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艳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突变与Ⅰ型细胞因子受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JAK2V617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BCR/ABL阴性MPN患者[包括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上述受检者的骨髓或外周血JAK2V617F突变及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44例BCR/ABL阴性的MPN患者中有26例(59.1%)存在JAK2V617F点突变,而在11例CML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中未检测到JAK2V617F突变。BCR/ABL阴性MPN初治患者EPOR、G-CSFR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PL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L患者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R/ABL阴性JAK2V617F突变阳性与阴性初治组患者EPOR、G-CSFR、MPL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Ⅰ型细胞因子和(或)JAK2V617F参与了MPN的发病;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在多种造血系统肿瘤疾病中高表达,但对MPN的发病并非决定因素。
- 成志勇黄月华梁文同王宝艳王亚丽孙雪珊田赫潘崚
- 关键词:受体细胞因子JAK2V617F突变
- 急性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后血常规参数与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后并发症与血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4年5月接受PICC置管术的急性白血病病人80例,根据PICC置管时间不同分为4组,初次化疗前30例为化疗前组,初次化疗过程中10例为化疗中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12例为骨髓抑制期组,化疗后骨髓缓解期28例为缓解组。观察PICC置管后4组血常规参数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病人PICC置管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75%,4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发生感染的病人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各项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阻塞、血栓及出血的病人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各项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与血常规参数密切相关。
- 王丽荣付建珠赵亚玲王亚丽王维维成志勇王宝艳
- 关键词: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