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毓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血管
  • 11篇视网膜
  • 11篇网膜
  • 9篇手术
  • 8篇断层扫描
  • 6篇光学相干
  • 5篇眼底
  • 5篇相干断层扫描
  • 5篇内镜
  • 5篇光学相干断层
  • 5篇光学相干断层...
  • 4篇血压
  • 4篇原发性
  • 4篇视神经
  • 4篇视网膜血管
  • 4篇角膜
  • 4篇高血压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神经管
  • 3篇视神经管

机构

  • 38篇衢州市人民医...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40篇童毓华
  • 9篇毛思红
  • 7篇邓文香
  • 4篇吴文灿
  • 4篇姜方正
  • 4篇陈国海
  • 3篇吕同府
  • 3篇徐少君
  • 3篇陈雪飞
  • 3篇马进
  • 2篇李爱莲
  • 2篇程科云
  • 2篇詹海静
  • 1篇刘春雅
  • 1篇熊俊峰
  • 1篇周妮萍
  • 1篇陈宝珍
  • 1篇俎德玲
  • 1篇许健
  • 1篇余洁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伴黄斑裂孔及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小儿牵牛花综合征被引量:4
2013年
少数牵牛花综合征患者可合并视网膜脱离,此类视网膜脱离一般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常位于异常视盘区内或视盘边缘,多为难以辨别的小裂孔。对伴有黄斑裂孔及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牵牛花综合征手术治疗,文献报道不多。我们总结分析了一组伴黄斑裂孔及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牵牛花综合征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童毓华马进张怡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视网膜脱离外科学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护理的重点,探讨术后长期随访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行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1年视功能的改变。结果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视力、视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视力从术前(2.5±2.1)提高到(3.4±1.9),平均提高(0.9±0.9),差异有显著意义(t=2.70,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妮萍童毓华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病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护理
子痫前期患者眼底血管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特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涉及全身多系统器官。其基本病理生理尚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与长期胎盘灌注不足造成的全身小血管痉挛有关。眼底血管是活体状态下全身唯一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反映了全身血管状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观察眼底血管的改变对评估PE临床风险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对PE患者的眼底血管结构变化进行了综述,涵盖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结果,以期对PE的早期诊疗提供帮助。
何心怡童毓华
关键词:子痫前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LPI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的并发症研究进展
2022年
青光眼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例是由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引起的。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被认为预防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房角关闭及治疗PACG患者反复发作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LPI激光治疗所带来的眼部并发症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如一过性眼压升高、前葡萄膜炎、虹膜出血、角膜内皮细胞损害、晶状体损伤、角膜水肿、眩光、复视和视网膜损伤等,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激光虹膜切除术的关键。
卢洁仪汪家鹏童毓华
关键词:激光虹膜切开术原发性房角关闭并发症角膜内皮损伤
翼状胬肉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撕离术组:53例(53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切除术组:32例(32眼)用单纯刀具切除头部。两组均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6—24月。结果撕离术组与切除术组的角膜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3天和5天,复发率分别为5.66%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920,P〈0.005)。结论胬肉头部撕离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短,胬肉复发率低。
毛思红邓文香童毓华吕同府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
SD-OCT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改变在预测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探讨其对高血压病靶器官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诊为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0例(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亚组及高血压非冠心病亚组;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亚组及左心室非肥厚亚组。另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无创眼底检查,观察两组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并测量视网膜动脉内径(RALD)、视网膜静脉内径(RVLD)及相应动静脉内径比值(AVR)。比较各组对象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眼底动脉硬化发生率89.23%(116例),高于对照组的10.00%(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亚组及高血压非冠心病亚组RALD、AVR均小于对照组[(99.36±10.29)、(105.04±11.62)μm比(114.00±11.5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肥厚亚组及左心室非肥厚亚组RALD、AVR均小于对照组[(102.09±16.71)、(106.00±14.96)μm比(127.57±14.2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D-OCT能较好地反映视网膜大血管腔内径变化,在预测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程科云柴东剑王娇童毓华詹海静陈宝珍
关键词:高血压病冠心病眼底动脉硬化
CT三维重建和导航下内镜视神经管减压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CT三维重建和导航下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实验研究。对8例(16侧)成人湿性尸头视神经管及其重要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和测量,比较分析内镜下CT三维重建和导航定位的视神经管结构与实体解剖下视神经管结构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内镜下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和视神经一颈内动脉隐窝出现率分别为62.5%、75%和75%,与实体解剖结果完全吻合。内镜下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到鼻小柱基底前缘的距离为(71.19±4.00)mm、视神经管颅口内壁中点到鼻小柱基底前缘的距离为(79.69±3.65)mm、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为(10.00±1.71)mm、视神经管眶口直径为(4.46±0.56)mm、视神经管颅口直径为(4.71±0.42)mm,与实体解剖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三维重建和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视神经管,为安全有效的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提供保障。
童毓华吴文灿姜方正陈国海
关键词:内镜视神经管视神经管减压术解剖学
视网膜血管管腔生物学测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眼底照相的对比研究
<正>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中的容积扫描方式对视网膜血管生物测量的准确性,并与眼底照相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应用SD-OCT中的容积扫描模式对正常志愿者的视网膜血管进行扫描测量。散瞳后...
童毓华朱铁培詹海静马进
文献传递
79例农药克螨特致眼损害院前处理分析
2005年
毛思红童毓华邓文香吕同府
关键词:农药克螨特眼损害院前处理皮质激素
下泪小管断裂手术改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准确地寻找深部下泪小管内侧断端的方法。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9年6月到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深部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治疗组通过上抬泪囊找断端10例;对照组为显微镜直视下找断端10例。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断端与下泪小点距离、寻找断端时间和治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断端与下泪小点距离、治愈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寻找断端时间为(7.70±1.64)min,对照组为(19.6±4.01)min,治疗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探针上抬泪囊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深部下泪小管内侧断端。
童毓华毛思红
关键词:鼻泪管泪道探针泪小管断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