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生态
  • 2篇学业
  • 2篇学业成绩
  • 2篇雪岭云杉
  • 2篇云杉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土壤
  • 2篇农村
  • 2篇农村留守
  • 2篇农村留守儿童
  • 2篇留守
  • 2篇留守儿童
  • 2篇教育
  • 2篇教育期望
  • 2篇监护人
  • 2篇灌木
  • 2篇儿童
  • 1篇地带性
  • 1篇动态度

机构

  • 7篇新疆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新疆林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王慧杰
  • 6篇常顺利
  • 4篇谢锦
  • 3篇何平
  • 3篇宋成程
  • 3篇孙雪娇
  • 2篇张毓涛
  • 1篇张永福
  • 1篇王文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分析——以新疆泽普县为例被引量:21
2016年
为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新疆典型干旱区绿洲县域的影响,以新疆泽普县为研究对象,在ArcGIS技术支持下,以2006年和2013年两期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为信息源,构造了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ERI)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了泽普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演变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6—2013年,泽普县其他用地和林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其他用地面积减少了1 072.95hm^2,其次是林地面积减少了165.8hm^2,草地面积几乎未发生变化,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分别增长了183.56,1 069.66hm^2;(2)泽普县2006—2013年生态风险指数由2006年0.088上升到2013年0.112。整体呈现由中等风险向高等风险转化的趋势。综上所述,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2006—2013年趋于恶化状态,需引起政府及有关部分的重视。
王文杰张永福王慧杰
关键词:遥感影像生态风险
天山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2017年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确定的评估标准及社会公共数据,以2011年新疆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对新疆天山山区天然灌木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项服务功能11个指标,分别进行了实物量、价值量的监测与核算。结果表明:天山天然灌木林年均涵养水量为7.82亿m3/a,年保育土壤的总量为271.87亿t/a,年固碳释氧的总量为13.94亿t/a,年积累营养物质的总量为21.93万t/a。天山灌木林年涵养水源功能的总价值为87.05亿元/a,其中保育土壤功能的总价值量为18.10亿元/a,固碳释氧的总价值量为27.50亿元/a,积累营养物质的价值量为2 810万元/a,物种资源保护价值为37.84亿元/a,天山天然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约为170.79亿元/a。
宋成程常顺利张毓涛谢锦王慧杰孙雪娇
关键词: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益灌木林
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通过分析2003年到2011年间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和动态度,并以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和谢高地等人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结合敏感度分析,估算出新疆从2003年到2011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结果表明:①新疆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有所下降,2003到2011年土地利用的转变速率趋于平缓.②新疆生态服务总价值2003年为6.481×1011元,2011年为11.910×1011元,共增加了5.429×1011元,增幅为83.76%.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明显增加,但占总服务价值的比例不变.③通过敏感度分析,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均缺乏弹性,因此本文所选取的价值系数对于研究区而言是较为合适的.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监护人教育期望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监护人教育投入为中介变量
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期望、教育投入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本研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论证了监护人教育投入在监护人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文将留...
王慧杰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中介变量
监护人教育期望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以河南省S县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以河南省S县300名初中留守儿童为被试,探究监护人(父辈和祖辈)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如下:(1)父辈和祖辈教育期望均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2)父辈和祖辈的教育期望存在差距,差距越小,两辈人的教育期望合力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越显著;(3)父辈教育期望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大于祖辈;(4)监护人中期教育期望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
王慧杰杜长宏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业成绩
天山北坡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被引量:64
2016年
生态化学计量工作专注于植物与土壤的元素比例关系及其环境解释等问题上,还需要分析在连续环境梯度上元素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识。受水热梯度的影响,植被与土壤在天山北坡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为探讨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带谱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天山中段北坡海拔1000—3840m范围内,按海拔梯度对植物和土壤分别采样,测定其C、N、P含量。结果表明:(1)随海拔的升高,植物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规律各不相同,C含量随海拔变化保持不变,仅山地针叶林显著低于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山前灌木(P<0.05);N含量、C∶P、N∶P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垫状植被(P<0.05);P含量、C∶N则是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高山垫状植被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山地荒漠草原、山前灌木和高山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草原、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P<0.05)。(2)从生活型角度,乔木、灌木和草本C、N含量、C∶N差异不显著,灌木P含量、C∶P、N∶P显著高于草本(P<0.05);乔木和灌木更受P限制,草本更受N限制。(3)随海拔的升高,土壤C、N、P含量、C∶P、N∶P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均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P<0.05),土壤C∶N表现为一直降低,山地荒漠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4)植物C、N、P及计量比与土壤相关性分析中,仅植物C∶P与土壤C∶P相关性显著,且植物C、N、P含量与土壤相关系数小于植物C∶P、N∶P与土壤相关系数。在垂直地带性上,土壤主要通过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植物的生长。
谢锦常顺利张毓涛王慧杰宋成程何平孙雪娇
关键词:土壤植被型垂直地带性
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及其与森林发育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森林土壤在组分和结构上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是导致森林土壤有机碳库估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森林发育阶段(林龄)也可能是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库估算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天山北坡西、中、东三段的云杉林分别按林龄设置系列样地并分层采集土样,探讨了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并试图从森林发育的角度分析产生该空间分异规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天山雪岭云杉林0-60 cm深度的土壤剖面上平均总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0.77±13.46 kg/m^2,天山西、中、东三段雪岭云杉森林总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规律为中部(40.54±11.33 kg/m^2)>西部(29.61±14.94 kg/m^2)>东部(22.16±5.88 kg/m^2),且中部与东、西两部差异显著(p<0.05);(2)在0-60 cm深度的土壤剖面上,西、中、东三段雪岭云杉林不同林龄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呈随着剖面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占总剖面土壤有机碳64.87%。(3)随着龄林的增长,土壤有机碳密度整体呈现出双峰曲线,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密度排序为,过熟林(37.02±17.19 kg/m^2)>中龄林(33.58±14.53 kg/m^2)>近熟林(29.12±15.77 kg/m^2)>成熟林(27.02±7.62 kg/m^2)>幼龄林(27.10±9.81 kg/m^2),各龄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不显著。(4)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异主要受到地段和土层条件影响,林龄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不大。本研究可为天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更深入了解天山林区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必要的基础。
王慧杰常顺利常顺利李翔韩燕梁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雪岭云杉
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群落的密度制约效应被引量:31
2016年
密度制约是维持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是天山森林群落的单优种,在我国温带森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对天山雪岭云杉8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两次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运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雪岭云杉个体在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探讨了该群落的密度制约效应。结果表明:(1)该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在2009年有11,835株,2014年为11,050株,5年间的个体死亡率为8.82%,补员率为2.19%,个体株数净减少6.63%。(2)使用双关联函数g(r)分析了不同龄级雪岭云杉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现幼龄树和中龄树在0–40 m尺度上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但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减小;老龄树在0–2 m及4 m尺度上呈随机分布,在其他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较小。(3)用"案例–对照"设计的方法,排除生境异质性的影响后,将幼龄树和中龄树作为案例,老龄树作为对照,对比幼龄树、中龄树与老龄树的分布格局,发现雪岭云杉幼龄树和中龄树在0–40 m尺度上呈现额外的聚集,随着径级的增大,这种额外的聚集强度逐渐减小,即表现出密度制约效应。(4)老龄树与中龄树、幼龄树的空间关联性相同,在0–40 m尺度上均呈明显负关联。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谢锦何平宋成程孙雪娇
关键词:雪岭云杉
建国以来东北地区耕地演化及其生态环境后效
东北地区自从清代开禁以来,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的增加上,即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转化。耕地过度开发,超过了地区土地的承载力,生态环境在近百年的时间内几乎跨越了中原地区千年的演变历程。因此,东...
王慧杰
关键词:生态环境耕地可持续利用
文献传递
天山林区六种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适应性被引量:41
2015年
灌木全株生物量估算模型的构建仍存在一定困难,对灌木生物量在器官分配上所体现的适应性研究也不够充分。以天山林区6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在天山的东段、中段、西段林区分别设置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由此以全株收获法取得6种常见灌木若干标准株的全株、根、枝、叶及各径级根的生物量,将D^2H(地径平方与高度的乘积)与V(冠幅面积与高度的乘积)分别选为估测模型的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各种灌木全株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然后比较了此6种灌木全株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上分配差异以及根系生物量在径级上的分配差异。结果表明:(1)天山林区6种常见灌木中,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忍冬(Lonicera hispida Pall.ex Roem.et Schuet.)、栒子(Cotoneaster melanocarpus Lodd.)的全株生物量约为8.48—9.01 kg,蔷薇(Rosa spinosissima L.)、绣线菊(Spiraea hypericifolia L.)、方枝柏(Juniperus pseudosabina Fisch.et Mey.)的全株生物量约为2.71—3.20 kg;(2)蔷薇、绣线菊、栒子的全株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是以V为自变量的函数,小檗、忍冬、方枝柏的全株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是以D^2H为自变量的函数,各模型R^2值均在0.850以上,且在P<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模型模拟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准确度;(3)6种灌木全株生物量在根、枝上的分配比重差异不显著,仅在叶上的分配比重有差异(P<0.05);根系生物量在径级上的分配均呈现随根系径级下降而减少的规律,6种灌木在径级大于2 mm根上的分配比重存在差异(P<0.05,径级大于20 mm根为P<0.01水平);(4)6种灌木全株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上的分配差异以及根系生物量在径级上的分配差异均体现了各物种对其生境选择的适应策略。
仇瑶常顺利张毓涛王文栋何平王慧杰谢锦
关键词:灌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