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作品数:10 被引量:5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科学 更多>>
湖北恩施桢楠群落特征研究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对湖北恩施现有桢楠资源展开全面调查,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该区桢楠群落的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群落结构与外貌、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种群更新及濒危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保护意见。结果如下... 王琦关键词: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杭州湾4种植物盐胁迫下种子萌发能力与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探明杭州湾湿地植物碱蓬Suaedae glauca,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等各自生境土壤盐分高低是否和种子在盐分胁迫下的萌发能力相一致,试验比较了它们所在生境的土壤含盐量、pH值及含水率,测定了4种植物种子在不同质量浓度氯化钠(NaCl)(0~50 g·L-1)溶液处理下的萌发率,并分析了土壤含盐量、pH值和含水率和20 g·L-1氯化钠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物种生境土壤含盐量顺序是南方碱蓬>碱蓬>芦苇>野艾蒿;土壤pH值为芦苇>野艾蒿>南方碱蓬和碱蓬;土壤含水率为碱蓬>芦苇>南方碱蓬>野艾蒿。氯化钠溶液处理对4种种子萌发率都有显著影响,萌发率随盐分质量浓度增加而下降;同一盐分质量浓度下,萌发率高低顺序依次是碱蓬>南方碱蓬>芦苇>野艾蒿。复水后氯化钠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都显著提高,但不同物种萌发率高低顺序和复水前相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盐量和不同种子在20 g·L-1氯化钠胁迫下的萌发率是显著相关的。这些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是限制上述4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4种植物的分布是和它们各自生境的盐分高低条件和种子在盐分胁迫条件下的萌发能力相关的。 叶小齐 吴明 王琦 蒋科毅 邵学新关键词:植物生理学 盐胁迫 种子萌发率 土壤含盐量 宗教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营造 被引量:3 2012年 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宗教园林有其特有的宗教精神、信仰意识、文化心态和园艺创作技法,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主要通过建筑和植物来传达。该文从园林植物的角度论述宗教园林意境的营造。 朱琳 何云核 杨德全 王琦 孙红义关键词:植物 景观 意境营造 日本紫藤开花进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与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8 2014年 为探讨植物花期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变化,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对日本紫藤Wis te ria florib unda不同开花时期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本紫藤鲜花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芳香烃类和烷烃类等34种化合物;其释放量在花蕾期较少(229.68峰面积单位),初开期逐渐增加(378.16),盛开期最高(605.57),其中萜烯类数量最多(10~12种),其相对含量花蕾期为69.0%,初开期50.0%,盛开期59.0%,在各阶段的总峰面积依次为159.26,189.43,355.61.罗勒烯、乙酸叶醇酯、柠檬烯、α-蒎烯等是日本紫藤鲜花的主要香气成分. 王琦 王丹 张汝民 高岩关键词:植物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2种园林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分析及其层次分析法评价 为探究江浙地区应用的园林植物所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从科属角度对江浙地区应用的21种木本植物叶... 王琦关键词:园林植物 挥发性有机物 层次分析法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恒温条件下采收时机对铁皮石斛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为揭示铁皮石斛多糖积累的规律,明确采收时机对铁皮石斛多糖的影响,该研究在组培室恒温条件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预培养铁皮石斛D21无性系小苗至1 cm左右,然后转接培养2~5个月后采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UPLC分析单糖组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多糖及其关键组分甘露糖的含量与培养月龄呈正相关,但各种培养月龄多糖含量均在5—6月份具有峰值,并与大田种植条件下的趋势吻合,表明即使在组培室恒定条件下,采收季节仍然显著影响多糖及其组分的含量,这种植物内在调控的多糖积累动态变化趋势可能与铁皮石斛固有的感知四季变化的生命节律有关。 王琦 刘京晶 斯金平 朱玉球 秦朗 张菊玲关键词:铁皮石斛 采收季节 多糖 单糖 究竟森林树木能否通过释放诱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补偿胁迫造成的生长损失? 植物会产生各种各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下它们产生化合物的数量会增加。因为生命跨度长、规格大,树木产生的生物成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数量高于其他植物。曾经在细胞和树木生理方面有过报道,诱导挥发性... 王琦关键词:食草动物 异戊二烯 植物防御 萜类化合物 湘西州细叶楠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经典样地法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细叶楠(Phoebe hui Cheng ex Yang)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属的分布区类型、生活型、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以及乔木层优势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植物90科176属243种,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且木本植物较多;该群落中含单种植物的科和属均较多,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44.44%和74.43%,说明该群落的植物分布比较随机。该群落属的分布区类型复杂,共有13个分布型和10个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最多,说明该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性质。该群落植物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1.73%),地面芽植物次之,说明该群落所处地区温热多湿、严冬期较长。该群落垂直结构分明,可划分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其中乔木层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层;该群落灌木层、草本层和乔木层的种类数分别为126、95和37种,其中灌木层种类最丰富、乔木层种类最少。在该群落乔木层中细叶楠具有明显优势,株数最多(509株)、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均最大(分别为30.594 0 m2·hm-2和51.94%),平均胸径也较大(28.19 cm)。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包括Jsw和Jsi)均为灌木层最大、乔木层最小。该群落中的木本植物以Ⅱ级幼树和Ⅰ级幼苗为主,说明该群落处于正常生长状态;该群落中细叶楠的径级结构以Ⅳ级中树和Ⅴ级大树为主,二者共占81.82%,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仅占6.53%,说明此细叶楠种群处于成熟阶段,其种群更新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调查结果,对该群落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马俊伟 李因刚 柳新红 王琦 何云核关键词:天然次生林 群落特征 物种组成 分布区类型 径级结构 7种槭树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讨槭树Acer spp.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组分,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法对苦茶槭A.ginnala,鸡爪槭A.palmatum,三角槭A.buergerianum,樟叶槭A.cinnamomifolium,羊角槭A.yangjuechi,毛脉槭A.pubinerve和青榨槭A.davidii等7种植物释放VOCs进行收集,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释放VOCs种类与相对含量差异明显。苦茶槭和青榨槭分别释放17种和20种成分,以酯类、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相对含量较多的有乙酸叶醇酯、癸醛、(Z)-3-己烯-1-醇和壬醛;鸡爪槭、三角槭和毛脉槭分别释放15种、19种和23种成分,以萜类、酯类和醛类物质为主,相对含量较多的为罗勒烯、乙酸叶醇酯、癸醛、长叶烯和壬醛;樟叶槭释放24种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较多的有罗勒烯、α-蒎烯、3-蒈烯、β-蒎烯和松油烯;羊角槭释放25种成分,以萜类、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相对含量较多的有癸醛、长叶烯、2-乙基-1-己醇、石竹烯和壬醛。以上7种槭树均可作为保健型园林植物材料。 王琦 刘华红 王彬 张汝民 高岩关键词:植物学 槭树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