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监测资料分析及利用多卫星信号进行闪烁监测的算法研究
- 电波穿越电离层时因受到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影响,其幅度、相位、时延等会发生快速起伏,这就是电离层闪烁现象。电离层闪烁随经纬度、季节和地方时变化。本论文的工作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用在广州站(23°8'N, 113°17'E...
- 王斯宇
- 关键词:电离层闪烁
- 文献传递
- 台风期间厦门电离层变化的一次特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文中利用中国气象局厦门电离层监测站的电离层频高图数据,研究了2007年登陆地点在厦门附近地区的3次台风登陆事件期间厦门电离层的变化,分析比较了台风登陆前后F2层临界频率(foF2)的相对变化、电离层Es和扩展F出现率等,结果显示这3次台风登陆均导致电离层foF2扰动,偶发E层(Es)和扩展F的出现率在3次台风临近登陆和登陆后都有明显的增加。台风圣帕(Sepat)登陆前一天,电离层foF2出现了相对月中值达40%(约4 MHz)的增强,登陆后电离层foF2迅速降低到月中值水平;台风韦帕(Wipha)登陆后电离层foF2从登陆前的略高于月中值的水平迅速下降到月中值以下(降幅达30%)并持续4天。台风罗莎登陆前的2天内电离层foF2低于月中值,台风罗莎登陆当天电离层foF2恢复到月中值水平,随后foF2出现了1天的下降和连续3天的增强。初步分析认为由于台风登陆前后,强烈的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到电离层高度,从而导致对电离层foF2、Es和扩展F等参量发生变化。利用Wang(2005)提出的CoP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台风登陆导致foF2下降,但文中发现在台风临近登陆出现的foF2上升的现象,则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 余涛王云冈毛田王劲松王斯宇帅方红苏卫东李建通
- 关键词:台风F2层电离层
- 中国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利用在广州站(23°8′N,113°17′E)建立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开展了对电离层闪烁的连续观测.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对广州地区2007年4月至9月及2008年1月至9月电离层闪烁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地区闪烁主要发生在太阳活动较低的磁静日期间.季节变化表现为弱闪烁(0.2
- 王斯宇王劲松余涛单海滨张效信
- 关键词:电离层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