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猛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葡萄籽
  • 4篇原花青素
  • 4篇葡萄籽油
  • 4篇籽油
  • 4篇花青素
  • 2篇淀粉
  • 2篇一步法
  • 2篇玉米淀粉
  • 2篇乳化
  • 2篇烯基琥珀酸
  • 2篇毛油
  • 2篇米淀粉
  • 2篇面条
  • 2篇蜡质玉米
  • 2篇蜡质玉米淀粉
  • 2篇残油
  • 2篇残油率
  • 1篇豆科
  • 1篇豆科作物
  • 1篇玉米胚

机构

  • 11篇国家粮食储备...
  • 4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丹尼斯克(中...

作者

  • 14篇王猛
  • 9篇王四维
  • 7篇郑茂强
  • 5篇王璐
  • 4篇王辛
  • 3篇朱小兵
  • 2篇陈洁
  • 2篇蒋蕴珍
  • 2篇王春
  • 1篇范璐
  • 1篇毕艳兰
  • 1篇苏从毅
  • 1篇陈志华
  • 1篇倪晓红
  • 1篇朱培良
  • 1篇吴登飞
  • 1篇周林

传媒

  • 4篇粮食与食品工...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饲料与畜牧(...
  • 1篇粮油加工
  • 1篇中国粮油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豆
本标准规定了小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小豆,不适用于小豆中的名贵品种。
王四维倪晓红陈志华朱小兵朱培良王猛
关键词:豆科作物
文献传递
涂植物油大米涂油量测定方法研究
2007年
研究了涂大豆油、玉米胚油或高芥酸菜籽油大米涂油量的测定方法。选择无水乙醚淋洗法作为大米表面所涂植物油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溶剂种类、用量和试样量等。以所淋出油脂中亚麻酸、亚油酸或芥酸含量为依据,根据大米中油脂的淋出率,确定此3种脂肪酸之一与大豆油、玉米胚油或高芥酸菜籽油相对应的脂肪酸的比例系数,由系数计算出大米涂油量。
毕艳兰王亚瑞范璐王猛吴登飞
关键词:大米大豆油玉米胚油气相色谱
鲜湿面条的宽度和厚度变化对其质构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制作不同宽度和厚度的鲜湿面条,研究了鲜湿面条的宽度和厚度对其质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条的宽度和厚度的变化对其质构有着明显的影响,但对质构测定的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质构评价中的鲜面拉伸、硬度与面条的宽度、厚度、截面积都高度正相关。TPA中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结果与面条的截面积高度正相关。通过进行截面积单位化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横截面不同带来的影响,但是随着面条截面积的增大,这些指标的单位化值呈减小趋势;表面硬度随着面条的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面条宽度的增大而增大;TPA中的弹性、黏聚性、恢复性随面条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面条宽度的增大而增大;TPA指标中的黏着性指标由于结果重现性差,不宜用来作为面条的质构评价指标。
王猛王辛陈洁王春岑涛周林
关键词:面条厚度截面积
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乳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OSA WM淀粉)的乳化性质,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着淀粉用量、pH值、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高;随着DHA藻油用量、DE值的升高而降低。OSA WM淀粉-DHA藻油乳状液油滴粒径较小,两峰值对应的粒径分别为0.46μm和50.11μm,其微胶囊粉末为近似球形,其包埋效率为92.21%,反映出OSA WM淀粉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
郑茂强王辛王猛王四维
关键词:DHA藻油乳化性质粒径
小米
本标准规定了小米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粟(谷子)经加工制成的商品小米。
王猛倪晓红陈志华朱小兵朱培良张有志王四维
关键词:小米
文献传递
葡萄籽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为提升葡萄籽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对正己烷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料液比1:9、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65℃、提取次数为3时有最佳值,葡萄籽油提取率为93.03±2.87%。
郑茂强王璐王猛王四维
关键词:葡萄籽油
文献传递
混合溶剂一步法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了混合溶剂一步法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工艺,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7、混合溶剂正己烷/95%乙醇比例4∶6,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5h,在此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92.62%±3.74%,原花青素提取率为56.18%±4.12%。
郑茂强王璐王猛王四维
关键词:原花青素葡萄籽油混合溶剂
乳化剂对面粉糊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快速黏度测定仪(RVA)研究了分子蒸馏单甘酯(DGMS)、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DATEM)、硬脂酰乳酸钙钠(CSL-SSL)、蔗糖酯(SE)四种乳化剂对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对面粉的糊化特性影响不同。
王猛陈洁岑涛王春
关键词:RVA糊化乳化剂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对4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性能进行了筛选,研究了AB-8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分离条件,在上样浓度为7.5mg/mL,吸附时间为4h,吸附流速为3BV/h,用25%~30%浓度乙醇进行洗脱时,得到纯度大于95%、低聚体含量为67.82%的原花青素样品。
王璐郑茂强王猛王四维
关键词:原花青素葡萄籽大孔吸附树脂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干燥工艺设计
2011年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是一种新型有机矿物元素添加剂,它具有生物稳定性好、易被消化吸收、生物学效价高等特点,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得到推广应用。国内近年来也在陆续报道其品种更新、应用范围、产品检测、饲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然而对其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方面研究较少。文章对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生产过程中产品干燥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进行了探讨。为得到具有良好分散性、流动性、纯度高的优质产品,整个工艺设计采用三段干燥方法,即反应物先通过喷雾干燥为粉状,粉末进入振动式流化床,在前端继续沸腾干燥并附聚成粒,然后进入后半段冷却床冷却后形成成品。该工艺过程具有连续性好、自控水平高、粉尘污染少、能耗低的优点,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
王四维苏从毅王猛王辛
关键词:微量元素螯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