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4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陶静王威
-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鼻炎内窥镜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病相关因素的病例—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一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BPPV组为确诊的BPPV患者,对照组为至神经内科就诊的轻度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采用频数匹配,收集患者就诊时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并将连续变量指标转换成分类变量指标后行Logistic回归计算各指标与BPPV关联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结果:BPPV组共纳入60例,对照组共纳入119例。两组对象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C反应蛋白4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以对照组为参考,BPPV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C反应蛋白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39(0.419~3.665)、1.670(0.796~3.504)、1.273(0.554~2.926)和1.040(0.536~2.0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确与BPPV患病存在确切关联的临床指标,需在更具人群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更完善设计的研究。
- 陆灵美王威樊春笋李洁佳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尿酸C反应蛋白
- 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软组织及皮质骨粉填充乳突修复耳道后壁在开放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中,采用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软组织和乳突皮质骨粉填充乳突术腔、修复耳道后壁以恢复耳道生理状态的临床应用。方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21例,借助于原有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手术基础,设计采用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软组织及乳突皮质骨粉,填充乳突术腔、修复外耳道后壁,以恢复耳道生理状态。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除1例愈合后虽获干耳但仍遗留鼓膜小穿孔外,其余病例鼓膜均愈合,新外耳道较原耳道略宽敞,无明显分泌物积聚,无胆脂瘤复发,耳道干燥,后壁光滑,后内上角未形成钝角鼓膜,干耳率100%,鼓膜愈合率95.2%。结论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手术基础上,采用耳后多种中胚层组织和自体骨粉填充乳突术腔修复外耳道后壁,取材方便、修复方式简便,术后修复组织无液化坏死,愈合良好。远期随访观察,术后耳道后壁形态稳定,上皮化良好,皮肤色泽正常,耳道管腔略大且更趋近于术前正常生理状态,对恢复耳道生理结构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陈雪生王威陶静尹安平
- 关键词:自体骨粉鼓室成形术外科修复
-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45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典型发病史及变位试验,并排除其他疾病,应用改良Epley手法和Barbecue 360°体位翻滚法行耳石复位治疗,并分别于复位后1周及3个月随访。结果:无论是后半规管BPPV;还是外半规管BPPV;前半规管BPPV及混合型BPPV都取得明显的效果。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反复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王威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耳道成形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术中耳道成形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实施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术中对耳道成形的方式进行了3个阶段性的探索.61例均满足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并总结不同时期的手术效果,分析与耳道成形的相关性.结果 前后3个阶段性方式术后耳道后壁完成上皮化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8.0、33.9、27.3 d.术后3种方式表现为耳道过宽的发生率依次为100%、69.7%和0%;形成钝角鼓膜的发生率依次为42.9%、39.4%和4.8%;表现有耳道分泌物积聚、再感染和鼓膜再穿孔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依次为42.9%、36.4%和4.8%.经分析比较,近期所采用的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乳突术腔重建耳道后壁完成的耳道成形方式,手术效果与前2个时期差异显著.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良好的耳道成形表现为更加良好的手术效果.
- 陈雪生陶静尹安平王威
- 关键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 开放式手术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乳突修复耳道后壁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开放式手术中采用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乳突修复耳道后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54例实施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其中采用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修复乳突术腔和外耳道后壁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自体乳突皮质骨粉、颞肌筋膜以及耳后带蒂肌骨膜瓣填充修复乳突术腔和外耳道后壁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耳道后壁完成上皮化时间为(27.3±2.3)d,对照组为(33.9±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9,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未发现存在耳道过宽病例,形成钝角鼓膜1例(4.8%);对照组表现耳道过宽23例(69.7%),形成饨角鼓膜13例(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4,x^2=6.31,P<0.05)。观察组术后0.5、1.0、2.0 kHz纯音气导听阈均值提高17例(80.9%),对照组提高13例(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4.8%),对照组发生12例(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P<0.05)。结论采用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修复乳突术腔和耳道后壁,对恢复耳道生理结构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陈雪生陶静王威尹安平
- 关键词:乳突腔鼓室成形术外科修复
-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应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率及治疗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及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治疗效率较高,术前患者的鼻阻力与鼻声反射与术后有明显差异,术后患者的鼻阻力与鼻声反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打喷嚏、鼻塞、鼻涕及鼻痒的症状评分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较低。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具有显著的疗效,该种手术方式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鼻阻力和鼻声反射功能的改善,有较高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威沈崇岭陈雪生陈雪生施冬燕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阻力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鼻声反射
- 两种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称耳石症,是一种由于头位或体位变动而激发的短暂眩晕,其中后半规管BPPV(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最常见,约占所有BPPV的85%~95%。因BPPV有一定的自愈倾向,早先曾有学者提出“Wait and See”或单纯限制体位的治疗策略,但BPPV导致的眩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起焦虑,严重者甚至继发抑郁。随着耳石复位手法的发明及不断改良,目前,积极的复位治疗已成为共识。我们在已确诊的58例PC—BPPV患者分别采用Epley手法和李氏手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 陆灵美樊春笋王威
- 关键词: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EPLEY手法体位变动自愈倾向复位手法
- 5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疗效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份收治的5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术后局部冲洗和6个月~1年的随访,同时对其冲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随访发现,全组58例患者中,总共有56例治愈,2例复发,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给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局部冲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王威陶静
- 关键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冲洗疗效
- 鼻声反射及鼻阻力检测在结构性鼻炎术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及鼻阻力检测在结构性鼻炎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结构性鼻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鼻窦CT及鼻内窥镜检查,对照组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常规手术,观察组于术前进行鼻声反射及鼻阻力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手术;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鼻通气满意度及心理状况评分[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术后并发症(鼻腔粘连、空鼻症、鼻中隔穿孔、鼻黏膜瘢痕增生)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鼻声反射[包括最小横截面积(NMCA)、0~7 cm鼻腔容积(NCV0~7)]及鼻阻力[如鼻腔总阻力(NAR)]指标;另通过Spearman系数相关法分析NAR与NMCA、NCV0~7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vs.63.33%,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SAS、Lund-Kennedy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DS评分组内比较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16.67%vs.26.67%,P>0.05)。观察组术后NMCA、NCV0~7高于术前,NAR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NAR与NMCA、NCV0~7均呈负相关(r=-0.378、-4.523,P<0.05)。结论鼻声反射及鼻阻力检测对结构性鼻炎患者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威沈崇岭施冬燕沈柳柳卫东陈雪生
- 关键词:鼻炎鼻腔鼻声反射鼻阻力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