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莹
- 作品数:59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公共协商:社会转型中公民社会形成的新视角——以使用血制品感染艾滋病血友病人维权行动为例
-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利益群体之间矛盾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党的十七大在社会建设方面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写入党章,强调“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在这一背景下,公共协商作为一个新的模式,对于探讨转型期化解社...
- 胡莹
- 关键词:矛盾化解机制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引量:3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当中的大众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在授课方式上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和思维习惯,注重教学载体的多元化和感性化,以通俗化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景式"解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直面学生思想中的困惑,使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避免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要促使学生化理论为德行和方法,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 胡莹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哈维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刍议被引量:4
- 2012年
- 资本主义在经历多次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还能长久地发展下来,"时间—空间修复"战略的运用是原因之一。针对资本积累内部矛盾的危机倾向,"时间—空间修复"不断得以开启,在资本积累的历史中发挥着创造性破坏的作用。金融资本的发展将沿着克服矛盾和危机并产生新的矛盾和危机的辩证过程前进。一系列的"时间—空间修复"并未最终解决过度积累的问题,反而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
- 胡莹陈淑琼
- 关键词:金融危机哈维
- 从收入分配的视角解读经济和谐
- 2007年
- 文章从收入分配问题出发,探讨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诸多经济环节中的利益关系和其它矛盾。以收入分配问题为切入点去理解经济和谐的具体要求和实现经济和谐的途径,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胡莹
- 关键词: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和谐
- 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研究——两种研究思路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决定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界对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研究,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两者在主要研究方法、价值理论基础和具体研究内容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对这两种研究思路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为解释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工具。
- 胡莹
- 关键词:研究方法
- 马克思有没有“崩溃论”意义上的经济危机理论?——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演进过程的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 胡莹
- 关键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科学分配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2008年
- 科学分配观是对当前我国分配问题的系统性认识,旨在回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什么是科学的分配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分配等问题。科学分配观内含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胡莹
- 关键词:科学分配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冷思考——基于生产过剩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 2009年
-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过剩危机出现的动因,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商业过度投机是促成过剩危机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加深,严重地制约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扩大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也促成了金融危机的"全球化"。
- 胡莹
- 关键词:金融危机生产相对过剩收入差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休闲问题
- 2010年
- 休闲为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时空范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间解放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休闲问题正日益突显出来。从休闲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休闲活动本身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又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消费活动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从休闲与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来看,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从休闲与和谐社会价值观的关系来看,休闲已成为人文关怀的重要空间,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创造性地建立我国的休闲模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 胡莹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休闲消费休闲方式
- 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被引量:2
- 2016年
- "回到马克思"是实现马克思"在场"的前提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价值旨趣和研究范式)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的必要基础。马克思学说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关于人的实践本质和超越本性的最深刻的阐发。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就是把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结合起来,要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并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真正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可。
- 胡莹林烨
- 关键词:回到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