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渝

作品数:98 被引量:492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机械工程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电子电信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兵器科学与技...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伺服
  • 13篇总线
  • 13篇CAN总线
  • 12篇电液
  • 11篇单片
  • 11篇单片机
  • 10篇电液伺服
  • 10篇神经网
  • 10篇神经网络
  • 8篇液压
  • 7篇星敏感器
  • 7篇敏感器
  • 7篇控制器
  • 7篇控制系统
  • 6篇油田
  • 6篇油田产量
  • 5篇电液伺服阀
  • 5篇电液伺服系统
  • 5篇伺服阀
  • 5篇伺服系统

机构

  • 96篇北京理工大学
  • 8篇北京控制与电...
  • 4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北京物资学院
  • 2篇美国东北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船级社
  • 1篇上海宝钢设备...

作者

  • 96篇王渝
  • 35篇王向周
  • 11篇陈祥光
  • 9篇邢明海
  • 8篇南顺成
  • 8篇郑戍华
  • 8篇王洪涛
  • 7篇程坷飞
  • 6篇曹海青
  • 6篇彭熙伟
  • 5篇蔡振江
  • 5篇罗长洲
  • 5篇孟珺遐
  • 4篇张娟
  • 4篇杜明芳
  • 4篇程远增
  • 4篇郭初生
  • 4篇方琨
  • 3篇张海龙
  • 3篇方建军

传媒

  • 13篇北京理工大学...
  • 8篇机床与液压
  • 5篇微计算机信息
  • 4篇电测与仪表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液压与气动
  • 3篇电波科学学报
  • 3篇现代电子技术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电子产品世界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现代防御技术
  • 2篇电光与控制
  • 2篇计算机测量与...
  • 2篇Journa...
  • 1篇中国仪器仪表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液压气动与密...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2篇2005
  • 13篇2004
  • 1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便携式无损检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研究
本文主要论述了便携式无损检测机器人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阐述了如何保证机器人行走的直线性、平稳性和位置精度,通过实验印证了整套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且成功地应用于超声波无损探伤中。
孙晓晴王渝
关键词:无损检测串行通信单片机数字PID
文献传递
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液压元件的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LabWindows CVI的强大功能和高性能数据采集卡PCI6 0 35E来实现多个信号的采集、实时显示 。
张怀相王渝
关键词:LABWINDOWS/CVI液压元件虚拟仪器技术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油田产量预测方法
准确预测油田未来原油产量对油田的开发和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具有非线性、不确定和开放特性的多变量系统进行预测,使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或静态模型预测通常不能满足精度要求。这里把BP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以及基于神经...
邢明海陈祥光王渝
关键词: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组合预测
文献传递
电源电压对伺服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针对常用的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 ,研究电源电压对伺服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影响 .建立伺服放大器的线性模型和考虑饱和特性的非线性模型 .利用两种模型研究阶跃信号输入时 ,电源电压变化对伺服放大器控制电流建立时间的影响 .随着电源电压的增大 ,控制电流建立时间减小 ,当电源电压达到伺服放大器额定控制电流所对应的输出电压的 3~ 4倍以上时 ,电源电压对提高伺服放大器动态性能的作用明显减弱 .若考虑伺服放大器效率及电源功率等因素 ,伺服放大器电源电压应取额定输出电流所对应的伺服放大器输出电压的 3倍左右为宜 .
王向周王渝彭熙伟白志大
关键词:伺服放大器动态特性电源电压输出电压
弹载星敏感器动态测角补偿方法的研究
2010年
针对弹载星敏感器在测星过程中因弹体姿态变化带来的像移问题,提出了动态测角的补偿方法。首先,建立了星点相对图像传感器感光面匀速直线运动情况下的像元灰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其次,给出了测角补偿的原理及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补偿方法对星点在面阵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运动速度不敏感,补偿后的动态测角误差与静态的测角误差相差无几,补偿后的动态测角误差最大为2″。
赵述芳王渝王洪涛张兴华
关键词:星敏感器
基于RO-SBM的Hilbert-Huang变换端点效应抑制方法被引量:14
2013年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ISB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斜率再优化(reoptimization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RO-SBM)方法用于信号序列的极值点延拓,然后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EMD分解,得到相应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相比镜像延拓以及ISBM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升HHT方法的信号分析性能。通过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的HHT方法准确分离出了某转子系统的局部碰摩径向振动信号中所包含的故障特征分量,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
方琨王渝马利兵王向周
关键词:旋转机械端点效应经验模态分解
CAN总线技术在水平测控装置中的应用
徐冬平王渝刘春华南顺成
基于虚拟仪器的车辆新型供电体制研究
2010年
为了实现新型车辆供电体制的总体测试,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将变频器、测试电机、蓄电池、负载系统与工控机等器件相连接,并结合数据采集卡、RS-485多串口卡等,构建了30kW主电机和15kW辅助电机两组电源测控系统。系统选用LabWindows/CVI进行程序编制,实现了对新型供电体制下电源的产生、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控制与性能测试;并通过以太网实现了现场设备与远程监控设备的实时数据传输。经试验表明,该系统具备全面测试新型供电体制下电源性能的能力。
方琨王渝何淑贤罗红星
关键词:测控系统虚拟仪器工控机LABWINDOWS/CVI以太网
基于灰度信息和支持向量机的人眼检测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提出一种基于灰度信息和支持向量机的人眼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人眼区域灰度变化比人脸其他部位灰度变化明显的特征,采用图像灰度二阶矩(方差)建立人眼方差滤波器,在固定人眼搜索区域内,应用人眼方差滤波器搜索候选人眼图像;然后,使用训练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精确检测人眼区域位置;最后,采用图像灰度信息率定位人眼中心(虹膜中心).该方法在Bio ID、FERET和IMM人脸数据库中的测试结果显示:没有佩戴眼镜人脸图像正确率分别为98.2%、97.8%和98.9%,406幅佩戴眼镜人脸图像正确率为94.9%;人眼中心定位正确率分别为90.5%、88.3%和96.1%.通过与目前方法比较,该方法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于明鑫周远松王向周林英姿王渝
关键词: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灰度
一种改进的星点质心算法被引量:17
2009年
本文结合图像传感器的实际像元感光区形状和像元填充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质心算法。该方法根据不同像元感光区形状和像元填充率下感光区中心坐标不同的特点,通过修改传统质心算法中像元坐标的取值来提高质心算法的定位精度。在分析星点的灰度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如何仿真产生一个星点光斑,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质心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理想情况和噪声存在情况下,改进质心算法的定位精度优于双线性插值质心算法和传统质心算法。
王洪涛罗长洲王渝赵述芳程辉
关键词:星敏感器质心算法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