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闯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药物
  • 1篇性药
  • 1篇药物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性
  • 1篇噪声性聋
  • 1篇听力损害
  • 1篇频带
  • 1篇外毛细胞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耳蜗
  • 1篇毛细胞
  • 1篇宽频
  • 1篇宽频带
  • 1篇耳毒
  • 1篇耳毒性
  • 1篇耳毒性药物
  • 1篇耳蜗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姜学钧
  • 2篇石闯
  • 2篇柳柯
  • 2篇杨仕明
  • 2篇施磊
  • 1篇王小宇
  • 1篇赵宁

传媒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耳毒性药物对小鼠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庆大霉素对小鼠外毛细胞马达蛋白prestin的影响以及和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鼠龄为5周的C57BL/6J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次,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实验期间,分别在第4d,7d和第14d时检测受试小鼠的ABR(Click)以观察耳毒性药物对小鼠听功能的影响,并以未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的小鼠(0d)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观察小鼠耳蜗基底膜铺片标本上prestin表达变化,并采用比较荧光强度的方法定量分析prestin在各组之间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听功能检测显示,实验组小鼠听力在第4d时开始下降,到第7d时下降达到峰值(P<0.01),14d时较第7d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prestin在外毛细胞表达量在第4d开始上调,表现为圆环状的绿色荧光变得模糊,第7d时圆环的形状已经变得不规则并且多带有比较长的尾迹,而prestin表达量达到了最高水平(P<0.01),第14d时表达量和第7d相比有所降低(P<0.05),但是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持续暴露导致prestin过表达,与小鼠的听力损害过程存在一致性,提示prestin过表达可能参与致聋过程。
赵宁柳柯杨仕明王小宇石闯施磊姜学钧
关键词: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小鼠
宽频带白噪声适度暴露对小鼠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成年C57小鼠进行单次2小时的暴露,观察该种噪声对小鼠听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5-6周龄ABR听阈正常的C57小鼠(每组5-7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分别为:噪声暴露后即刻(P0)、1天(P1)、3天(P3)、7天(P7)、14天(P14)。实验组小鼠于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环境下暴露2h,本实验采用噪声暴露前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只实验小鼠分别于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各时间点进行ABR阈值检测以评估听力受损情况,实验采用统计噪声暴露前、后各时间点小鼠ABR差值(阈移)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噪声暴露后即刻,小鼠各频率的ABR阈移均为最大值(P〈0.01):Click(11.92±7.51dB)、4kHz(11.92±5.60dB)、8kHz(12.31±5.99dB)、16kHz (21.54±8.75dB)、32kHz(20.00±8.90dB),且在各个频率的阈移中,以16kHz及32kHz处的高频听力损失最严重,明显高于Click、4kHz及8kHz处的阈移(P〈0.05)。脱离噪声环境24小时后各频率的ABR阈移开始下降,2周以后,小鼠各频率ABR阈值均完全恢复至暴露前水平(P〉0.05):Click(1.11±6.01dB)、4kHz(1.11±3.33dB)、8kHz(1.11±4.17dB)、16kHz (1.67±4.33)、32kHz(2.78±4.41)。结论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单次有限暴露可以造成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害。在频率分布上,高频区域的听力损害更为明显。同时,本研究表明,这种噪声下小鼠听力损害可以表现自我主动恢复的特征。
石闯柳柯杨仕明姜学钧施磊
关键词:C57B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