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 作品数:15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一株重组乙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血清学和PCR方法对广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一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与其余病毒差异较大,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该株病毒的全长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基因全长为3 215bp,血清型为adr。将测定序列与网上公布的标准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结果与C型基因比较接近,而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时发现1 630bp^2 880bp间基因起源与和C型基因最为接近,而其余基因序列则与A型基因更接近,提示这是一株C型和A型重组的乙型肝炎病毒,首次在国内发现这种类型的基因重组病毒,丰富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研究内容,并对基因型别研究和病毒进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边涛 沈立萍 王峰 王岳 张丽文 张勇 毕胜利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全基因组 多瘤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3年 目的制备多瘤病毒(John Cunningham virus,JCV)病毒样颗粒并建立JCV血清学检测方法,了解我国一般人群JCV流行情况。方法通过基因合成技术合成JCV衣壳蛋白基因VP1,将其克隆至PET-21a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表达,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表达。采用2次超速离心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血凝试验鉴定纯化产物。以纯化产物为抗原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一般人群血清标本,分析该人群JCV感染情况。结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血凝试验鉴定,显示纯化产物具有和天然JCV颗粒类似的形态结构和血凝活性。以纯化的JCV病毒样颗粒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法,筛查了一般人群抗JCV IgG抗体,结果显示一般人群抗JCV IgG抗体阳性率为54.2%。结论本研究制备了JCV病毒样颗粒,所建立的ELISA法可应用于JCV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赵洪兰 刘熙君 徐承富 王岳 江永珍 宋敬东 毕胜利关键词:多瘤病毒 病毒样颗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检测 一种有包膜RNA病毒核酸检测参照品/标准品平台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有包膜RNA病毒核酸检测参照品/标准品平台,主要通过由携带外源目的序列的载体与含MLV gag-pol元件的载体,包括或不包括病毒膜蛋白的质粒共转染参照品生产细胞株制作而成,是有包膜RNA病毒的拟似病毒... 王岳 林小靖 张永辉文献传递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 2010年 目的 探讨新型甲型流感病毒(2009H1N1)血凝素(HA)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特性.方法 构建2009H1N1或1918甲型流感病毒(1918H1N1)HA蛋白表达质粒2009HA和1918HA,采用25μg或200μg剂量2009HA质粒免疫小鼠,以2009HA或1918HA蛋白为包被抗原,测定小鼠血清中2009HA抗体总量或交叉反应抗体含量,分别用2009H1N1和1918H1N1两种假病毒(pp)测定抗体中和活性.结果 25 μg或200μg的2009HA质粒加强免疫小鼠后,4~16周内两组小鼠血清中2009HA总抗体水平以及对2009H1N1pp的中和抗体滴度相似(P〉0.05),都含有与1918HA蛋白交叉反应抗体,对1918H1N1pp的交叉中和抗体滴度相似(P〉0.05).结论 小剂量2009HA质粒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持久的高水平中和抗体,对于预防新现流感病毒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邵圣文 周洪昌 徐伯赢 刘小青 方静 王岳 陈志辉关键词:血凝素 DNA疫苗 中和抗体 假病毒 高转导效率、嗜肝细胞性丙型肝炎拟似病毒及其包膜蛋白编码序列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并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获得一株高转导效率、高肝细胞嗜性的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基因,将该基因的表达质粒与基于HIV的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可获得感染性滴度达到1×10<Sup>7</S... 王岳 谭文杰 赵平文献传递 高感染力拟似流感病毒制作与专用编码序列及其应用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感染力拟似流感病毒系统,主要由含有HIV-1的LTR,启动子,gag-pol等元件的载体与高感染力流感病毒膜蛋白表达质粒共转染包装成拟似流感病毒,具有高感染力流感病毒膜蛋白的感染特性和抗原性,是便捷安... 王岳 谭文杰文献传递 高滴度感染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假病毒颗粒的制备 2012年 利用一个瞬时共转染系统,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与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整合到鼠白血病病毒假病毒颗粒表面,包装成表达HA与NA的假病毒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感染滴度分析、血凝试验和中和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高滴度感染力的H5N1假病毒颗粒(H5N1Pseudotyped particle,H5N1Pp),H5N1Pp的感染力滴度为108Pp/mL,形态、血凝活性及中和特性均与野生H5N1病毒相似,结果为H5N1病毒受体、HA与NA的功能、中和抗体、抗病毒药物开发研究的开展建立了平台。 刘熙君 郭志平 沈立萍 王岳 史海燕 张国辉 张寻 毕胜利 赵洪兰关键词:鼠白血病病毒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假病毒 神经氨酸酶 四份中国HCV阳性血清中包膜蛋白E1/E2准种基因的序列分析及新型插入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4 2012年 为分析四份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中包膜蛋白E1/E2基因的准种特征。本研究对从4份中国HCV阳性血清(1b亚型:274、366和383;2a亚型:283)中提取的HCV核酸,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扩增编码全长E1/E2蛋白(191~764aa)的基因片段,随机挑取多个克隆测序。根据E1/E2基因核苷酸的序列与其他相关序列(来自于GenBank)构建亲缘性关系进化树,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并对重要的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共获得阳性克隆序列43个(274株10个,283株12个,366株13个,383株8个),发现高变区HVR1、HVR2的基因异质性高,而其他抗体中和表位及跨膜区I、II及N末端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并首次发现在HCV 2a亚型(283血清)中多个准种序列存在1 279nt(E1区,313aa)处单碱基插入优势基因突变,导致HCV包膜蛋白编码突变与中断(E2区,398aa)。本研究对中国HCV代表株包膜蛋白E1/E2编码基因的准种多样性及一种新型插入突变进行了描述,可为进一步研究HCV免疫逃避与慢性化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李从力 张玲 鲁健 刘晓明 邓瑶 王岳 沈晓玲 谭文杰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包膜蛋白 准种 插入突变 高转导效率、嗜肝细胞性丙型肝炎拟似病毒及其包膜蛋白编码序列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并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获得一株高转导效率、高肝细胞嗜性的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基因,将该基因的表达质粒与基于HIV的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可获得感染性滴度达到1×10<Sup>7</S... 王岳 谭文杰 赵平利用分泌型荧光素酶体外长期监测小鼠肝脏microRNA活性 被引量:4 2011年 活体动物microRNA(miRNA)检测技术对阐明miRNA的生物学功能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缺乏一种方便灵敏的实时反映活体动物miRNA活性及其变化的体外监测手段.通过在分泌型荧光素酶Gluc(Gaussia princeps luciferase)mRNA的3′非翻译区插入相应miRNA的靶序列构建一系列miRNA传感器.将miRNA传感器体外转染培养细胞和通过水动力注射方法转染小鼠肝脏,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外周血液中的Gluc来反映细胞内和活体动物肝脏的miRNA活性.结果显示,CMV启动子驱动的miRNA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体外培养细胞中的miRNA和短期监测小鼠肝脏的miRNA,但由于启动子在肝脏的沉默不能用于长期监测肝脏miRNA;CAG启动子驱动的传感器则成功地实现了对肝脏内源性miR-122,miR-142和miR-34a以及对肝脏过表达的miR-34a的长期实时监测.利用以Gluc为报告基因的miRNA传感器,通过检测外周血Gluc可以方便地在体外长期连续监测小鼠肝脏的miRNA. 王刚 董小岩 胡键阳 田文洪 尉迟捷 王岳 吴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