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斌
- 作品数:17 被引量:400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提高出口退税能够“稳就业”和“稳外贸”吗?被引量:11
- 2021年
-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本文以中美贸易为例,探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在稳就业、稳外贸以及应对贸易摩擦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基于1994-2020年季度数据发现:中国就业的波动较平稳;净出口则呈现高波动特征;中国就业和净出口呈现弱顺周期。这些周期特征与其他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构建了一个含有不完全金融市场和价格不完全传递的对称两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在本国出口退税冲击和它国技术冲击下,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中国就业和净出口的周期特征,其中财富效应和由贸易条件变化引起的支出转移效应是主要的内在传导机制。借助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反事实实验发现:中国单方面提高1%出口退税时,中国就业增长0.05%,净出口增长0.28%,呈现较强持续性,提高出口退税能够稳就业和稳外贸;当中国提高1%出口退税和美国提高1%进口关税时,中国就业增长0.03%,净出口增长0.16%,呈现较强持续性,勒纳中性不成立,此时出口退税在稳就业和稳外贸中的作用尽管有所削弱,但依然有效。
- 王君斌刘河北
- 关键词:出口退税
- 经常账户失衡、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冲击:基于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视角
- 本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稳健SVAR模型,得到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经常账户、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效应,表现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汇率超调";通货膨胀具有惯性;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远期...
- 王君斌郭新强
-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常账户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
- 通货膨胀惯性、产出波动与货币政策冲击:基于刚性价格模型的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动态分析被引量:64
- 2010年
-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给出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行为,得到了三个经验事实:技术冲击引起产出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呈倒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的货币增长率冲击)引起产出短期内温和增长,呈现驼峰形态,并缓慢回到初始状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呈现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同时,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内引入价格刚性和垄断竞争,对模型结构参数校准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上述三大经验事实。
- 王君斌
- 关键词:货币政策冲击结构向量自回归
- 家庭债务、信贷约束与实体经济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拟从经济周期角度探讨中国快速上升的家庭债务与实体经济(GDP、消费、投资、就业)相关联的经济学机理。基于2007—2018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家庭债务的波动性较小;家庭债务与实体经济弱正相关。之后,构建了一个含有异质性家庭、GHH效用函数和存在信贷约束的DSGE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在技术冲击下,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中国家庭债务与实体经济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家庭的就业效应和信贷约束下的财富效应是影响家庭债务与实体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的主要机制。当技术冲击对非李嘉图家庭形成的总效应为正时,非李嘉图家庭将同时增加消费和住房购买。借助基准模型模拟信贷紧缩对家庭债务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发现信贷紧缩的门槛值在[0.5,0.55]中,一旦低于门槛值,信贷紧缩将改变家庭债务与实体经济的周期性特征。这意味着适度的家庭债务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而通过信贷紧缩“去杠杆化”则存在使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可能。实施因城施策的信贷政策有利于稳增长和稳就业。
- 王君斌刘河北
- 关键词:家庭债务信贷约束实体经济就业效应财富效应
- 人民币升值、经常账户失衡和中国技术进步被引量:12
- 2011年
- 通过构建资本项目管制下的中国开放经济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影响人民币升值、经常账户失衡,以及二者动态变动的经济因素。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1992~2008年间的中国技术进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增加了经常账户盈余,并且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均衡水平;正向需求冲击则在当期内导致经常账户赤字,长期内增加经常账户盈余;人民币汇率和经常账户之间不存在负向因果关系,二者的动态变动主要取决于外生冲击的类型。中国开放经济模型较好的解释了上述现象,货币政策冲击是影响经常账户的主要需求冲击。重要的是,由于技术进步决定一国汇率的长期均衡水平,因此人民币升值与否的关键在于中国的相对技术进步。如果国内技术进步更快,则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经常账户盈余加剧,此时要实现经常账户平衡,适合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 王君斌郭新强
- 关键词: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汇率经常账户技术进步
- 产业投资结构、流动性效应和中国货币政策被引量:26
- 2011年
- 本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采用七变量SVAR模型研究发现:在数量型扩张货币政策冲击下,第一产业内无流动性效应,但第二、三产业有流动性效应;第一产业投资先降后升,第二、三产业投资先升后降,导致短期内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基于利率管制背景,通过引入投资酝酿滞后、投资调整成本和消费习惯等,本文还构建新的粘性价格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上述经验事实。分析发现,在利率管制下,数量型扩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是利率调节机制还是信贷配给机制,取决于银行贷款利率下限是否严格约束,以及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和信贷需求程度;三次产业在投资酝酿滞后期,特别是在计划时间和建设时间上的差异,是货币供给政策产生不同产业流动性效应的关键;投资调整成本和消费习惯的作用主要是增强产业流动性效应和投资效应的持续性。
- 王君斌郭新强
- 关键词:产业投资结构利率管制
- 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取、宏观效应与规则设计被引量:51
- 2013年
- 在采用SVAR模型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数量型与价格型两类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实证研究发现,(1)货币供给水平政策的实施较为随意,宏观调控效果较差;(2)货币增长率政策具有盯住通胀的规则性,对产出的效应显著而持续;(3)利率政策同时盯住通胀和产出,虽然总体调控效果较好,但是对通胀的影响正负交错。基于中国货币新凯恩斯模型的量化评估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更能有效的调控产出和通胀,且不易引发经济波动;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政策应更多盯住通胀。据此,我们给出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中国有效货币政策的规则设计。
- 王君斌郭新强王宇
- 关键词:货币政策SVAR
- 扩张型货币政策能刺激就业吗?——刚性工资模型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分析被引量:34
- 2010年
- 积极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重点,本文讨论货币政策冲击对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得到就业、产出和通胀在货币供给冲击下的动态反应,给出经验事实:在一单位货币供给冲击下,就业呈驼峰形态,缓慢下降回归稳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但在中远期失业会增加;通货膨胀呈驼峰形态,显示很强的惯性特征,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产出温和增长,呈驼峰形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同时,为进一步从经济理论上解析货币供给冲击对就业、产出和通胀传导的机制,数值模拟一个刚性工资模型,将模拟的脉冲反应结果与实证经验事实相比较,发现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上述三个经验事实,并从理论上进行货币供给冲击的经济传导机制分析。最后,结合经验事实与模型经济探讨了扩张型货币政策冲击下就业、通胀和产出的反应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即扩张型货币供给冲击短期内能够有效刺激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远期形成失业和通货紧缩,因此需要其他配套政策,如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相配合。
- 王君斌薛鹤翔
- 关键词:就业货币供给冲击
- 经常账户失衡、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冲击被引量:26
- 2014年
-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得到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经常账户、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效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汇率超调";通货膨胀具有惯性;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远期贴水偏差"和经常账户的"J曲线效应"取决于货币政策冲击的类型。本文通过构建并模拟一个开放经济模型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和钉住汇率波动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上述三个经验事实。贸易条件效应、流动性效应和风险溢价是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
- 王君斌郭新强
-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常账户人民币汇率波动货币政策冲击
- 家庭债务、宏观经济波动与房价预期冲击
- 2024年
- 近年来中国家庭债务的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房价和房地产投资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GDP、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即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经济现象。本文拟从房价预期角度诠释上述经济现象。首先,基于2007-2019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家庭债务持续增加,但波动较小;家庭债务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呈现弱正相关。而后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家庭、信贷约束与GHH效用函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技术冲击和房价上涨弱预期冲击下,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以上周期特征。当技术冲击的财富效应大于房价上涨弱预期冲击的投机效应时,财富效应占主导,总需求增加,家庭债务、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形成正向共动。一旦房价上涨形成强预期,投机效应占主导,家庭债务将抑制总需求、挤出实体经济,进而出现家庭债务、房价、房地产投资快速上升而GDP、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现象,即家庭债务、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将反向共动,信贷约束具有放大效应。反事实实验发现,房价上涨强预期将产生经济“脱实向虚”问题,而房价下跌强预期对家庭债务和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去杠杆”和紧缩效应,房价稳预期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 刘河北王君斌费茂清
- 关键词:家庭债务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