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留根

作品数:64 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2篇吞咽
  • 18篇吞咽障碍
  • 18篇卒中
  • 17篇脑卒中
  • 12篇营养
  • 12篇食管
  • 9篇卒中后
  • 9篇经口
  • 9篇管饲
  • 8篇星状神经节
  • 8篇星状神经节阻...
  • 8篇营养状况
  • 8篇神经节
  • 8篇神经节阻滞
  • 8篇脑卒中后
  • 6篇气管
  • 6篇口腔
  • 6篇管饲法
  • 5篇食道
  • 5篇吞咽障碍患者

机构

  • 38篇郑州大学第一...
  • 31篇郑州大学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滑县人民医院
  • 1篇广汉市人民医...

作者

  • 64篇王留根
  • 51篇曾西
  • 24篇李和平
  • 15篇关晓波
  • 15篇李和平
  • 9篇王德军
  • 9篇范杰诚
  • 5篇付伟锋
  • 5篇王辉
  • 5篇赵晓乐
  • 4篇宋波
  • 4篇赵幸娜
  • 4篇刘慧丽
  • 3篇崔喜梅
  • 3篇李小云
  • 3篇曾静
  • 2篇张佳
  • 2篇张琪
  • 2篇张琳
  • 2篇邢政伟

传媒

  • 20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2011年第...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口服,观察组则辅以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大膀胱内压、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其最大膀胱内压均显著降低(P<0.05),膀胱容量均显著增加(P<0.05),残余尿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其最大膀胱内压[(10.3±1.2)cmH_(2)O]及膀胱容量[(321.6±4.4)ml]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的最大膀胱内压及膀胱容量,且不影响残余尿量。
于怡婷李和平李一兰翠霞张琼帅张舒静王留根
关键词:脊髓损伤逼尿肌过度活动肉毒毒素超声引导
一种口腔营养饲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营养饲管。口腔营养饲管,包括一端用于插入病人食道、另一端设有针管接头的硅胶管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模块和设置在硅胶管插入端的、用于采集所插入管道中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传感器...
曾西王留根李和平关晓波张琪
文献传递
脑卒中失能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失能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失能患者373例,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271例)和对照组(102例),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相关因素对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271例患者(72.7%)发生营养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吞咽困难、是否肺部感染、失能评分、进食方式可能与发生营养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肺部感染、吞咽困难、摄入总量少、Barthel指数分值低是脑卒中失能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鼻胃管管饲法(NGT)辅助进食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远高于应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辅助进食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Barthel指数联合吞咽困难预测营养不良能力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2.5%。结论脑卒中失能患者年龄、肺部感染、吞咽困难、进食途径、摄入总量、失能评分是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Barthel指数联合吞咽困难对是否发生营养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蔡昂李一王留根李和平曾西
关键词:脑卒中失能营养不良吞咽困难
“曾氏口腔营养管”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状况改善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曾氏口腔营养管”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营养状况改善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配合“曾氏口腔营养管”给予营养...
曾西王德车王留根
关键词:吞咽障碍营养状况脑卒中
文献传递
运动疗法联合针刀在不可复关节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针刀在不可复关节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2,组均在接受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健康指导及运动疗法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最大张口度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2组治疗前后咀嚼时疼痛及最大张口度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改善不可复关节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及张口受限方面疗效肯定,运动疗法联合针刀治疗较单运动疗法效果更好.
王留根王健范杰诚李和平曾西
关键词:针刀运动疗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25例。对比入选脑卒中患者及其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与入选脑卒中患者整体比较,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66.3% vs 52.0%, P<0.05)。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的真性球麻痹患者在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肺部感染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感染、高NIHSS评分、低血红蛋白水平为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3项指标建立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发现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95%CI:0.778-0.943, P<0.05),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828,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校准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论:在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高NIHSS评分、低血红蛋白水平是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管理。
刘莲莲张芳权曾西李一王留根张舒静李和平
关键词:脑卒中真性球麻痹营养不良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发生率越来越高,美国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2%-4%,男性多于女性,我国发病率香港地区占4.1%,上海市3.62%,长春市为4.81%;OSAS患者夜间睡眠时反复出现间断性呼吸暂停可引起机体缺氧,
王留根江泽李和平关晓波李小云曾西罗逊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效观察OSAS患者机体缺氧夜间睡眠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IOE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NGT)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24 h和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身体质量指数、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与组内入院24 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身体质量指数、洼田饮水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15 d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33.79±0.81)g/L]、身体质量指数[(21.09±0.59)kg/m^(2)]、洼田饮水评分[(1.53±0.43)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22.04±2.87)分]、吞咽造影检查结果评分[(8.69±1.20)分]、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51.25±6.78)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42±1.2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留置NGT,IOE更能改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曾泓辑吴军发张芳权郭莉曾西王留根
关键词:脑卒中真性球麻痹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营养状况、气切套管拔管率、肺部感染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分为IOE组(65例)和鼻胃管管饲(NGT)组(61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综合康复干预(包括偏瘫肢体训练、吞咽训练、肺功能训练等);IOE组、NGT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IOE或NGT营养支持。于入科时、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具体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身高指数(CHI)、气切套管拔管率及带管时间、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4周后IOE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气切套管拔管率(90.76%)和带管时间[(15.96±3.86)d]、CPIS评分[(3.00±1.69)分]、NIHSS评分[(11.86±4.08)分]及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NGT组水平(P<0.05)。结论IOE营养支持较NGT营养支持能更有效改善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尽早安全地拔除气切套管,加速康复进程。
王丹阳王留根杨俊锋李和平曾西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
口腔营养饲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腔插入食道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的口腔营养饲管。口腔营养饲管,包括一端用于插入病人食道、另一端设有针管接头的硅胶管,以及使用时插入所述硅胶管中以提高硅胶管刚度、在硅胶管从口腔进入食道后又可抽出的加强引...
曾西王留根于洋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