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冬生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体育进修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军事

主题

  • 3篇军事
  • 3篇军事训练
  • 2篇应激
  • 1篇调查问卷
  • 1篇一体化
  • 1篇院校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指挥
  • 1篇指挥院校
  • 1篇特异性反应
  • 1篇体能教学
  • 1篇评分标准
  • 1篇问卷
  • 1篇衔接
  • 1篇新兵
  • 1篇陆军
  • 1篇某部队
  • 1篇教学
  • 1篇初级指挥
  • 1篇初级指挥院校

机构

  • 7篇军事体育进修...

作者

  • 7篇艾冬生
  • 2篇侯兵
  • 2篇闫子龙
  • 1篇成伟栋
  • 1篇孟苏萍
  • 1篇孙毅

传媒

  • 5篇军事体育进修...
  • 1篇第十一届人-...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对入伍新兵的体能考核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军人体能标准》中入伍训练体能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外军新兵服役前体能考核标准,最终提出了应征公民体能标准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
艾英伟艾冬生闫子龙孙毅
关键词:指标体系评分标准
初级指挥院校体能教学和部队体能训练衔接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2006年版《军人体能标准》颁布实施后,部队普遍对体能重视程度很高。据初步调查,目前部(分)队体能训练仍主要由基层军事主官和体能骨干组织实施,而这些人员中的相当一部分所受体能培训主要来自于军校指挥专业,很难肯定其具有的体能训练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能满足部队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对部分院校和部队进行了调查,期望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院校体能教学与训练同部队体能训练现状和需求的衔接情况。
艾冬生闫子龙孟苏萍
关键词:指挥院校
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一体化探讨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为促进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的有机结合提出"一体化"训练概念,并对"一体化"训练模式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部队军事训练的有效开展提供思路。
艾英伟艾冬生
关键词:陆军军事训练一体化
部(分)队体能训练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检验被引量:1
2009年
我军体能训练工作在2007年《军人体能标准》颁布实施后进行得如火如荼,当前部队普遍对体能重视程度很高,但据初步了解在训练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为了全面深入掌握部队体能训练现状和需求,专门设计了针对师以下(含师)部(分)队体能训练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了检验,以求能适应对部(分)队体能训练调查的需要。
艾冬生成伟栋
关键词:问卷
新《军人体能标准》实施前后某部队体能训练状况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2006年版《军人体能标准》颁布实施对部队体能训练情况的影响,对某部队新《军人体能标准》颁布实施前和颁布实施后的体能训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体能训练组织实施概况和体能考核成绩。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好的做法,也看到部分有待解决的问题。
艾冬生艾英伟
关键词:新兵
应激—适应理论在军事训练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军事训练属于应激源中的一类,从应激——适应理论角度分析,军事训练既能引起受训者产生与训练目的相一致的特异性反应,又可引起非特异性反应。军事训练负荷包括了显性的工作负荷和隐性的应激负荷。为了高效完成军事训练目的并减少训练引...
艾冬生侯兵
关键词:军事训练应激
文献传递
应激-适应理论在军事训练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军事训练属于应激源中的一类,从应激——适应理论角度分析,军事训练既能引起受训者产生与训练目的相一致的特异性反应,又可引起非特异性反应.军事训练负荷包括了显性的工作负荷和隐性的应激负荷.为了高效完成军事训练目的并减少训练引...
艾冬生侯兵
关键词:军事训练特异性反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