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重组腺病毒pAd-sTGF-β RⅡ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携带TGF-βRⅡ胞外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sTGF-βRⅡ对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室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MI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MI组(生理盐水)、pAd-sTGF-βRⅡ组(pAd-sTGF-βRⅡ病毒上清液)、空载体组(pAdTrack),并另设假手术组。4周后,取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TGF-βRⅡ在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MI组比较,pAd-sTGF-βRⅡ组大鼠心肌组织总Ⅰ、Ⅲ型胶原、MMP-9蛋白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α-SMA阳性细胞数亦明显减少,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pAd-sTGF-βRⅡ组大鼠心肌组织总Ⅰ、Ⅲ型胶原、MMP-9蛋白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pAd-sTGF-βRⅡ干预可改善大鼠MI后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介导的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 张玲玲 刘增长 肖培林 苏立 殷跃辉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防治心房颤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殷跃辉 刘增长 凌智瑜 吴近近 杜华安 苏立 肖培林 范晋奇 陈运清 杨晓渝 兰先斌 龙毅 该项目属于卫生领域.针对中国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常见、危害重大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推测中国房颤患者数接近1000万.房颤易于导致血栓形成和心室率增快,诱发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并严重...关键词: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学生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的满意度,揭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二系及儿科系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就“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展开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统一自制调查表,共设定18个学习满意度相关问题,由问卷星软件分发及收集调查表。采用R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及词频分析。结果调查显示,学生对“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欠佳。词频分析显示,学生问题反映的焦点在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授课太快、整合体现不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学生的满意度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是否主动复习相关(P<0.05)o结论教研室应充分总结“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循环系统疾病》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努力做到课堂讲解清晰,整合基础及临床知识,鼓励学生及时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凌智瑜 陈芸霖 甘春霞 刘晓莉 肖培林 殷跃辉关键词:整合课程 教学改革 问卷调查 心房心肌病临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心房心肌病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是一个诸多临床因素损伤心房致其结构、电生理、功能改变的综合范畴。心房心肌病是发生心房颤动和卒中的心房基质,其与心房纤维化关系密切。早期识别心房心肌病患者并及早地进行综合治疗与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房颤、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综合最新研究文献对心房心肌病相关标志物进行简要阐述。Atrial cardiomyopathy is a new concept put forward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comprehensive category of structure, electrophysiology and function changes caused by many clinical factors. Atrial cardiomyopathy is the atrial matrix in whic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oke occur,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atrial fibrosis.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cardiomyopathy and earl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ok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related markers of atrial cardiomyopathy were briefly described. 王琨 肖培林关键词:心房纤维化 心房颤动 标志物 ACE基因I/D和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入选305例患者,其中房颤患者148例(房颤组),基础疾病与房颤患者匹配的非房颤患者157例(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ACE基因I/Dey 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房颤组ACE基因I/D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841;OR=0.948,95%CI 0.680~1.322,P=0.755),且不同I/D基因型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887,P=0.664)。在男性人群中,ACE2基因A9570G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R=1.631,95%CI 0.880~3.023,P=0.119),但在男性房颤患者中,G基因型的左房前后径及右房横径(分别为40.1±6.4、40.1±5.7mm)明显大于A基因型患者(分别为37.0±4.4、36.5±4.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10);在女性人群中,ACE2基因A9570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286;OR=1.415,95%CI 0.885~2.264,P=0.146),在女性房颤患者中,ACE2基因A9570G不同基因型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924,P=0.432)。结论 ACE基因I/D和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均不明显。但在男性房颤患者中,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中G基因型可能是预测心房增大的一个危险因子。 王亚珠 李瑛 范晋奇 徐艳萍 肖培林 龙毅 凌智瑜 李芝峰 殷跃辉关键词:心房颤动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急诊内科治疗的18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各指标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PR间期、QT间期、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邹立力 肖培林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 急诊治疗 胺碘酮 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5 2019年 自1998年我国设立医学专业学位以来,医学学位分为了"医学专业学位"和"医学科学学位"2种类型。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科研型医学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但除少数学生毕业后能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外,大多数学术型硕士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由于缺乏临床经验,特别是缺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该文就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现状、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凌智瑜 黄斌 肖培林 杜华安 殷跃辉关键词:教学方法 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研究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式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相关标准入选202例汉族人群,其中房颤患者102例,无房颤患者1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和基因测序法检测所有患者的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①2组患者ZFHX3基因rs7193343的CC基因型(P=0.023,OR=0.422,95%CI0.198~0.900)、TT基因型(P=0.024,OR=2.475,95%CI1.106~5.541)及等位基因(P=0.017,OR=1.614,95%CI1.089~2.391)的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房颤患者中,TT基因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CC基因型患者明显高[1.62(0.90~2.90)mg/L∶0.71(0.34~1.09)mg/L,P=0.014],且TT基因型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较CC基因型患者明显增大[(38.2±4.9)mm∶(33.5±4.1)mm,P=0.026;(38.9±6.0)mm∶(33.1±2.6)mm,P=0.003]。结论:在大陆汉族人群中,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房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是房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可通过影响心房肌的结构重构和炎症性改变为房颤的发生、发展提供基质。 王亚珠 李瑛 范晋奇 徐燕萍 陈伟杰 肖培林 凌智瑜 殷跃辉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rs4340和rs434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rs4340和rs434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庆地区4家三甲医院就诊的102例房颤患者及同期住院的无房颤病史患者100例,抽取患者静脉血,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SNP-RFLP)法及基因测序检测ACE基因rs4340和rs4343的基因型。结果房颤组ACE基因rs4340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rs4343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GG+A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AA基因型频率(P<0.001)。II/AA基因型在房颤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而II/AG基因型在房颤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房颤组中rs4340和rs4343各基因型左房前后径与右房横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两位点联合分析发现,携带II/AA基因型房颤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均明显小于其他基因型(P<0.001),同时,携带II/AG基因型房颤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均明显大于其他基因型(P<0.001)。结论 ACE基因rs4343多态性与房颤显著相关,II/AA基因型是房颤发生发展的保护因子,而II/AG基因型是预测房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 王亚珠 李瑛 范晋奇 肖培林 凌智瑜 殷跃辉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心房颤动 较低活化凝血时间下心房颤动消融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017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较低活化凝血时间(ACT)条件下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的安全性及其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整理于我院行射频或冷冻球囊消融术的231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消融术中所测ACT的平均值(以下简称ACT)分为<200 s,200~<250 s和≥250 s 3组,计算并比较各组栓塞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按是否发生出血并发症分为出血并发症组和未出血并发症组,按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发生并发症13例,总发生率为5.6%,<200 s,200~<250 s和≥250 s 3组的总发生率分别为4%、3%和13%,≥250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200~<250 s组(P<0.05)。≥250 s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200~<250 s组(11%vs.1%,P<0.01),3组其他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术耗时(P<0.01,OR=1.025,95%CI:1.007~1.043)、公斤体质量肝素注射量(P<0.01,OR=1.067,95%CI:1.020~1.116)及术中ACT(P<0.01,OR=1.065,95%CI:1.017~1.114)是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将消融术中ACT维持在200~<250 s是相对安全的。手术耗时、公斤体质量肝素注射量及术中ACT是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波 凌智瑜 苏立 杜华安 肖培林 刘增长 殷跃辉关键词:心房颤动 活化凝血时间 消融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