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桂芬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肉毒
  • 3篇肉毒毒素
  • 3篇脑性
  • 3篇脑性瘫
  • 3篇脑性瘫痪
  • 3篇儿童
  • 3篇A型肉毒毒素
  • 2篇痉挛
  • 2篇痉挛型
  • 2篇儿科
  • 1篇新生大鼠
  • 1篇新生鼠
  • 1篇学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性
  • 1篇烟雾病
  • 1篇遗传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分析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0篇王桂芬
  • 8篇高宝勤
  • 6篇杨伟力
  • 5篇邓亚仙
  • 3篇王雅洁
  • 3篇田朝霞
  • 2篇俞雅珍
  • 2篇李丽嫱
  • 2篇邓欣
  • 1篇朱邦杰
  • 1篇徐静
  • 1篇杨丽英
  • 1篇张东
  • 1篇张绍东
  • 1篇尹国才
  • 1篇屈素清
  • 1篇梁承玮
  • 1篇武小娟
  • 1篇栾佐
  • 1篇梁云

传媒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遗传性线粒体病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深入了解遗传性线粒体病的遗传特点、最新基因分类、小儿常见类型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新进展,尤其是临床诊断要点和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及为改善症状和阻遏疾病发展的各种措施,对遗传性线粒体病的诊治十分重要。
梁承玮王桂芬
关键词:线粒体疾病
A型肉毒毒素对脊髓α运动神经元活性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大鼠背根神经节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活性及相关肌肉运动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B组、C组、D组。于实验前1天对各组大鼠进行H反射检测及运动功能评价,后以10%水合氯醛0.3 mL/kg腹腔注射进行麻醉,无菌条件下行左侧L4、L5、L6限制性椎板部分切除后暴露背根神经节。A组、B组分别以A型肉毒毒素背根神经节注射,C组注射等容积(6μL)0.9%氯化钠注射液,D组不干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注射后1,3,7,14 d进行H反射及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1)H反射测定: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A组大鼠左后肢H反射潜伏期、波幅较注射前均明显延长、降低(P<0.05,P<0.01);B、C、D 3组大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与注射前比较H反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大鼠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H反射潜伏期及波幅较B、C、D组的相应观察时间点明显延长(P<0.05)和降低(P<0.01);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组间两两比较,H反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Rivlin斜板实验:A组大鼠,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各观察时间点,斜板度数均较注射前为低(P<0.05);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第7天,第14天,A组斜板度数显著低于B、C、D组(P<0.05,P<0.01,P<0.01);注射后不同时间点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斜板度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A型肉毒毒素注射具有抑制脊髓反射环路,降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
高宝勤田朝霞梁云张绍东俞雅珍王雅洁邓亚仙田亚萍杨伟力王桂芬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背根神经节运动神经元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为研究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 (BTX A)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性下肢瘫的效果 ,将痉挛型下肢瘫患儿1 2 0例均分为 3组 ,均采用国产BTX A进行痉挛肌肉局部注射 ,用量 :1组 1U/kg ;2组 2U/kg ;3组 3U/kg。应用PRS法 ,评价治疗前、治疗后 2周各组间的疗效差异 ;随访 1、2、3、6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PRS指标明显改善 ,较大剂量组比较小剂量组疗效明显 (P <0 .0 1 )。治疗中及治疗后无 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提示 :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适当增加BTX A剂量 (≤ 6U/kg)比较安全 。
高宝勤杨伟力朱邦杰邓欣王雅洁邓亚仙田朝霞王桂芬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脑性瘫痪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内的存活及分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至今缺乏有效疗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经脑室移植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观察植入细胞在宿主脑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方法:实验于2005-01/09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实验室完成。①对象:神经干细胞来源于孕12周流产的人胎儿脑组织,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清洁级SD新生鼠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细胞移植组、模型对照组,40只/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取人胚胎脑组织,机械分散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添加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N2培养基中,获取生长旺盛的人神经干细胞球,制成单细胞悬液,浓度约为5.0×10^11 L^-1,培养6d后行PKH标记用于植入后示踪。两组新生鼠均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造模后3d,细胞移植组损伤侧脑室缓慢注入5μL人神经干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入等量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取未经PKH标记的细胞球,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巢蛋白的表达及其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情况。分别于细胞移植后1,2,4周及3个月,常规取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析,观察植入后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在造模及细胞移植过程中,因麻醉、出血细胞移植组新生鼠死亡5只,模型对照组死亡7只,存活率85%~90%。①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及分化:80%活细胞巢蛋白呈阳性表达,并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②神经干细胞植入后存活及分布情况:植入后1周,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多位于损伤侧皮质及海马处,纹状体、脑干、小脑、嗅球也有少量分布。植入后2周,海马和皮质可见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胞体伸出的神经微丝更长,细胞数量与1周时基本相似。植入�
王桂芬栾佐高宝勤尹国才白洁屈素清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新生鼠
痉挛型脑性瘫痪27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邓亚仙高宝勤杨伟力俞雅珍王桂芬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儿童
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进展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根据临床用药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单纯组93例,单纯应用硫必利治疗;联合组107例,应用羚羊角胶囊联合硫必利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病情进展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无病情进展患儿,单纯组进展率为3.23%,联合组低于单纯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13%,单纯组为91.40%,联合组总有效率与整体疗效均优于单纯组(P <0.05);治疗后,2组患儿YGTSS评分、ADHD评分、各项血清Th细胞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 <0.05),且联合组均优于单纯组(P <0.05)。结论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能够有效预防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机制与改善患儿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李丽嫱陈娜高宝勤王桂芬邓亚仙赵成松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羚羊角胶囊硫必利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腹泻病见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讨PBL教学法对小儿腹泻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我们在2010级药学系本科生中开展PBL教学,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的2010级口腔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高,腹泻病见习课后实验组比对照组考试成绩提高(P<0.05),但是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PBL教学法确实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
王桂芬高宝勤杨伟力李丽嫱武小娟
关键词:PBL教学法儿科学腹泻病教学查房
A型肉毒毒素联合自家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A)联合自家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价值;初步探索步态分析仪在小儿脑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65例),另选30例运动正常非脑瘫患儿作为正常组。治疗组自家康复训练辅以痉挛肌肉注射BTX-A,对照组由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观察2组患儿运动评价量表(physician rating scale,PRS)得分和所需医疗费用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试验平台,对从治疗组中随机选择的30例患儿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所需费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PR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步态分析仪统计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膝、踝关节运动角度和步速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较单纯康复治疗疗效好;费用较专业康复明显降低,简单易行;采用步态分析仪评价疗效,客观性强,结果可靠、准确。
高宝勤王桂芬王雅洁邓亚仙杨丽英杨伟力邓欣田朝霞黄海涛谢天周大伟徐静
关键词:脑性瘫痪A型肉毒毒素康复训练
首发症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下丘脑胶质瘤1例
2007年
王桂芬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首发症状四肢无力脊肌萎缩症儿科病房红色丘疹
78例儿童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童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资料,根据年龄发育阶段研究首发症状及临床特征,探讨脑梗死发生与颈内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5月连续住院的78例儿童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息儿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特点,首发症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出血型和缺血型)中的特点。将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清晰的缺血型烟雾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rack,TIA)组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组,比较两组的Suzuki分期差异。结果78例患儿中男36例(46.2%),女42例(53.8%)。起病年龄18个月~17岁,平均(8.55±5.80)岁,5~10岁患儿47例(60.3%)。幼儿期首发症状仅见肢体无力和抽搐,发作性头痛从学龄前期开始出现,学龄期开始出现视力障碍和不自主运动,记忆力下降等。脑缺血型烟雾病72例(92.5%)。缺血型首发症状多见TIA51例(43.1%)、肢体瘫痪15例(20.8%)、发作性头痛22例(30.6%)、肢体麻木11例(15.5%)、抽搐8例(11.1%)、言语障碍6例(8.5%)等。出血型首发症状为头痛伴意识障碍(50%)、伴肢体无力(50%)、伴言语障碍(16.7%)。C部位多在额颞顶叶,脑血管病变主要累及颈内动脉系统。出血部位多在脑室系统(50%)。其次为基底节(55.4%),丘脑和额颞叶各占16.7%。TIA组(27例)和Cl组(27例)脑血管造影Suzuki分期无显著性差异(X2=1.054,P=0.596)。结论5~10岁为儿童烟雾病的发病高峰期,临床以缺血型为主,出血型少见。不同年龄发育阶段临床首发症状有所差异。以TIA和CI为表现的缺血型烟雾病息者DSA的Suzuki分期无显著差异。
王桂芬张东高宝勤杨伟力王拥军
关键词:烟雾病儿童脑血管造影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