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计算机
  • 3篇图像
  • 3篇唇读
  • 2篇人脸
  • 2篇人脸检测
  • 2篇图像处理
  • 2篇介质
  • 2篇激发介质
  • 2篇计算机模拟
  • 2篇BZ反应
  • 1篇信息融合
  • 1篇医学图象
  • 1篇语音
  • 1篇语音识别
  • 1篇预处理
  • 1篇人脸图像
  • 1篇数据融合
  • 1篇特征抽取
  • 1篇特征提取
  • 1篇图像边缘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2篇北京捷通华声...

作者

  • 7篇王晓平
  • 5篇袁春伟
  • 3篇付德刚
  • 2篇郝玉峰

传媒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激发介质进行图像处理
2003年
基于一种典型激发介质———BZ反应介质的特性来进行图像处理 ,探讨了描述BZ反应的Tyson模型的动力学特性 ,结合单扰动理论构建了二维细胞自动机 ,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处理 在实验中获得了边缘增强、灰度变换、正负模式翻转等多种图像处理结果 。
王晓平郝玉峰袁春伟
关键词:图像处理激发介质图像边缘计算机
BZ反应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在医学图象预处理中的应用
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BZ反应)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可被用来有效地进行图象处理.本文首先对描述BZ反应的Tyson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模型稳定条件下的参数选取方法,然后将模型在时域和空间上...
王晓平郝玉峰袁春伟
关键词:BZ反应图象预处理医学图象计算机模拟
文献传递
BZ反应扩散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反应扩散系统的雏型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Lotka-Volterra化学振荡模型,而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则源于1952年Alan Turing用以解释自然界中生物体表面纹理形态产生的化学机理的开创性文章,后来的Belous...
王晓平
关键词:反应扩散系统激发介质细胞自动机图像处理
文献传递
计算机唇读技术研究
人类对语言的感知是多通道的,人在识别和理解他人说话内容时除了利用听觉来感知信息外,常常还利用了视觉信息如唇动来提高准确性。对于噪声环境下或是听力障碍者的语言感知而言,视觉信息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计算机唇读技术正是在这样一...
王晓平
关键词:感兴趣区域特征提取数据融合自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
文献传递
计算机唇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计算机唇读是利用计算机对说话者的唇动等视觉语音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出其所说内容的过程,并可与听觉语音信息相融合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识别率,从而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本文从计算机唇读系统的各环节入手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现有诸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王晓平郝玉峰付德刚袁春伟
关键词:唇读特征抽取信息融合
一种面向唇读的彩色人脸图像唇部定位方法
针对普通光照条件下的彩色唇读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种颜色空间及 Fisher 变换的多级唇部检测定位方法。首先在 CbCr 空间建立肤色模型进行人脸检测和定位并由人脸几何特征得到唇部大致区域;然后结合唇色特征对该区域进行...
王晓平付德刚袁春伟
关键词:唇读人脸检测
文献传递
一种自动的唇部定位及唇轮廓提取、跟踪方法被引量:7
2007年
实现一种结合 CbCr 颜色空间、Fisher 变换及变形模板的自动唇部定位及唇轮廓提取、跟踪方法.首先在CbCr 空间建立肤色模型进行人脸检测、定位,并由人脸几何特征进行唇部粗定位.然后结合唇色模型进行 Fisher变换使肤、唇色差别明显化,提出根据亮度信息对变换结果预处理后用 Otsu 法进行图像分割,经唇色模型进一步验证后实现唇部精定位.再使用变形模板来进行嘴唇轮廓特征提取,为增强内轮廓定位的鲁棒性,本文提出对经亮度预处理和唇色模型验证得到的口腔区域边缘图进行曲线拟合来实现内轮廓定位.最后,将唇读图像序列中上一帧的唇部定位结果拓展后作为当前帧的预测区域再进行处理来实现唇动跟踪.
王晓平郝玉峰付德刚袁春伟
关键词:唇读人脸检测FISHER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