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聪
-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红松阔叶林带高山鼠兔贮草种类的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红松阔叶林带高山鼠兔一些贮食点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高山鼠兔在红松阔叶林带贮草的种类情况.结果表明:高山鼠兔在收集贮草时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其食物组成与其栖息地植被的组成结构有密切关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 孙艳丹杜英男王卓聪蔡凤坤邱宝鸿
- 关键词:植物种类
- 人类经济活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对近30 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周边森林、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长白山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急剧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土地利用率较10 a前增加了10倍,在保护区内消失的动物种类有9种,包括犬科动物(Canidae)、东北虎(Panthera tigrislongipilis)、远东豹(Panthera pardus)、黑鹳(Ciconia nigra)、金雕(Aquila chrysaetos)、青羊(Naemorhedus goral)和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处于濒危的种类有19种,包括棕熊(Ursw arctos)、黑熊(Setenarctos thibetanus)、水獭(Lutra lutra)、马鹿(Ceruus elaphus)等.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的土地过度利用、林产品采集和人口急剧增加是导致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动物食物链断裂、动物多样性趋于减少的主要因素.在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 黄乃伟王卓聪罗玉梅王超蔡凤坤巩振才邰志娟睢亚橙朴正吉
- 关键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人类经济活动动物多样性
- 有机肥对作物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0年
- 有机肥料的养分全面,肥效稳长,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是提高作物品质性状的关键,综述了有机肥料的施用对作物品质指标等的作用,如VC、可溶性糖、硝酸盐、酸度和氮、磷、钾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有机肥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 金慧吴景贵李江楠赵伟王卓聪
- 关键词:有机肥料作物品质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黑熊和棕熊种群数量动态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1986~2010年冬季采用路线调查方法,对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和针叶林中的黑熊(Ursus thibetanus)及棕熊(U.arctos)的相对种群数量和幼年个体比例进行了长期调查。调查面积分别为4万和3万hm2。调查期间累计遇到黑熊65头次(2.6头/年)、棕熊46头次(1.8头/年)。各年度黑熊和棕熊的数量变动很大,总体呈下降趋势。黑熊的数量较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93.4%,幼体所占比率从17.2%下降为0%;棕熊种群数量下降了38.8%,幼体所占比率仅为7.1%。黑熊和棕熊的种群幼体所占比例极低,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黑熊和棕熊自然繁殖力很低,2种熊种群均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栖息地减少和盗猎可能是导致熊类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
- 朴正吉朴龙国王卓聪罗玉梅王超睢亚橙
- 关键词:黑熊棕熊种群数量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 长白山不同生境红松种子消耗率与鼠类数量关系的研究
- 在红松阔叶林和白桦次生林两种生境中人工模拟松鼠埋藏红松种子,研究种子消失率与鼠类及其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鼠类在10日内对人为埋藏红松种子的平均消耗率为74.7%±6.9%,红松阔叶林为92.5%±3.9%,白桦次生林为...
- 么会岩王卓聪王超金英子朴正吉
- 关键词:生境类型
- 文献传递
- 长白山不同生境红松种子消耗率与鼠类数量关系的研究
- 2012年
- 在红松阔叶林和白桦次生林两种生境中人工模拟松鼠埋藏红松种子,研究种子消失率与鼠类及其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鼠类在10日内对人为埋藏红松种子的平均消耗率为74.7%±6.9%,红松阔叶林为92.5%±3.9%,白桦次生林为57%±10.9%,差异显著(t=-2.986,P<0.01);而种子消失率与啮齿类数量呈正相关(R2=0.742,P<0.01)。白桦次生林红松更新幼树为75~130株.hm-2,显著大于红松阔叶林的6~15株.hm-2,与鼠类消耗种子速度有一定关系。
- 么会岩王卓聪王超金英子朴正吉
- 关键词:生境类型红松种子消失率
- 施用有机肥对作物生长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0年
- 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稳长,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改善作物的生长性状。综述了施用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抗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有机肥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 金慧吴景贵李江楠王卓聪赵伟
- 关键词:有机肥料作物生长发育抗病性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兽类道路交通致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2007~2009年,按月对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环保护区的2条要道所造成兽类交通死亡状况以及车流量和车速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保护区道路交通致死的兽类种类达14种,占保护区种类的27%,以棕背鼠平、花鼠和大林姬鼠等为优势种类;(2)道路交通所造成的动物个体死亡为2.57±0.53头/10km,其中夜行性种类的致死率很高,达69.8%;(3)动物死亡主要发生在车流量为1~40辆/h的区间,占69.4%,尤以30~40辆/h区间的致死率最高;(4)动物致死率与每月的车流量显著相关,主要集中在5~10月,以9月的致死率最高。通过对兽类活动时间和生态习性分析,兽类交通致死主要发生在凌晨、傍晚或夜间时段。这可能与夜间车辆照明对动物产生视觉障碍有较大关系,加上车速快和车流量大,极易造成晨昏或夜间活动的动物的大量死亡。因此,建议在保护区路段上合理控制夜间车辆行驶时间,并对车流量和车速予以限制,从而有效减少动物道路交通致死。
- 朴正吉金永焕李善龙王超朴金花罗玉梅王卓聪睢亚橙
- 关键词:兽类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