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愉

作品数:29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免疫
  • 7篇抗体
  • 6篇中药
  • 6篇克隆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肿瘤
  • 5篇小鼠
  • 4篇基因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编码基因
  • 3篇人源
  • 3篇人源化
  • 3篇体外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细胞毒
  • 3篇免疫学
  • 3篇免疫治疗

机构

  • 2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篇济南大学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9篇胡愉
  • 27篇何维
  • 11篇张建民
  • 8篇崔莲仙
  • 5篇陈慧
  • 4篇张素梅
  • 4篇聂惠民
  • 4篇张有志
  • 4篇郭阳
  • 4篇郑静
  • 3篇于松涛
  • 2篇王红
  • 2篇刘庆丰
  • 2篇宋卫华
  • 2篇康宁
  • 2篇王准
  • 2篇赵慧
  • 2篇牛海涛
  • 2篇陈娟
  • 2篇张德昌

传媒

  • 6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复方CHPⅡ对PDAPP^(V71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病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 (CHPII)对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HPⅡ对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淀粉样蛋白沉淀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 结果 CHPⅡ治疗组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淀粉样蛋白沉淀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脑复康组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也明显降低。 结论 CHPⅡ能够明显降低PDAPPV71 7I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淀粉样蛋白沉淀 ,降低脑组织内的神经炎症反应。
张建民胡愉王红孔庆利刘庆丰何维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淀粉样蛋白神经炎症
脉炎消注射液的免疫学实验研究
1997年
脉炎消注射液可在体外抑制PHA诱导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直接的毒性杀伤作用,其中受作用的细胞主要为CD19+B细胞和CD4+T细胞;脉炎消注射液还可抑制sRBC免疫小鼠IgM型抗体生成细胞的产生及降低sRBC免疫小鼠的脾脏重量。
初洁秋韩莉何维胡愉
关键词:脉炎消注射液中药品免疫学
mRNA电转抗CD3抗体刺激的PBMC方法的建立
2014年
目的建立信使RNA(mRNA)电转抗CD3抗体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方法,为制备基因修饰CDR3δ移植型γδT淋巴细胞,为肿瘤细胞过继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方法。方法以SpeⅠ内切酶消化重组p GEM4Z/EGFP/A64质粒,回收纯化线性化的重组质粒p GEM4Z/EGFP/A64,体外转录成mRNA;在电转参数为500 V500μs、400 V 500μs或300 V 500μs等不同条件下,转染抗CD3抗体刺激的人PBMC;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台盼蓝染色计算不同电转条件下细胞的存活率,以确定mRNA电转最佳条件。结果 p GEM4Z/EGFP/A64质粒经过SpeⅠ内切酶酶切,获得了线性化的质粒;体外转录得到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mRNA;与其他转染条件相比,在500 V 500μs电转参数下转染EGFP mRNA的PBMC细胞,电转后48 h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较高;与其他转染条件相比,在500 V 500μs电转参数下转染EGFP mRNA的PBMC细胞,电转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高达77%;台盼蓝染色分析不同电转条件下细胞的存活率,在细胞电转48 h后,500 V 500μs参数电转条件下细胞存活率可以达到85%以上。结论电转参数为500 V 500μs的条件可用于电转mRNA于抗CD3抗体扩增的人PBMC,以制备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胡愉赵慧王准何维
关键词:信使R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TCRγ9/δ2-Fc融合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TCRγ9/δ2-Fc融合蛋白技术平台并鉴定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搭桥PCR获得γ9Fc和δ2(OT3)Fc基因片段,构建成pBACp10ph-γ9/δ2(OT3)-Fc重组质粒,与AcNPV昆虫病毒DNA共转染昆虫sf9细胞,表达TCRγ9/δ2-Fc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TCRγ9/δ2-Fc蛋白表达位置;胞内流式细胞仪检测γ9Fc和δ2(OT3)Fc两基因表达效率;蛋白G亲和层析后,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了TCRγ9/δ2-Fc蛋白与SKOV3细胞和MNS蛋白的结合特性。结果成功构建pBACp10ph-γ9/δ2(OT3)-Fc表达载体,经鉴定发现TCRγ9/δ2-Fc蛋白在sf9细胞内表达,但γ9Fc和δ2(OT3)Fc两基因的表达效率有较大差异。纯化得到一定纯度的TCRγ9/δ2-Fc蛋白,并且具有与SKOV3细胞和MNS蛋白结合的特性。结论成功建立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TCRγ9/δ2-Fc融合蛋白的技术平台,表达产物TCRγ9/δ2-Fc可以在体外模拟TCRγδ识别抗原的特性。
郭阳郑静胡愉崔莲仙何维
关键词: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系的功能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病人外周血TCRγδ细胞系在微生物及寄生虫抗原刺激下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方法 以TCRγδ单克隆抗体固相法体外选择性扩增获得7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及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外周血TCRγδ细胞系,平均纯度可达(847±59)%。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以植物血凝素(PHA)、结核分枝杆菌(M.tb)、阴道毛滴虫(TV)、人类6型疱疹病毒(HHV6)刺激24h及48h后,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HHV6刺激组IL2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实验组;M.tb及HHV6的刺激可导致IFNγ的高产量。TNFα的产生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γδT细胞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的产生来影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发展。
李静何维胡愉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外周血
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药组合物
2004年
何维张建民胡愉孙华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中药组合物药物配方远志淫羊藿
小鼠胸腺雄激素受体的定位及其与新分子Rwdd1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胸腺萎缩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AR在小鼠胸腺内的分布;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胸腺细胞增殖,观察睾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AR和Rwdd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R和pcDNA3.1-Rwdd1-V5,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法观察二者之间在细胞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AR广泛分布在胸腺皮质和髓质,且主要定位于胞核。在不同胸腺细胞亚群中均有AR表达,其中以CD4-CD8-(DN)细胞表达水平最高。3种胸腺上皮细胞系中仅皮质来源的427.1细胞系存在AR表达。胸腺细胞中存在功能性AR。AR与Rwdd1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论小鼠胸腺细胞中存在AR的表达,目前尚不能证明AR与Rwdd1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陈岱康宁汤龙刘庆丰胡愉崔莲仙何维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胸腺
一种体外扩增γδT淋巴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扩增γδT淋巴细胞的方法。
何维张素梅于松涛董小黎牛海涛陈娟宋卫华张建民胡愉
文献传递
CHPII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治疗的实验性研究
我们拟通过研究本室自行组方中药复方CHP 11(含熟地、石菖蒲、远志等七味中药)对 AD模型小鼠和PDAPP转基因小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作用,验证其对AD患者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等行为学损伤的治疗作用。同时通过观察CHP...
胡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复方治疗小鼠模型神经病理学行为学
文献传递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对过敏性哮喘豚鼠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26
2000年
采用过敏性哮喘豚鼠模型 ,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内皮素 1(ET 1)作为观测指标 ,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浸膏治疗哮喘的免疫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能够抑制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ET 1及BALF中的TNF α的水平 ;减少TNF α、ET 1的分泌产生 ,可以减轻气道的炎症反应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AHR)。这可能是本方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有志聂惠民张宁何维于松涛胡愉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TNFET-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