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 作品数:33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IQ·SPECT和LEHR·SPECT的心肌模型显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IQ·SPECT和LEHR·SPECT两种技术在心肌模型显像中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IQ·SPECT和LEHR·SPECT两种技术进行心肌模型显像,研究不同采集时间下的重建图像质量,并对模型图像的噪声和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随着每帧采集时间的延长,重建图像的噪声逐渐减少,"冷区"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逐渐减小;2当每帧采集时间相同时,IQ·SPECT所重建出的图像比LEHR·SPECT所重建出的图像噪声小,而且"冷区"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小。结论 IQ·SPECT技术比LEHR·SPECT技术采集效率高,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 王猛周翠红金超岭颜珏
- PDCA循环法在放射影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不断提高放射影像质量.方法:1影像质量评价方法(1.)检查影像上所显示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号准确无误;(2.)患者的检查部位、检查条件(KV、毫安值、扫描范围、FOV大小、层厚、重建参数等...
- 周翠红王猛
- 胰高血糖素样肽-1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活性保护内质网应激诱导的β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INS-1细胞,接种后分组:正常对照组、0.1μM毒胡萝卜素(TG)处理组、0.5μM TG处理组、1μM TG处理组、GLP-1(10n M)处理组、TG+GLP-1处理组、SB415286(10μM)处理组和TG+SB415286处理组。细胞处理后,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组INS-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P<0.01),随着TG浓度的增加Caspase-3活性逐渐升高。与TG处理组相比,TG和GLP-1共同处理组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且Caspase-3活性下降;TG和GLP-1共同处理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下降。TG和SB415286共同处理组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且Caspase-3活性下降。结论 :GLP-1可以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减轻内质网应激引起的损伤从而保护β细胞。
- 王猛张文健许世清彭亮王在刘虹麟房青邓婷婷娄晋宁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Β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 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DXA设备专用质量保证(QA)模块和脊椎模体均进行常规扫描,在QA模块旁及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加入常用放射性核素锝99m(^(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氟18(^(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碘[^(131)I]化钠(Na^(131)I)后扫描,对检测所得高、中、低BMD值、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第1、2、3、4节腰椎(L_(1)、L_(2)、L_(3)、L_(4))及4节腰椎平均(L_(1)~L_(4))BMD值、T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QA模块旁分别放置^(99)Tc^(m)-MDP、^(18)F-FDG、Na^(131)I后的扫描与QA模块的常规扫描所得高、中、低BMD值及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BMD值)=1.621、0.259、0.099,F_(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0.367、0.151、0.635;P>0.05);向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注入放射性核素^(99)Tc^(m)-MDP、^(18)F-FDG、Na^(131)I后的扫描和脊椎模体的常规扫描所得L_(1)、L_(2)、L_(3)、L_(4)及L_(1)~L_(4)的BMD值及T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BMD值)=0.435、0.529、0.507、0.489、0.516,F_(T值)=0.634、1.585、0.961、0.777、0.801;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99)Tc^(m)-MDP、^(18)F-FDG、Na^(131)I对DXA检测BMD无影响。
- 王猛刘鹏王玲李环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
- 骨断层SPECT/CT显像在骨转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断层SPECT/CT在骨转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4年5月可疑骨转移的7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我科行常规99mTc-MDP全身平面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显像,并于3~6个月后复查全身平面骨显像,比较全身平面骨显像及骨断层SPECT/CT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与骨断层SPECT/CT显像相比,全身平面骨显像的特异性较高(100%)。骨断层SPECT/CT显像准确性显著高于全身平面骨显像(P<0.01)。3~6个月复查全身平面骨显像时,32例患者病变发生进展,诊断准确性较第一次全身骨扫描及骨断层SPECT/CT均有所提高。结论:骨断层SPECT/CT在骨转移鉴别诊断中准确性较高,且能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
- 刘杰王群续蕊王猛金超岭
- 关键词:骨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 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不同扫描模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时不同扫描模式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临床科室推送的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测量,采用3种不同模式的扫描方法:A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选择OneScan(一次性扫描、无需海绵垫块)扫描模式;B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不选择One Scan扫描模式;C扫描模式,患者下肢放在海绵垫块上,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结果:A、B两种扫描模式所得腰椎的骨密度值对比,第1、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1,t=-0.153,t=-1.239,t=-1.892,t=-1.469;P>0.05);A、C两种扫描模式所得的骨密度值对比,第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1,t=3.824,t=4.582,t=4.399;P<0.05),第1腰椎无统计学意义(t=-0.006,P>0.05)。结论:采用OneScan扫描模式进行骨密度测量会高估腰椎的骨密度值。
- 周翠红王猛金超岭刘杰李环李红磊
- 关键词:骨密度值腰椎
- 核医学科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016年
- 目的设计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医学科叫号系统。方法分析核医学科的工作流程和实际要求,本系统呼叫界面上不仅显示所有待检患者的姓名及检查项目,而且设计了呼叫、饮水、排尿、离开等指令按键。结果该叫号系统的应用简化了检查流程,可满足核医学科患者的特殊需求。结论医院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际应用结合是关键。
- 王猛周翠红金超岭颜珏
- 关键词:核医学科医院信息系统PET/CT
- PET/CT检查中自动毫安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本文介绍了自动毫安技术在PET/CT检查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并指出了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方向。
- 王猛周翠红金超岭颜珏
- 关键词:自动毫安PET/CT
- PDCA管理模式在医学图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本文通过核医学科的图像质量管理,介绍了PDCA管理模式的策划、实施、检查以及改进四个阶段的具体操作,并根据PDCA前后图像的优质率比对结果,找出提高技师的注射技术和使用捆绑带固定患者的体位来提高图像优质率。
- 周翠红王猛金超岭艾祎颜珏
- 关键词:PDCA
- 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IQ-SPECT和低能量高分辨率(LEHR)准直器SPECT(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对临床科室推送的100例疑似冠心病且已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为诊断标准,10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1例(占41%)。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中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阳性27例,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阳性2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59例(占59%),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阴性55例,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阴性55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6%(27/41),特异度为93%(55/59),准确率为82%(82/100),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1%(25/41),特异度为93%(55/59),准确率为80%(80/100)。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高于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57,P>0.05)。结论:IQ-SPECT和LEHR-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周翠红王猛金超岭刘杰李红磊李玲
-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