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成科

作品数:52 被引量:522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11篇水稻
  • 9篇山茱萸
  • 9篇种子
  • 9篇茱萸
  • 6篇种质
  • 5篇黄芩
  • 5篇基因
  • 5篇GC-MS分...
  • 4篇选育
  • 4篇杂交
  • 4篇植物
  • 4篇色谱
  • 4篇种质资源
  • 4篇相色谱
  • 4篇C值
  • 4篇ISSR
  • 4篇MAXENT
  • 3篇诱变
  • 3篇杂交稻
  • 3篇栽培

机构

  • 3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西北濒危药材...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陇东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陕西今正药业...

作者

  • 50篇白成科
  • 17篇李桂双
  • 14篇段俊
  • 7篇彭长连
  • 7篇曹博
  • 6篇王喆之
  • 5篇翁克难
  • 4篇郑鹏
  • 4篇陈建通
  • 4篇徐世平
  • 3篇关锰
  • 3篇张琳琳
  • 3篇梁承邺
  • 3篇文苗苗
  • 3篇张龙进
  • 3篇于凤
  • 2篇刘曙东
  • 2篇崔浪军
  • 2篇王娟娟
  • 2篇张志勤

传媒

  • 5篇种子
  • 5篇植物研究
  • 4篇高压物理学报
  • 4篇中药材
  • 3篇中学生物教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杂交水稻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芩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9
2012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野生或栽培居群共147份黄芩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和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485条清晰的条带,其中466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0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44 4和0.388 9,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93 8和1.383 9,遗传分化指数Gst=0.122 3,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分别为0.951 5和0.050 1,说明收集的黄芩种质资源在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分子聚类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种质并没有按照收集来源完全聚类,可能与种质不同起源或民间栽培引种有关。在DNA分子水平揭示黄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将为进一步黄芩种质资源评价、保存和新品种选育等利用提供依据。
文苗苗李桂双张龙进郑鹏白成科
关键词:黄芩种质资源ISSR聚类分析
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黄芩核心种质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构建黄芩核心种质。方法: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不同来源地的40份黄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最小遗传距离逐步抽样法构建了核心种质资源。结果:筛选出的15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24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7.1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5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19,等位基因数(NA)为1.964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617,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中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4~0.80之间,除个别种质外,40个种质聚类结果与地区来源有较高的一致性。随着抽取种质数目的减少,多态性比率降低明显,但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变化较小,Nei′s遗传多样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还有所增加;抽样3构建的核心种质最具代表性,抽样数是抽样前的30%左右,多态位点比率是抽样前的96.8%,Nei′s遗传多样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等参数还有所增加。结论: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黄芩核心种质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作为进一步构建黄芩核心种质库的方法。
白成科文苗苗于凤李桂双
关键词:黄芩ISSR核心种质
基于Maxent和ArcGIS预测川贝母潜在分布及适宜性评价被引量:58
2014年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鳞茎为名贵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野生资源几近枯竭。本文结合川贝母108个地理分布记录和16项环境因子,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9.3),预测了川贝母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适生等级。结果显示,川贝母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的西南、云南的西北和西藏的东南等地区,贵州的西北和甘肃的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分布。其中,川贝母最适宜分布区集中在四川(凉山和阿坝)、云南(楚雄、大理和迪庆)和西藏(林芝、山南和日喀则)等地区(适生指数〉0.5)。等温性(模拟贡献率,20.2%)、年均降水量(16.6%)、海拔(14.3%)、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14.2%)、1月最低气温(10.9%)和土壤pH值(7.9%)是影响川贝母分布最主要的6个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川贝母最适宜生长在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的高原或山区,海拔2500-3500 m、年均降水量为850-950 mm、1月份最低温度在-3.5-4.7℃和土壤偏酸性(pH=6.66)是川贝母最适宜生长的生态位参数。上述研究结果对于适生区开展川贝母野生抚育和种植区划及标准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娟娟曹博白成科张琳琳车乐
关键词:川贝母最大熵模型种植区划
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31
2007年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木通科植物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从猫儿屎种子油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4.67%(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2.63%,不饱和脂肪酸占82.04%),主要成分为9-十六烯酸(47.22%)、9-油酸(27.13%)、棕榈酸(10.75%)、亚油酸(7.47%)和硬脂酸(1.61%)。从三叶木通种子油中鉴定出10种脂肪酸,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9.75%(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3.39%,不饱和脂肪酸占76.36%),主要成分为11-油酸(47.63%)、亚油酸(27.05%)、棕榈酸(20.14%)、16-甲基-十七烷酸(3.03%)和8-油酸(1.07%)。结果表明,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在食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白成科
关键词:三叶木通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
高产优质山茱萸新品种“石磙枣1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山茱萸新品种。方法:在山茱萸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优中选优"和快速嫁接繁殖的方法选育山茱萸新品种。结果:最终筛选出丰产、优质、果粒大、熟色好、抗性强和有效成分高的山茱萸新品种"石磙枣1号"。该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形似石磙,果色大红;果实大,单果纵径约19.10mm,横径10.20 mm,平均鲜百粒重156.0 g,单株平均产量23.2 kg;出肉率(鲜)高达82.4%,出药率达22.97%;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高达1.135%、0.173%和0.077%,均高于其它品系。10月上旬果实成熟,抗性强,无明显病虫害。该品种春秋季采用芽接或劈接法嫁接成活后移栽,或通过高接换头的方法替换现有的品种,适宜在陕西南部及生态环境相似地区栽植推广。结论:"石磙枣1号"属于高产优质新品种。
白成科王喆之郑鹏张志勤关锰刘晓峰
关键词:山茱萸嫁接栽培
高静水压处理对四倍体和转基因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对四倍体水稻、转基因水稻及其二倍体、未转基因水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静水压力处理,结果表明,与其二倍体和未转基因水稻相比,四倍体和转基因水稻的发芽率显著降低,生长受抑程度明显增加,同时转基因材料高压处理当代突变频率明显提高。这些结果说明,染色体加倍和外源基因的导入,可能与种子的耐压性降低和突变频率提高有关。
白成科段俊
关键词:四倍体转基因水稻发芽率诱变
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
2020年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重要概念。“光合作用”一节中,学生对于叶绿体的来源、分布与光合作用的功能,存在界定不清和把握不准的问题。通过查阅中学生物学教材、大学教材和相关期刊原始科研论文等资料,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利用科学史、学科概念、拓展概念和设置情境4种策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
张婷婷白成科
关键词:光合作用叶绿体科学史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学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国内主流教材,并结合陇东学院附属中学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构建了"档案追踪—分层施教—多面评价"的高中生物学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韩琳白成科
关键词:分层施教生物学教学
高静水压诱导水稻产生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以78 MPa高静水压力处理已浸泡10 h的水稻(Oryza sativaL.)粤香占、粤丰占和测64种子12 h,成苗后移栽至大田,对其处理当代和后代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当代中,粤香占、粤丰占和测64的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2%、1.2%和17.0%,且测64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测64处理的生育期延长10 d,而粤香占和粤丰占则分别早熟5 d和2 d。在处理的当代和后代中出现了可遗传的突变体,突变性状中既有质量性状也有数量性状,其中紫色叶鞘和穗下节伸长属于质量性状突变,株高、粒长和穗粒数等属于数量性状突变。突变频率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表现为:测64>粤丰占>粤香占。通过4年6代的筛选,共获得近100份包括叶、茎、穗、粒、育性和生育期等性状发生明显变异的突变体,已稳定的突变株系22个,其中7个突变株系的综合性状明显较对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桂双白成科段俊彭长连
关键词:水稻突变
山茱萸种质资源数量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对从全国收集的75份山茱萸种质资源,从叶长、叶宽、果实横径、果实纵径、鲜果百粒重、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枣皮灰分、枣皮水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马钱素含量等表型性状,分析其变异系数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75份山茱萸种质资源在叶长、叶宽、鲜果百粒重、种子千粒重、枣皮灰分和马钱素含量等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均高于10%,说明这些性状变化范围较大,个体间性状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种子含水量、枣皮水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说明这些性状变异较小,表型性状比较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与鲜果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0.396和0.312,P<0.01),说明果实纵横径是影响果实重量的关键因素;水溶性浸出物大小与果实横径(0.481,P<0.01)、果实纵径(0.280,P<0.05)、马钱素含量(0.372,P<0.01)呈现显著性正相关,表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高低与山茱萸有效成分马钱素含量和果实大小及形状密切正相关,这将为种质的筛选、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张龙进李桂双白成科文苗苗张志勤
关键词:山茱萸数量性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