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明

作品数:91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8篇哲学宗教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自杀
  • 28篇自杀未遂
  • 18篇大学生
  • 16篇基因
  • 14篇多态
  • 11篇抑郁
  • 10篇多态性
  • 10篇抑郁症
  • 10篇转运体
  • 9篇色胺
  • 9篇重庆市大学生
  • 9篇羟色胺
  • 9篇5-羟色胺
  • 8篇5-羟色胺转...
  • 7篇多态现象
  • 7篇应激
  • 7篇应激障碍
  • 7篇自伤
  • 7篇精神病
  • 7篇精神科

机构

  • 8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2篇北京回龙观医...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济宁市精神病...
  • 2篇重庆市沙坪坝...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89篇艾明
  • 81篇况利
  • 51篇陈建梅
  • 23篇高新学
  • 21篇黎雪梅
  • 20篇李大奇
  • 18篇甘窈
  • 15篇楼丹丹
  • 14篇王我
  • 13篇费立鹏
  • 12篇刘婉婷
  • 9篇操军
  • 8篇吕臻
  • 8篇赵正中
  • 7篇牛雅娟
  • 7篇张琪
  • 7篇陈小容
  • 6篇李晓
  • 6篇牛亚娟
  • 4篇王恒光

传媒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重庆医学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继续医学教育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CT合并SSRIs类药物与单用SSRIs类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合并SSRIs类药物与单用SSRIs类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效果。方法:将150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SSRIs组(研究组)75例和单用SSRIs类药物组(对照组)75例,分别在治疗前、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用以评估症状及疗效。结果:根据HAMD评分,MECT合并SSRIs组分别在第1、2、4、6周后评分明显小于单用药物组(P<0.01)。MECT合并SSRIs组在第6周后显效,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组(P<0.05)。结论:在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时,临床医生可更多地考虑选用MECT合并SSRIs治疗方案。
陈建梅楼丹丹甘窈李大奇艾明况利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SSRIS
重庆市92例自杀未遂大学生危机干预的研究
2009年
目的:了解危机干预对自杀未遂大学生的效果。方法:筛查出自杀未遂大学生9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快速、主动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ymptomchick-List,SCL-90)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多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SCL-90总分除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比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危机干预对自杀未遂大学生十分必要。
赵正中况利艾明李大奇高新学刘婉婷楼丹丹
关键词:自杀未遂大学生危机干预
青少年自杀风险的多维预警及精准防控关键技术
况利陈建梅艾明王我李献云操军何静澜童永胜李大齐甘窈吕臻陈小容黎雪梅刘耀周冬冬
青少年自杀是世界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关注。对自杀风险的评估是基于众多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尚缺乏多维评估预警系统和精准的防控关键技术。因此,课题组在社会心理危险因...
关键词: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神经生物学
暴力犯罪者人格障碍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暴力犯罪者的人格障碍。方法:随机抽取在重庆市女子监狱服刑的女性暴力罪犯204名,在重庆市监狱服刑的男性暴力罪犯294名,用人格诊断问卷(PDQ-R)、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查。结果:男性在反社会型因子上得分高于女性(2+4/0±0,P=0.008);女性在偏执型、分裂样、回避型因子上得分均高于男性(4±2/3±2、3±2/2±2、3±3/3±2,P=0.044、0.041、0.047)。结论:暴力犯罪者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
黎雪梅况利艾明陈建梅李大奇高新学
关键词:暴力犯罪人格障碍
基于学生视角的精神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本科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态度。方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导师制实施问题反馈。结果从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情况、学生在导师制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导师制的评价等指标结果中发现学生对导师制总体评价较高。结论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总体有较好的评价,但研究发现导师制度仍存在一定问题,在后期的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李晓艾明况利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医-校-家-社"四位一体的自杀自伤防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年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自伤现象频繁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台各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以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少年强则国强,培育中小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剖析重庆市中小学生自杀自伤现状,找到突出问题的原因,提出"医-校-家-社"四位一体的中小学生自杀自伤防治的建议。
况利艾明王我陈建梅操军张琪杨天宇
关键词:自尊自信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心态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系统性评价被引量:56
2020年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青少年抑郁症中尤其常见,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系统性评价青少年抑郁症的非自杀性自伤研究现状,旨在提高对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及预防严重的自杀行为提供依据。
李雅兰冉柳毅艾明况利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
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以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90名,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BDNF的浓度。结果病例组各年龄组身高、HAMD-17、HAMA-17总分及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15~30岁的身高高于31~45岁和46~60岁(P<0.05),15~30岁和31~45岁的HAMD-17、HAMA-17总分均高于46~60岁(P<0.05),31~45岁的血清BDNF水平低于46~60岁(P<0.05)。病例组3个年龄组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各个年龄段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者。
操军陈小容况利陈建梅艾明甘窈王我吕臻何静澜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郁症年龄血清
5-HTTVNTR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核心家系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与有精神病的自杀未遂核心家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HTTVNT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析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5-HTT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结果 5-HTTVNTR多态性位点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不存在连锁不平衡(χ2=2.38,P>0.05)。结论 5-HTTVNTR多态性位点与自杀未遂精神病核心家系无明显相关性。
甘窈高新学艾明陈建梅黎雪梅况利
关键词:自杀未遂精神病等位基因
青年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与自杀未遂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内和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差异及其与自杀未遂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分析大脑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青年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SAQ)、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Beck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和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对纳入的35例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组)、18例非自杀未遂青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未遂组)以及47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和自杀特质相关临床心理量表评定。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比较3组静息态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自杀未遂组的脑功能网络连接值与临床行为量表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自杀未遂组较非自杀未遂组前默认网络与突显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降低(t=-2.63,P=0.036;t=-3.42,P=0.048),突显网络与右侧额-顶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增强(t=3.07,P=0.038)。(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组前默认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与BHS评分呈负相关(r=-0.353;P=0.037),突显网络-右侧额顶网络功能网络连接和前-后默认网络的功能网络连接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369,P=0.029;r=-0.372,P=0.028)。结论青年抑郁症自杀未遂行为与大脑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和额-顶网络三大核心神经认知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并且广泛涉及网络的多个节点。
操军陈小容况利陈建梅艾明甘窈王我吕臻何静澜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未遂磁共振成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