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前列腺
  • 5篇前列腺炎
  • 5篇腺炎
  • 4篇治疗慢性前列...
  • 4篇尿道
  • 4篇慢性前列腺
  • 4篇慢性前列腺炎
  • 2篇电切
  • 2篇乳糜尿
  • 2篇肾蒂
  • 2篇肾蒂淋巴管
  • 2篇肾蒂淋巴管结...
  • 2篇肾蒂淋巴管结...
  • 2篇手术
  • 2篇体外
  • 2篇体外高频
  • 2篇体外高频热疗
  • 2篇腔镜手术
  • 2篇热疗
  • 2篇疗法

机构

  • 16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6篇胡晓刚
  • 12篇闵立贵
  • 4篇张建军
  • 3篇贾宏亮
  • 3篇陈文新
  • 3篇巴特巴依尔
  • 3篇李雪青
  • 3篇艾斯卡尔
  • 3篇张宁
  • 2篇宋晓航
  • 1篇高志明
  • 1篇王乾
  • 1篇卢爽
  • 1篇刘佳
  • 1篇张培新
  • 1篇齐飞波
  • 1篇罗勇
  • 1篇南玉奎

传媒

  • 4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按摩尿道加压灌药加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2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A、B二组,A组:尿道加压灌药加体外高频热疗;B组:抗生素加普适泰,二种方法治疗2个月,对比分析二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A、B二组的CPSI平均分值分别减少15.1、12.1;A、B二组的EPS镜检WBC<10/HP者分别为76%、70%;A、B二组细菌转率分别为76.9%、65.2%.结论 尿道加压灌药加体外高频热热疗治疗CP的疗效优于抗生素加普适泰.
闵立贵胡晓刚贾宏亮
关键词:前列腺炎透热疗法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性前列腺炎治疗体会(附8776例报告)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性前列腺炎关系及治疗方法。方法:25200 例病人通过询问病史,直肠指诊,EPS常规镜检(266例进行了EPS细菌培养)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CP)。随机选择无CP的正常健...
闵立贵高志明胡晓刚
关键词:前列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文献传递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种术式的比较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机分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HoLRBT组)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RBT组),每组50例,因失访、临床分期和分级变化更改治疗方案、不耐受手术、术后治疗等原因,最终75例进入本研究,其中HoLRBT组37例,TURBT组3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HOLRBT、TURBT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 min(10~50 min)和20 min(15~45 min),无统计学差异(Z=-1.557,P=0.119);膀胱穿孔发生率[0 vs.10.5%(4/38),Fisher精确检验,P=0.115]、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0.3%(1/37)vs.18.4%(7/38),χ~2=3.351,P=0.067]、术后住院时间[(3.2±0.6)d vs.(3.1±0.5)d,t=0.785,P=0.435]、术后复发率[5.4%(2/37)vs.7.9%(3/38),χ~2=0.000,P=1.000]均无统计学差异。与TURBT组相比,HoLRBT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降低[0 vs.26.3%(10/38),Fisher精确检验,P=0.001]。结论与传统TURBT相比,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张宁艾斯卡尔胡晓刚李雪青巴特巴依尔陈文新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钬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睾丸扭转15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张建军闵立贵胡晓刚
关键词:睾丸扭转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坦索罗辛联合抗生素67例:B组:抗生素66例;c组:抗生素联合普适泰65例,3种方法各治疗2个月,随访1~3年,对比治疗前后3种疗法的疗效。结果A组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平均由治疗前的18.6±3.2减少到治疗后的4.4±2.6,CPSI分值减少14.2,B组和c组的CPSI平均由治疗前的15.3±3.2、15.6±3.3减少到治疗后的7.3±0.1和6.2±2.0,B、C组的CPSI的平均分值分别减少8.0、11.4。经过2个月治疗,A组、B组、c组的前列腺液(EPS)镜检WBC〈10/Hp的患者分别为54例(80.1%),42例(63.3%)和48例(73.8%)。A组、B组、c组细菌培养转阴的患者分别为9例(9/1181.9%),6例(6/1154.4%),7例(7/1163.6%)。A组与B、C二组在治疗前后EPS常规恢复正常和细菌转阴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之间疗效对比,经过方差分析,X2=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抗生素坦索罗辛胶囊治疗CP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二组。结论联合抗生素坦索罗辛胶囊治疗CP疗效满意。
闵立贵卢爽胡晓刚
关键词:前列腺炎抗生素类
前列腺注药、按摩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前列腺注药按摩联合吲哚美辛栓200例:B组:抗生素200例;C组:抗生素联合普适泰(商品名:舍尼通)200例,三种方法各治疗2个月,随访1—3年,对比治疗前后三种疗法的疗效。结果A组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平均由治疗前的19.8±4.8减少到治疗后的5.2±3.2,CPSI分值减少15.2,B组和C组的CPSI平均由治疗前的16.6±3.2、174±3.0减少到治疗后的8.6±3.2和6.2±2.2,B、C组的CPSI的平均分值分别减少8.0、11.0。经过8周治疗,A组、B组、C组的前列腺液(EPS)镜检WBC〈10/Hp的患者分别为95例(88.8%),67例(62%)和79例(79.7%)。A组、B组、C组细菌培养转阴的患者分别为28例(28/34,82.3%),21例(21/34,62.2%),24例(42/62,67.8%)。A组与B、C二组在治疗前后EPS常规恢复正常和细菌转阴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之间疗效对比,经过方差分析,X2=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注药、按摩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CP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二组。结论前列腺注药、按摩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CP疗效满意。
闵立贵胡晓刚宋晓航
关键词:前列腺炎吲哚美辛
59例前列腺癌的诊疗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10万男性人口由20世纪60年代的0.48上升至90年代的2.40。我们对我院2002年1月-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张建军闵立贵胡晓刚
关键词:前列腺癌患者人口老龄化诊疗饮食结构
尿道灌药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女性非淋菌性阴道炎(附188例体会)
目的:观察应用双囊三腔管和单囊双腔管加压灌注药物联合静脉给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和非淋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32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88例,男性120例,女性68例,年龄...
胡晓刚刘佳闵立贵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双囊三腔管双腔管
文献传递
前列腺及其周围注药加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注药加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方法将CP患者338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前列腺注药加体外高频热疗组(A组)、抗生素组(B组)、抗生素联合普适泰组(C组)。采用双盲对照,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均以CP症状指数(NIH-CPSI)总分,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8周后,NIH-CPSI总分A组(4.6±3.6)与其他两组(B、C组分别为8.4±3.4、6.4±2.3)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A组前列腺腋WBC<10/HP的百分率(85.7%)及细菌转阴率(86.9%)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B、C组前列腺液WBC<10/HP的百分率分别为73.2%、76.1%;转阴率分别为60.0%、66.6%,P<0.05)。结论前列腺注药加体外高频热疗可明显改善CP患者的症状积分和细菌的根除率,较静脉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疗效更好。
张建军闵立贵胡晓刚贾宏亮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体外高频热疗
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76例报告被引量:7
2007年
2000年6月至2005年1月,我科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7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76例。年龄48~69岁。病程2~10年。临床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者26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下腹胀痛18例。以排尿困难症状为主者46例,表现为排尿等待、尿流细、排尿费力、尿不尽、排尿中断、尿失禁等;
闵立贵张建军胡晓刚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梗阻膀胱刺激症状下腹胀痛尿等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