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进
- 作品数:23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糖对Schwann细胞活力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朱浩王文进丁文龙
- 核因子-κB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糖尿病(DM)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中的作用.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在注射8周和12周后观察阴茎勃起次数、取大鼠阴茎和脊髓第2~4骶椎节段,免疫印迹法检测阴茎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量的变化,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第2~4骶髓节段NF-κB的分布和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的阴茎勃起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病程延长降低;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阴茎NF-κB蛋白量明显升高,12周糖尿病组与8周糖尿病组比较升高明显;NF-κB在脊髓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的大型运动神经元,12周糖尿病组分别与对照组和8周糖尿病组比较核转移率升高.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NF-κB蛋白量的升高、脊髓第2~4骶髓节段前角NF-κB表达的升高及活性的增强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ED的形成.
- 刘丽王文进朱浩李志宏丁文龙陈明峰
- 关键词: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脊髓核因子-KB
- 感觉及运动神经元中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B/P75NTR的差异性表达
- BDNF、NT-4等神经营养因子是影响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其受体TrkB/P75~(NTR)在感觉及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差异。实验以SD大鼠股神经终末支Crush损伤作为研究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实验组...
- 王月明王文进朱浩桂婷丁文龙
-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背根神经节
- 高效的雪旺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 介绍有效地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性的雪旺细胞培养纯化方法。方法 选用2~3天的SD大鼠双侧臂丛神经和坐骨神经,在解剖镜下剥离除去神经外膜,剪碎后采用高浓度酶消化法种植培养。随后阿糖胞苷连续作用3天去除成纤维细胞,同时逐渐降低培液中胎牛血清浓度。并使用超低酶浓度消化传代。结果本方法可从新生鼠获取近4×10^6雪旺细胞,成活率为98%;S-100免疫荧光法鉴定雪旺细胞纯度达96%以上。传统方法获得约3×10^6雪旺细胞,成活率为92%;雪旺细胞纯度为90%。结论 本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纯度高、活性好的雪旺细胞,值得进一步推广。
- 朱浩王文进丁文龙
- 关键词:雪旺细胞体外培养纯化
- p42/p44 MAPK活性影响高糖促进Schwann表达神经营养因子
- 朱浩王文进丁文龙
- 转录因子KLF6对调控雪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作用
- 转录因子KLF6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胚胎发育生长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多个生命活动的调控。本实验通过过表达和干扰雪旺细胞细胞系RSC-96中的KLF6因子,检测处理前后RSC--96中凋亡...
- 桂婷王月明王文进朱浩丁文龙
- 关键词:凋亡相关基因雪旺细胞
- 三维纳米纤维丝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生物材料PLGA通过电纺纳米技术构建三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实验结果表明化学修饰的PLGA不影响其生物学活性及细胞的粘附性,与神经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麻醉SD大鼠,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切除10 mm,将导管与两断...
- 丁文龙朱浩王文进Paul Dalton
- 关键词:周围神经缺损化学修饰神经纤维靶器官坐骨神经
- 文献传递
- Spidrex丝填充亚导管结构神经导管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本文比较Spidrex丝填充铸型与套嵌型亚导管结构神经导管对犬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以Spidrex丝填充铸型与套嵌型神经导管桥接Beagle犬坐骨神经1 cm缺损。术后1、2、3、4周分别进行实时步态记录,分析Mid...
- 王文进朱浩李锋沃雁桂婷王月明丁文龙
- 关键词:神经导管细胞迁移坐骨神经缺损导管内
- 影响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因素被引量:2
- 2014年
-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营养等功能障碍,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肌肉萎缩,感觉减退等。尽管周围神经具有再生能力,功能恢复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神经再生时缺乏选择性,形成无效靶器官连接,最终影响功能重建。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神经营养因子、黏附分子、雪旺细胞和导向分子等多方面探讨影响周围神经再生选择性因素和可能机制。为进一步了解选择性再生的分子基础,促进有效的功能修复奠定基础。
- 陆晟郑佳杰余赟劼施安陆奇杰丁文龙王文进
- 关键词:神经支配雪旺细胞靶器官黏附分子肌肉萎缩NCAM
- 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机制被引量:5
- 2012年
-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损伤,其再生的效果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再生神经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再生神经的“质量”或者效率。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神经纤维是否能够对恰当的靶器官形成有效的再支配,即神经靶向投射的准确率是功能恢复的关键之一。然而,临床上再生的神经元轴突经常发生错配。这种不准确的再生,即使有着良好的形态学恢复,也依旧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因此,怎样促进再生轴突准确到达其终末器官成为神经科学临床和实验室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综合文献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机制。
- 王月明王文进丁文龙
- 关键词:终末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