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泰山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平舆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胆总管探查
  • 2篇探查
  • 2篇切除
  • 2篇结石
  • 2篇肠癌
  • 1篇单侧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总管探查取...
  • 1篇胆总管探查取...
  • 1篇胆总管引流
  • 1篇一期缝合
  • 1篇引流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6篇平舆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泰山
  • 2篇冯驰
  • 1篇夏春华

传媒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79例,均行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按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不暴露喉返神经,试验组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皮瓣面积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利于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降低对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邢怀德王泰山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肿瘤喉返神经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37例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37例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某院74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统计两组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1/37)较对照组24.32%(9/37)低(P<0.05);两组术后1年、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为良好。
邢怀德王泰山
关键词: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4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对4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在术中有效肠管减压及灌洗的基础上予以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12. 50%),其中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3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术中行结肠充分减压及灌洗等有效干预的基础上,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应用效果肯定。
邢怀德王泰山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左半结肠切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2—2021-10平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探查取石术方法分为LCBDE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传统开腹组),每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肝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少(短)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其中LCBDE组的改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轻、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有利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
王泰山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临床症状并发症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平舆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Lichtenstein术),观察组患者接受TAPP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下床活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3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复发率(0.00%),均低于对照组(15.00%,10.00%)(P<0.05).结论 针对腹股沟疝实施TAPP术,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易复发.
王泰山夏春华冯驰
关键词:腹股沟疝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1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61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2例(引流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与腹腔引流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补液量少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在术后胆漏(4/61)、结石残留(2/61)和结石复发(5/61)等并发症方面与引流组(分别为2/52、3/52、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拔T管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胆管狭窄。结论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冯驰尹路王泰山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外科学胆总管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