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娥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泮托拉唑两周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两周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经胃镜证实为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 ,随机入选泮托拉唑 (A组 )与奥美拉唑 (B组 )治疗组 ,每组 5 0例。A与B两组分别被给予泮托拉唑 4 0mgqd× 14d及奥美拉唑 2 0mgqd× 14d ,如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再加克拉霉素 2 5 0mgbid× 7d和替硝唑 5 0 0mgbid× 7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与B组总疗效分别为 93.6 %及 97.8% ,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组两周治疗疼痛总有效率 (93.6 % )与B组 (97.8% )相似 ;Hp根除率A组 (88.2 % )和B组 (85 .7%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每组各有 10例复查胃镜 ,糜烂消失各为 7例和 8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 ,对慢性胃炎伴糜烂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季峰秦玉娥单国栋王群燕厉有名
-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 茶多酚抗大鼠肝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茶多酚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5组 ,对其中 4组的每只大鼠酒精灌胃形成酒精性肝纤维化 ,其中 3组大鼠每天同时分别以不用剂量茶多酚灌胃 ;另设对照组。在 2 4周时观察分析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病理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测定大鼠的血清抗脂质过氧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 :经茶多酚干预的各组酒精灌胃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较单纯酒精组轻 ;抗脂质过氧化、血清内毒素指标较单纯酒精灌胃组大鼠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茶多酚有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过多的过氧化脂质及降低内毒素水平有关。
- 张幸国虞朝辉秦玉娥张宇陈韶华厉有名
- 关键词:茶多酚肝纤维化药理
- 施维舒预防NSAIDs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 目的以 NSAIDs 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为对象,采用施维舒与空白对照进行随机试验,观察施维舒预防 NSAIDs 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施维舒试验组(施维舒片:50...
- 季峰韩咏梅秦玉娥陈岳亮宁建文厉有名
- 文献传递
- 超重或肥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分析超重或肥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符合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版》中的超重或肥胖诊断标...
- 董凤芹秦玉娥叶丹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难治性心衰24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难治性心衰病例 2 4例 ,采用倍他乐克(6 .2 5~ 2 5 )mg·Bid治疗 2~ 4周 ,按设定标准计算有效率 ,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室率、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 (SV)、射血分数 (EF)、心胸比率、尿素氮 (BUN)的差异。结果 2 4例中有 2 2例纳入统计范围。经 1疗程后显效 8例 ,有效 10例 ,总有效率 81.8% ;无效 4例 ,占 18.2 %。患者治疗后的平均静息心室率、MAP、SV、EF、心胸比率、BUN较治疗前均有较显著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 李凤洁秦玉娥
- 关键词:倍他乐克慢性心力衰竭
- 施维舒预防NSAIDs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 施维舒是萜烯类的衍生物,通用名替普瑞酮,分子式为C23H38O,分子量为330.55。施维舒能增加粘液合成,保护胃粘膜,预防攻击因子如胃酸、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酒精等对胃粘膜的损害;具有修复胃炎、胃溃疡引起粘...
- 季峰韩咏梅秦玉娥陈岳亮宁建文厉有名
- 文献传递
- 浙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在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
- 目的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且提出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如何提升浙大一院健康管理学科的内涵和水准是我院健康管理从业人员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总结我中心进行健康管理...
- 蒋建文沈超袁笑萍鲍声华邵敏邱立红秦玉娥方燮韵王秀芳刘忠
- 肠化生和肠型胃癌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肠化生及肠型胃癌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肠化生和肠型胃癌的关系以及影响肠化生的因素。方法收集1998~2003年间行胃镜检查的病例共14766人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重度肠化生和肠型胃癌检出年龄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型胃癌的检出年龄以胃角最小,与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胃窦、胃体、胃底和贲门癌之间年龄无显著性差异;肠型胃癌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44%和1.18%,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重度肠化生检出率分别为5.46%和5.17%,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中度和重度肠化生的胃窦粘膜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44%和35.80%,较无肠化生和轻度肠化生病例高(30.19%);肠化生程度和粘膜萎缩程度相关。结论肠化生在年龄上早于肠型胃癌出现,肠化生与肠型胃癌性别上的分布不一致;中重度肠化生和HP感染有关;肠化生程度和萎缩程度相关。
- 秦玉娥单国栋季峰
- 关键词:肠化生肠型胃癌幽门螺杆菌
-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单国栋秦玉娥季峰
- 关键词: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特异性活动度
- 肠化生和肠型胃癌内镜分析
- 目的 进一步探讨肠化生与HP、肠化生程度和粘膜萎缩程度之间关系,同时从年龄、部位、性别等方面探讨肠化生和肠型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2002年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部分病例共14766人次,肠化生和萎缩程度诊断依据悉...
- 秦玉娥
- 关键词:肠化生幽门螺杆菌肠型胃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