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雅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1977年豫东考古纪要被引量:28
- 1981年
- 商丘地处豫东平原,傍临黄河故道,北、东、南三面分别与山东、安徽接壤。史籍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汤始居亳"。有人认为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的国家——商王朝即发韧于此。因为历史上商丘一带屡遭河害,黄水多次浸漫,不少地方堆积着很厚的淤沙,长期以来。
- 赵芝荃王子超缪雅娟
- 关键词:龙山文化古文化遗址泥质黄河故道文化遗物考古
- 东亚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铁器研究——《中国古代の铁器研究》评介
- 2011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白云翔研究员所著《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中文版原著《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16开本,414页),由日本爱媛大学东亚古代铁文化研究中心佐佐木正治博士翻译,以《中国古代の铁器研究》为日文版书名,于2009年2月由日本同成社在日本出版发行。
- 缪雅娟
- 关键词:铁器考古学研究先秦两汉
- 读《虞夏时期的中原》
- 2002年
-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灿烂辉煌,历史连绵不断,但在20世纪以前,人们对中国上古历史的了解只能依靠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史料,从而对中国远古历史的认识被蒙上了一层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色彩。虞夏时期这段历史。
- 缪雅娟
- 关键词:传说考古学
- 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
- 1999年
- 中国文明起源是世界性的大课题 ,长期以来备受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关注。从考古学研究角度剖析 ,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历程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代表了中国文明起源探索从初始至深入的全过程。礼制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特征。但与世界文明比较 ,中国文明还有其更重要 ,更具内涵的特征 ,那就是血缘集团的长期存在及在中国文明形成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夏商周时期建立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前提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国家。这一特征不仅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界定的西方国家特征存在明显不同 ,而且也是维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连绵不断的重要因素。关于原始社会末期夏部族崛起的原因 ,目前学术界论述颇多 ,笔者认为若按恩格斯“两种生产”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论断 ,夏部落崛起的根本原因当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 。
- 缪雅娟
- 关键词:中国文明
- “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会·2002”在京召开
- 2003年
- 缪雅娟
- 关键词:考古工作考古发现文物保护
- “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报告会·2001”在京举行
- 2002年
- 缪雅娟
-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
- 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思考被引量:10
- 2004年
- 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 ,在诸多考古学文化竞相走向文明的过程中 ,以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王朝文明的首先形成 ,应和历史上记载的洪水问题密切相关。中国文明在其形成的最后阶段 ,社会矛盾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为族群矛盾的不可调和 ,究其原因 ,当和中国文明的本质特征即血缘关系的长期存在及在中国文明形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关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明这一显著特征 ,就不能从本质上揭示中国文明形成道路的独特性。
- 缪雅娟
- 关键词:中国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