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杰
- 作品数:93 被引量:3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旱地玉米浅旋覆盖微垄沟种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旱地玉米浅旋覆盖微垄沟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玉米播种采用保护性耕作存在出苗不全导致秸秆还田率下降的问题。旱地玉米浅旋覆盖微垄沟种植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秋季将秸秆粉碎至长度小于10cm后...
- 冯瑞云王慧杰李广信阎贵云陈稳良杨光宗梁素明石红卫
- 文献传递
- 一种小麦育种用药物浸泡搅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用药物浸泡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设置并通过联轴器固定有转动轴,位于搅拌罐内部的转动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 雷梦林刘霞冯瑞云王慧杰张晋曹利萍王宇楠张瑞军白志元
- 文献传递
- 一种党参种植用智能化种植设备
- 一种党参种植用智能化种植设备,包括行驶车,所述行驶车包括底盘、驾驶室和轮子,驾驶室内安装有控制器,底盘底部安装有轮子,底盘中部下方横向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和底盘采用多根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活动板下方靠近驾驶室位置横向设置...
- 李广信高建平左敏王慧杰雷伟于晓慧郝雅萍
- 文献传递
- 一种分层式除烟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式除烟装置,其由外壳、第一层除烟器、第二层除烟器以及第三层除烟器组成;所述外壳为空心长方体结构,该外壳在其上下两面的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个圆形孔;所述外壳内部整体沿竖直方向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三层...
- 王慧杰刘晶冯瑞云邢玉伟郭跃宾南洋杨斌陈建中车丽韩彦青
- 文献传递
-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适应性鉴定及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及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旱地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山西省主推品种‘并薯26号’为对照品种,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薯块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评价。试验品种(系)生育期为101~110 d,其中‘冀张薯14号’生育期最长,收获时仍有少部分花,生产中可适度控旺或育苗移栽延长生育期进行种植。‘141-2’‘141-3’和‘冀张薯14号’结实性比较好,可作为旱地马铃薯育种亲本利用。块茎产量最高的是‘冀张薯14号’为47968 kg/hm^(2),其次是‘141-4’,这两个品种(系)产量超过对照品种‘并薯26号’,但差异不显著。‘141-4’及‘京张薯1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于0.6,综合营养较好。通过试验鉴定,筛选出一些可在山西省旱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系),但还需要进一步种植试验。
- 王慧杰霍利光南洋李盛梁素明黄学芳
- 关键词:马铃薯适应性
- 一种马铃薯育苗用的水肥控制装置
-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育苗用的水肥控制装置;包括数个育苗箱和水肥供应箱,育苗箱上端开口,育苗箱前后两侧均设有水平的主管,育苗箱内可放置数列呈水平均布的育苗盆,每列育苗盆一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的支管,...
- 王慧杰王洁邢玉伟霍利光梁素明李盛
- 蒙古黄芪异黄酮合成酶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异黄酮是只局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等极少数植物中的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合成酶(IFS)是苯丙氨酸分支代谢途径——异黄酮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为了解蒙古黄芪IFS基因密码子的使用特性,采用CodonW,SPSS软件及EMBOSS在线程序分析蒙古黄芪IFS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性,并分别与14个物种的IFS以及模式生物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蒙古黄芪IFS基因的密码子选择偏性较弱且较偏好以A/T结尾,而物种间IFS密码子选择偏性则存在一定差异;进化树分析表明,基于IFS编码序列聚类结果比密码子使用偏性分类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结果发现,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更适用于蒙古黄芪IFS基因异源表达系统建立,而蒙古黄芪IFS基因与模式植物基因组之间密码子使用偏性差异较小,尤其拟南芥可能为该基因转基因研究最为理想的受体。
- 冯瑞云田翔程宏王慧杰梅超左敏雷梦林
- 关键词:蒙古黄芪密码子偏好性聚类分析
- 一种可调节的中药材育苗栽培装置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中药材育苗栽培装置,包括可拆卸式的多层育苗箱,多层育苗箱内设有潮汐式灌溉装置对多层育苗箱内的植株进行潮汐式灌溉,潮汐式灌溉装置包括供水装置与由若干竖管组合而成的水管,水管内的水...
- 左敏李广信左静静王超关超王慧杰郭高明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 2021年
- 以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植物激素的种类及配比、筛选剂浓度和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的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为2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出苗率及转化频率最高。最适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5 mg/L 2,4-二氯苯酚代乙酚(2,4-D)+0.4 mg/L激动素(KT),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86.7%,愈伤组织形态较紧密,为深绿色,茎段两端膨大呈哑铃状,表面的白色须状物和毛状根较少。最适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1 mg/L赤霉素(GA_(3))+1 mg/L玉米素(ZT),幼苗比较粗壮,长势良好。最适的植株再生及生根筛选剂为10 mg/L的潮霉素(Hygromycin B,Hyg),转化频率较高,为20.3%。农杆菌抑制剂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的特美汀(Timentin,TMT),且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阶段都需要加入TMT。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愈伤再生转化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并薯6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马铃薯分子育种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 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 关键词:马铃薯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秸秆育苗钵栽植双季鲜食玉米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鲜食糯玉米以鲜穗出售,其经济效益与有效穗长相关。试验利用秸秆育苗钵以1株/穴、2株/穴、3株/穴技术进行移栽,延长生长期,实现一年双季鲜食玉米的生产。结果表明,合格穗率与1株/穴差异不显著,经济产量基本持平,同时,移栽省时省工,经济效益显著,节水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 冯瑞云孟晋建王慧杰南建福
- 关键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