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战

作品数:104 被引量:202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视网膜
  • 46篇网膜
  • 39篇玻璃体
  • 30篇手术
  • 16篇切除
  • 16篇玻璃体切除
  • 14篇眼内
  • 14篇视网膜脱离
  • 14篇硅油
  • 13篇切除术
  • 13篇病变
  • 13篇玻璃体切除术
  • 12篇视网膜病
  • 12篇视网膜病变
  • 12篇玻璃体视网膜
  • 11篇黄斑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血管
  • 7篇术后

机构

  • 88篇郑州大学第一...
  • 9篇郑州大学
  • 6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郑州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鲁山县人民医...
  • 1篇郏县妇幼保健...

作者

  • 104篇王文战
  • 17篇张效房
  • 13篇马静
  • 10篇邓先明
  • 10篇杨进献
  • 9篇秦廷玉
  • 9篇陈佳佳
  • 8篇霍银平
  • 8篇高莎莎
  • 7篇王帅
  • 7篇李龙
  • 6篇杨惠春
  • 5篇张金嵩
  • 5篇陈晓君
  • 4篇周利晓
  • 4篇罗欢
  • 4篇杨苗苗
  • 3篇唐文建
  • 3篇闫磐石
  • 3篇万光明

传媒

  • 38篇中华眼外伤职...
  • 12篇眼外伤职业眼...
  • 6篇眼科新进展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第九届全国眼...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1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内异物摘出个体化治疗体会
万光明梁申芝钱诚李秀娟王文战张效房
眼内磁性异物B超下磁性试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通过对63例(66眼)眼内磁性异物B超下磁性试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异物存留2周以内者阳性率较高为71.4%(P<0.05);位于玻璃体和晶体内的异物阳性率较高为68.08%(P<0.005)。而异物的大小及来源对磁性试验的结果无明显影响(P>0.5和P>0.1)。提示:异物所在位置及存留时间是影响B超下磁性试验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了对眼内异物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王文战李冰徐松珍张效房
关键词:眼内异物磁性异物超声波诊断
眼内手术中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手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10月行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者共77例(8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36只眼),手术结束时将1∶1均匀混合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2 mg)的混合物0.1 ml注入玻璃体腔;对照组,42例(44只眼),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内注入曲安奈德(2 mg)。结果治疗组混合物在硅油眼内分布均匀呈弥散样,而对照组单纯的曲安奈德在硅油眼内分布集中呈团块状。治疗组的曲安奈德在眼内2周完全吸收,而对照组的曲安奈德在眼内存留的时间为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早期视力(BCVA)提高率分别为88.89%和43.18%(χ2=19.067,P=0.000);两组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0.56%(11/36)和29.55%(13/44)(χ2=0.010,P=0.557);两组术后前房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8/36)和15.91%(7/44)(χ2=0.518,P=0.472);两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8.89%(14/36)和38.64%(17/44)(χ2=0.001,P=0.581)。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与曲安奈德混合物在硅油眼内的分布较均匀,吸收较快;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视力恢复及眼底观察。
邓先明王文战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曲安奈德高眼压
玻璃体液化眼的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玻璃体术后等情况下玻璃体液化眼的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选择玻璃体手术后、铁锈症和高度近视等玻璃体完全水样化或部分液化的病人39例 (40眼)。手术过程中应用颞下方放置灌注头维持眼压,并
王文战
文献传递
严重眼后段外伤玻璃体手术中气液交换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联合气液交换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后段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30只眼)严重眼后段外伤,在联合气液交换下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观察术中眼内操作情况、手术时长、术前术后视力、视网膜和脉络膜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30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均在联合气液交换下顺利完成,术中止血效果佳,视野清晰,手术时间为50~ 90 min,平均(62.84±10.15) min.术后眼B超检查,视网膜和脉络膜均复位.术后末次随访时眼底检查,27只眼视网膜复位佳,3只眼复位不良.术后角膜水肿9只眼,前房积血6只眼,前房炎性反应13只眼,继发性青光眼7只眼,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增生26只眼,硅油依赖眼8只眼.术后视力无光感2只眼,光感4只眼,手动11只眼,数指及以上13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9,P=0.000).结论 采用联合气液交换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提高了术中视野清晰度,便于术中止血,顺利完成手术.并为严重眼后段外伤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避免了眼球摘除.
孟祥艳王文战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止血气液交换
氧化苦参碱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M-106凋亡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抗肿瘤的机制,为OM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程式细胞仪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M-106的凋亡。结果50,100μmol·L-1OM能够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SM-106凋亡,其凋亡率与剂量呈正相关,SM-106的凋亡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而变化,细胞周期分布呈现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结论OM能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并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王文战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视网膜母细胞瘤
大学生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观察了解周边视网膜变性在我省大学生近视患者(等值球镜度即 SE≤-0.50D)不同屈光度组(低、中、高度) 的患病率及其与眼轴增长程度的相关性和高度近视患者高眼压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在我省各大高校大学生中宣传近视
霍银平王文战
文献传递
硅油填充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发生视网膜脱离70例(70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硅油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有3类:视网膜下积液的产生者10只眼(14. 29%);原发裂孔闭合不佳或新裂孔形成者13只眼(18.57%);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进展者47只眼(67. 14%).所有患者经再次行视网膜修复术后视网膜均复位,再次术后的视力(BCVA)提高者60只眼(85.71%),不变化者9只眼(12.86%),下降者1只眼(1.43%)。术后平均视力(logMAR)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316,P = 0.000)(结论硅油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是PVR进展,其次是原发裂孔闭合不佳或新裂孔形成,以及视网膜下积液产生。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威王文战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房水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房水中5种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眼科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特发性黄斑前膜26例(26只眼)纳入试验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4例(25只眼)纳入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前行前房穿刺抽取房水0.1 ml。定量分析房水中白细胞介素组的IL-17A、IL-6、IL-8以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两组房水中IL-17A及bFGF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其余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验组房水中IL-17A及bFGF分别为(17.76±11.68)pg/ml及(8.38±4.44)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5.37±1.89)pg/ml及(5.03±3.23)pg/ml(t=4.991、2.577,P=0.001、0.014)。试验组中IL-6与VEGF存在正相关(r=0.646,P=0.001)。余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房水中IL-17A及bFGF的高表达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梁田王文战
关键词:黄斑眼房水细胞因子类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手术的改进——万例白内障手术总结
白内障目前仍是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效果最好的手术,目前我国有数百万患者等待手术,而且患者人数逐年递增。山区、农村、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患者较多,因此需要在基层医院大量能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医师和简单有效易于掌握...
张效房王文战马静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手术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