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胚胎移植位置对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腹部超声引导下定位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患者406例,按超声下移植胚胎距宫底距离占宫深比例的不同分为五组:A组(≤1/5)共58个周期、B组(〉1/5~2/5)共82个周期、C组(〉2/5~3/5)共104个周期、D组(〉3/5~4/5)共96个周期、E组(〉4/5)共66个周期。比较胚胎移植位置对IVF结局的影响。结果胚胎移植位置占宫深比例在大于1/5~4/5的B、C、D组的临床妊娠率(56.10%、56.73%、55.21%)明显高于A、E组(22.41%、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胚胎位置距离宫底的位置占宫深的比例在大于1/5~4/5时,会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
- 张潇潇王渝吕群
- 关键词:胚胎移植妊娠率
-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之一,属于盆腔炎性疾病,为一种持续的子宫内膜局部炎症状态。临床上CE常表现为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常常被妇产科医生忽视。近年来,CE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导致女性不明原因不孕、反复着床失败及流产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重要因素。安全有效、无创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CE的病因、最新诊断方法及多维度治疗模式进行全方面综合性阐述,为CE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罗思琪王渝周敏吕群
-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辅助生殖不孕女性生殖健康
- 空卵泡综合征病因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是指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促排卵周期或自然周期中,B超监测患者的卵泡发育大小、数目正常,雌激素在正常范围,但在取卵时,经过反复冲洗与抽吸仍取不到卵母细胞的现象。Stevenson等在2008年首先提出将EFS分为真性EFS及假性EFS。这一分类有利于对患者的预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对下一周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虽然现今距首次提出EFS的概念已经过去快30年,对EFS的病因仍然未能研究清楚。本文对真性EFS和假性EFS各自的病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吕群王渝
- 关键词:空卵泡综合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