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单相中频逆变器数字控制及其并联研究
- 中频逆变器作为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广泛地运用在航空、船舶和机车等领域。而逆变器的并联控制技术可实现冗余供电和大容量供电,是当今逆变电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两台5kVA中频400Hz/115V逆变器为对象,主要研...
- 王文杰
- 关键词:中频逆变器PR控制功率控制CAN总线
- 一种多模块逆变器有线并联数字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逆变器有线并联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单相逆变器并联或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各个逆变器模块间连线由通信总线,同步信号总线及输出侧交流总线构成,其控制部分主要由均一化稳压环路,虚拟阻抗计算,逆变器...
- 石健将龙江涛王文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内控式四通换向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控式四通换向阀。其中,阀芯由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构成,在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第二阀芯上设有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第一凸台至第五凸台沿第一端盖向第二端盖的方向依次布置;在相邻的凸台之...
- 龚国芳韩冬肖红秀葛笏良董小坤王文杰杨华勇
- 文献传递
- 三相四线PWM整流器的一种新型零静差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针对400Hz三相四线PWM整流器的特点,应用新型的虚拟正交变换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以实现输入电流零静差控制和各相独立控制。本文重点分析了该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和系统控制框图,并通过调节PWM调制波的直流偏置来实现输出串联电容的均压控制;同时,通过对传统的SPWM技术加以改进,从而减小中线电流的纹波;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该控制策略具有设计简单、易模块化的特点。
- 石健将王文杰龙江涛袁昊岳卫峰何湘宁
- 关键词:三相四线制单位功率因数
- 一种多模块逆变器有线并联数字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逆变器有线并联数字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单相逆变器并联或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各个逆变器模块间连线由通信总线,同步信号总线及输出侧交流总线构成,其控制部分主要由均一化稳压环路,虚拟阻抗计算,逆变器...
- 石健将龙江涛王文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内控式四通换向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控式四通换向阀。其中,阀芯由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构成,在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第二阀芯上设有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第一凸台至第五凸台沿第一端盖向第二端盖的方向依次布置;在相邻的凸台之...
- 龚国芳韩冬肖红秀葛笏良董小坤王文杰杨华勇
- 文献传递
- 含醚双取代聚炔的功能化后修饰
- 双取代聚炔(PDSAs)相比于单取代聚炔具有显著提高的稳定性和特有的发光性能,这使PDSAs获得成为一类特殊光电功能高分子的发展机遇,功能化也因此成为目前PDSAs的主导研究方向。但催化双取代炔单体聚合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对...
- 王文杰
- 文献传递
- 基于PR控制和平均功率控制的中频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中频逆变器作为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广泛地运用在航空、船舶和机车等领域,而逆变器的并联控制技术可实现冗余供电和大容量供电,是当今逆变电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首先针对中频逆变器的特点,采用了负载电流前馈的双闭环PR控制策略以改善其输出特性;随后针对两台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采用基于平均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的有线并联控制策略,并引入虚拟阻抗以提高并联系统的可靠性与均流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单机与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 王文杰龙江涛石健将
- 关键词:中频逆变器比例谐振控制负载电流前馈逆变器并联虚拟阻抗
- 内控式四通换向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控式四通换向阀。其中,阀芯由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构成,在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第二阀芯上设有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第一凸台至第五凸台沿第一端盖向第二端盖的方向依次布置;在相邻的凸...
- 龚国芳韩冬肖红秀葛笏良董小坤王文杰杨华勇
- 文献传递
- 数字控制400Hz三相四线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根据航空电源系统中AC-DC静止变流器的应用需要,设计了一套数字控制400Hz三相四线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系统。传统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法由于被控量是交流信号,因而存在着相位静差问题,本文采用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的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实现了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间的相位无静差控制,实现了高功率因数目的;针对三相四线结构输出串联电容均压问题,本文提出了输出串联电容均压环与中线电流环串联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实现了输出串联电容均压控制。最后在理论分析与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3kW原理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系统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 石健将杨永飞王文杰张际海张建国
- 关键词:高功率因数均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