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凡

作品数:23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耐药
  • 6篇溶血磷脂
  • 6篇溶血磷脂酰胆...
  • 6篇色谱
  • 6篇磷脂
  • 6篇磷脂酰胆碱
  • 5篇液相
  • 5篇液相色谱
  • 5篇乙肝
  • 5篇乙肝相关
  • 5篇相色谱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组学
  • 4篇血清
  • 4篇乙肝相关性
  • 4篇质谱
  • 4篇细胞
  • 4篇耐药性
  • 4篇肝细胞
  • 4篇病原菌

机构

  • 23篇天津市第三中...
  • 4篇天津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工细...

作者

  • 23篇王宇凡
  • 18篇刘树业
  • 13篇张磊
  • 10篇康华
  • 8篇张健东
  • 6篇范志娟
  • 5篇田亚琼
  • 4篇刘爽
  • 4篇单忠强
  • 4篇张磊
  • 2篇贾艳会
  • 2篇卢晋英
  • 2篇吴静
  • 2篇李东明
  • 2篇张富玉
  • 2篇王素梅
  • 1篇张立
  • 1篇许宏敏
  • 1篇张凤美
  • 1篇倪强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PLC-MS/MS检测平台的溶血磷脂酰胆碱的绝对定量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MS/MS检测平台的溶血磷脂酰胆碱的绝对定量分析方法。本发明建立了HPLC‑MS/MS检测平台,以利血平为内标物绘制LPC 14:0‑LPC 18:0系列物质检测的标准曲线,并对检测平台的线...
刘树业张磊范志娟康华王宇凡田亚琼刘爽武玉晶
文献传递
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溶血磷脂酰胆碱类(LPCs)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AMI患者44例为AMI组,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25例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MI患者分为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n=21)及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n=23)。测定各组受试者静脉血清hs-CRP等生化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平台测定LPC 14:0~LPC 18:0五种LPCs物质含量。主成分分析模型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分析代谢轮廓,ROC分析五种LPCs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甘油三脂水平显著偏低;血清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显著偏高(P <0.05)。AMI组患者血清LPC 14:0~LPC 18:0五种LPCs物质含量也均低于对照组受试者(P <0.05)。代谢轮廓能较好地区分健康受试者和AMI患者。五种LPCs对诊断AMI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LPC 15:0~LPC 18:0。LPC 14:0、LPC 15:0、LPC17:0及LPC 18:0对于区分AAMI及AIM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LPC 14:0与LPC 18:0组合能够更加高效地诊断AAMI及AIMI。结论:LPCs物质对AM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组合不同LPCs物质能够更加高效地诊断不同发病部位的AMI患者。
张磊康华王宇凡刘树业单忠强
关键词:代谢组学溶血磷脂酰胆碱急性心肌梗死
溶血磷脂酰胆碱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类物质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141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乙肝肝硬化组34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8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各组受试者静脉血中肝功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游离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及LPC 14:0、LPC 15:0、LPC 16:0、LPC 17:0、LPC 18:0的含量,利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4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肝功相关指标、AFP、LPC类物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LPC 14:0、LPC 16:0、LPC 18:0含量均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组(P均<0.05),且CTP分级B级患者LPC 16:0和LPC 18:0含量明显高于同级乙肝肝硬化组(P均<0.05)。LPC 14:0、LPC 16:0、LPC 18:0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AUC分别为0.725(95%CI[0.606,0.843])、0.873(95%CI[0.807,0.936])和0.785(95%CI[0.693,0.876])。结论 LPC类物质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含量高低能够反映肝脏损伤状态和储备功能,不同CTP分级患者间差异显著。
张磊张磊范志娟范志娟康华王宇凡刘树业
关键词:溶血磷脂酰胆碱
Carba NP法对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快速检测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生化试验Carba NP法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的快速检测,以及鉴别区分产碳青霉烯酶A、B、D类型的准确程度与适用性。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3月从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23株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Carba NP法试验,并将阳性结果与PCR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Carba NP法检测的23株胺培南耐药菌株中4株显色结果呈阳性,说明其产生碳青霉烯酶,并可将其进一步区分为2株A型、2株B型;对该4株耐药菌进行PCR检测产碳青霉烯酶基因,1株含基因VIM,1株含基因NDM(B型),2株含基因KPC(A型),该结果与Carba NP法结果相符。结论 Carba NP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快速方便,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不仅能快速检测出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并且能进一步判定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类型,节省了检测时间,有助于提高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检出率,结合PCR及测序能有效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
张健东贺钰超王宇凡冯永旺张磊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CARBA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下壁心肌梗死和/或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下壁心肌梗死和/或前壁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该诊断标准物是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lysoPC(14:0)、lysoPC(15:0)、lysoPC(17:0)、ly...
张磊刘树业康华王宇凡范志娟田亚琼刘爽
文献传递
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筛选出具有潜在临床诊断价值的代谢标志物.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HRMS)分析平台对38例MAP患者、26例胆石症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进行分析,构建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DA)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筛选差异代谢物.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差异代谢物对MAP的诊断价值.同时对其中11例MAP患者入院时、治疗中期(治疗后第6天)、治愈出院前的血清代谢组学进行动态观察,筛选与MAP病程监测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从总共122个血清样本中提取出内源性代谢物432个.构建了“MAP-胆石症-健康对照”的PCA(R2X =77.1%,Q2=23.5%)及OPLS-DA模型(R2Y =84.0%,Q2=62.8%),通过验证筛选出49个差异代谢物.经非参数检验确定了在3组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的12个差异代谢物.由这12个差异代谢物分别构建MAP组与胆石症组、MAP组与对照组的二级SVM分类模型,两个模型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为100%,均无假阳性.12个差异代谢物的AUC均大于实验室常用的淀粉酶、脂肪酶的AUC.经过物质鉴定,结果可靠的有鞘氨醇、辛酰胆碱、甘氨胆酸、十四烷酸、癸酰基胆碱、十二烷醇、2-十四酮、L-甲状腺原氨酸8个差异代谢物,它们在MAP时的血清含量均较健康者升高.与胆石症患者比较,MAP患者血清鞘氨醇、辛酰胆碱、十四烷酸、癸酰基胆碱、十二烷醇、2-十四酮含量显著升高,而甘氨胆酸、L-甲状腺原氨酸含量显著下降.经动态观察,鞘氨酸、L-甲状腺原氨酸、甘氨胆酸及2-十四酮4种代谢物随着治疗进程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出院前的水平均较入院时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发现8个对MAP具有潜在诊断价
许宏敏张磊康华王宇凡吴静刘怀平周淑芬张凤美刘树业
关键词:胰腺炎代谢组学胆石色谱法质谱法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基因分型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细菌(CPO)类型、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临床分离的CPO 122株。应用VI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系统分别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采用免疫显色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结果122株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2株,铜绿假单胞菌29株,鲍氏不动杆菌28株,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氟劳地柠檬酸杆菌、约氏不动杆菌各2株,产酸克雷伯菌、神户肠杆菌、少动鞘胺醇菌、产吲哚金黄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各1株。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高于96%。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和blaOXA-23检出率最高,未检出blaOXA-48。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KPC和OXA-23检出率最高。以PCR方法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与免疫显色表型检测结果进行McNemar-Bowker法统计学分析,P=0.351。结论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以KPC型为主,鲍氏不动杆菌以OXA-23型为主。本实验应用的免疫显色法检测结果与PCR方法一致,且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
李东明王宇凡武玉晶张健东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2010-2014年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临床胆汁培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胆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2月1 116例住院患者胆汁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类型及药敏结果;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16例住院患者胆汁培养标本非重复分离的病原菌725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544株占75.0%,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9.9%、11.0%、9.2%、5.5%、4.6%;分离革兰阳性菌172株占23.7%,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9株占1.3%;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0~30.0%,可作为胆道感染的预防和经验用药。结论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了解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特点,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控制胆道感染和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卢晋英张健东张富玉王宇凡张磊刘树业
关键词:胆汁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HPLC/MS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血清代谢轮廓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HPLC/MS平台探索血清代谢物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6例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包括27例乙肝DNA阴性乙肝肝炎患者、24例乙肝DNA阳性乙肝肝炎患者、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7例乙肝相关性HCC行手术/射频治疗患者以及24例乙肝相关性HCC行介入治疗患者,另选取查体中心健康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将血清样本上机所得数据进行前处理,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基于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代谢物初筛。根据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最终筛选和鉴定特征代谢物。利用ROC分析这些特征代谢物的临床潜在应用价值。结果筛选并鉴定出25种特征代谢物,包括9种溶血性磷脂酰胆碱、2种脂肪酸、17α-雌二醇、二氢神经鞘氨醇、5-甲基胞苷、维生素K2、溶血磷脂酸、甘氨胆酸以及报道较少的8种物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2种代谢物在乙肝相关性HCC组中存在差异表达。与乙肝肝硬化组相比,4种代谢物在乙肝相关性HCC组中存在差异表达。与乙肝相关性HCC行手术/射频治疗组相比,10种代谢物在乙肝相关性HCC行介入治疗组中存在差异表达。从正常对照组到乙肝相关性HCC行介入治疗组,许多代谢物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基于LC/MS平台,本研究成功地构建疾病区分模型并筛选和鉴定出25种特征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对乙肝相关性HCC具有一定诊断和分期效能。有些特征代谢物呈连续性的变化预示着癌变的可能;有些代谢物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具有指导意义。
张磊张磊范志娟康华王宇凡刘树业
关键词:代谢组学乙肝病毒肝炎肝硬化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分型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菌株类型、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临床分离的CRE菌株23株。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Carba NP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类型;PCR技术进行耐药基因blaKPC、blaVIM、blaNDM、blaSME、blaIMP的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23株CRE,肺炎克雷伯菌19株,大肠埃希菌4株;主要来自于尿液和痰标本;药敏结果显示23株CRE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对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95.7%(22/23);NP试验阳性率为73.9%;blaKPC、blaVIM、blaNDM、blaIMP基因阳性,检出率依次为52.2%、30.4%、4.3%、4.3%,未检出blaSME耐药基因。结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患者检出的CRE中,耐药基因主要是blaKPC,其次是blaVIM,医院需对携带blaKPC、blaVI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加强耐药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做好防护和消毒措施以防止医院感染和该类细菌的暴发流行。
王素梅张健东王宇凡刘树业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CARB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