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芬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叶枯病
  • 3篇抗白叶枯病
  • 3篇枯病
  • 3篇白叶枯
  • 3篇白叶枯病
  • 2篇育种
  • 2篇水稻
  • 2篇水稻抗白叶枯...
  • 2篇分子标记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育种群体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稻组合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抗白叶枯病基...
  • 1篇花培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罗小芬
  • 2篇刘丕庆
  • 2篇杨培忠
  • 2篇卢升安
  • 2篇彭懿紫
  • 1篇王春连
  • 1篇章琦
  • 1篇莫永生
  • 1篇李柳娟
  • 1篇赵开军
  • 1篇邓椋爻

传媒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稻抗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微卫星标记RM206在育种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RM206是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应用该标记对含有Xa23基因的品种386(CBB23)、优良育种材料384、385和387,杂交种F1、F2及回交群体BC1、BC2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RM206的PCR扩增产物在4个亲本材料之间的多态性较好,这种多态性能在杂交后代群体F1、F2及回交群体BC1、BC2中得到保持,RM206扩增产物的显隐性带型之间的比率在杂交后代群体F1、F2及回交群体BC1、BC2中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RM206标记在各育种群体中未出现偏分离现象。
罗小芬邓椋爻刘丕庆彭懿紫杨培忠卢升安赵开军王春连章琦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
广西杂交稻组合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推广面积较大的45份三系杂交稻组合的Xa-4基因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33份(73.3%)材料含有Xa-4纯合基因,9份(20%)材料含有Xa-4杂合基因。在广西杂交水稻育种中应注意避免抗性基因单一化。
李柳娟罗小芬刘丕庆彭懿紫杨培忠卢升安莫永生
关键词:白叶枯病分子标记
水稻抗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花培
本研究运用与抗水稻白叶枯病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亲本386,384、385、387以及/(384×386/)、/(385×386/)、/(387×386/)三个杂交组合的F1、F2、F3、F4、BC...
罗小芬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XA23SSR标记花培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