT盆腔延迟显像探测男性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复发的32例(年龄32~79岁)男性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完成18 F-FDG PET/CT常规显像,然后予以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利尿,配合饮水,于注射18 F-FDG后2.5 h左右行盆腔延迟显像。依据病理或随访(>10个月)结果,比较PET/CT常规与延迟显像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32例患者中,25例局部复发,其中10例合并直肠邻近组织器官受侵,5例合并远处转移;7例局部无复发,但其中2例合并远处转移。常规显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0%(23/25)、3/7、81.2%(26/32);延迟显像中,所有患者膀胱放射性分布达到或接近本底,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0%(24/25)、6/7、93.8%(30/32)。常规与延迟显像的灵敏度、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和0.966,均P>0.05),特异性后者高于前者(χ2=14.333,P<0.05)。直肠邻近组织器官受侵病灶共计22处,延迟显像的阳性率高于常规显像[95.5%(21/22)和63.6%(14/22);χ2=6.400,P<0.05]。结论利尿后18F-FDG PET/CT延迟显像能消除膀胱尿液的放射性伪影,可更有效检出直肠邻近组织器官受侵病灶,从而弥补常规显像探测男性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不足。
- 王慧春陈晓红崔兰兰王亚群冯维贵庞燕王玉斌
- 关键词:利尿脱氧葡萄糖
- 128层脑容积CTP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128层脑容积CTP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灌注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对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动态CTPI可以显示脑梗死前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脑梗死前期的影像学分期可以区分脑局部低灌注的病理生理学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128层脑容积CTP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常青李永胜毛泽庆杨蓉佳王亚群
- 关键词:脑梗死脑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