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峰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内镜
  • 1篇胆管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脂肪
  • 1篇脂肪变
  • 1篇直肠
  • 1篇治疗食管
  • 1篇溶血肽
  • 1篇乳头
  • 1篇乳头旁
  • 1篇乳头旁憩室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乳头
  • 1篇十二指肠乳头...
  • 1篇十二指肠乳头...

机构

  • 7篇济宁医学院附...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苏峰
  • 5篇栾兴龙
  • 1篇孟庆顺
  • 1篇许静
  • 1篇徐由锁
  • 1篇王书英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被引量:5
2011年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大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的十二指肠乳头附近,它常常影响到胆汁的排泄,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关系密切[1],为了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结石之间的关系。
徐由锁孟庆顺栾兴龙苏峰许静
关键词:胆总管内镜胆管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结石老年患者
蜂毒溶血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脂肪沉积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蜂毒溶血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蜂毒溶血肽处理组和大剂量蜂毒溶血肽处理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FLD模型,再分别给予蜂毒溶血肽10μg·kg^-1·d^-1和100μg·kg^-1·d^-1或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12w。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结果大剂量蜂毒溶血肽处理组大鼠体质量和肝质量分别为(380.2±20.8)g和(10.4±1.3)g,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435.2±22.1)g和(14.3±1.4)g,P<0.05】,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88.0±10.4)U/L和(49.3±6.2)U/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59.7±18.9)U/L和(77.7±6.8)U/L,P<0.05】,血糖、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8.7±1.8)mmol/L、(1.6±0.2)mmol/L、(0.8±0.1)mmol/L和(0.3±0.1)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8.3±2.4)mmol/L、(2.8±0.3)mmol/L、(1.5±0.2)mmol/L和(0.5±0.1)mmol/L,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别为(82.1±6.6)U/L、(6.3±0.8)nmol/mL和(8.7±0.9)mmol/L,与模型组的(30.4±5.3)U/L、(13.1±1.6)nmol/mL和(2.3±0.5)mmol/L比,差异显著(P<0.05),肝组织Nrf2和HO-1表达分别为(1.4±0.2)和(1.2±0.1),显著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3±0.1)和(0.3±0.1),P<0.05】。结论蜂毒溶血肽可以调节NAFLD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减轻肝脂肪变程度,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和HO-1表达,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王艳苏峰李园园李舒
关键词:肝脂肪变蜂毒溶血肽血红素加氧酶-1
长期甲氨蝶呤治疗硫唑嘌呤干预无效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长期甲氨蝶呤(MTX)治疗硫唑嘌呤(AZA)干预无效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92例AZA干预无效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MTX肌肉注射治疗,持续治疗1年,对照组予以MTX肌肉注射治疗,持续治疗半年,后改安慰剂继续治疗半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分析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水平,同时了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半年后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045;P>0.05)。观察组治疗1年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治疗半年(χ2=11.683,P<0.05),也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χ2=17.692,P<0.05)。观察组HB、ALB指标在治疗前(t=4.181,4.599)、治疗半年(t=7.950,9.756)、治疗1年后(t=3.635,5.180),均成升高趋势(均P<0.05),ESR、CRP、PLT在治疗前(t=10.789,16.959,62.326)、治疗半年(t=22.270,23.002,75.209)、治疗1年后(t=16.339,9.553,11.515)均呈降低趋势(均P<0.05)。对照组治疗半年(t=4.465,4.405)及治疗1年(t=3.942,3.321)HB、ALB均明显高于治疗前,ESR、CRP、PLT治疗半年(t=10.743,17.248,61.852)及治疗1年(t=9.670,15.893,60.567)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治疗半年与治疗1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0.496,1.150,1.200,0.233,0.312;均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HB、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893,6.240;均P<0.05),ESR、CRP、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7.009,9.971,11.662;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8,P>0.05)。结论长期MTX用于AZA干预无效UC临床疗效佳,并可改善体内营养状况及凝血功能,同时能降低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栾兴龙苏峰程元星
关键词: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溃疡性结肠炎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护肝、支持及对症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m型前胶原(P-M-P)、层黏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头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同时抑制和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栾兴龙王书英苏峰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酒精性肝硬化肝纤维化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瘤治疗中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收集2017年9月—2020年9月该院115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65例)与对照组(n=50例),对照组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4.22±0.74)d与对照组(8.36±2.3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52.46±15.27)min、术中出血量(31.84±10.30)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58、10.577,P<0.05)。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未出现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6.15%,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血,4例患者穿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61/6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P<0.05)。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给予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栾兴龙苏峰李园园程元星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肿瘤并发症
拉克替醇散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散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及对机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35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拉克替醇散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68例(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6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记录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腹水白细胞恢复时间)、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微循环指标[触珠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肠黏膜通透性指标(内毒素、血氨、二胺氧化酶)和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和皮肤瘙痒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9%(65/68)比82.09%(5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腹水白细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15±1.34)d比(8.26±1.19)d、(5.34±1.29)d比(7.18±1.35)d、(7.59±1.65)d比(9.86±1.80)d、(5.28±1.20)d比(6.39±1.12)d和(10.87±2.25)d比(12.18±1.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和2周后ALT、总胆红素、AST、触珠蛋白、降钙素原、IL-6、NGAL、内毒素、血氨和二胺氧化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P患者采用拉克替醇散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肠黏膜通透性,促进机体微环境和症状恢复,效果明显。
栾兴龙孟庆顺苏峰李园园程元星
关键词:腹膜炎细菌感染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内镜下切开术和球囊扩张术治疗结直肠术后难治性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切开术(EI)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EBD)治疗结直肠术后难治性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术后难治性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72例,其中行EI治疗34例(EI组),行EBD治疗38例(EB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内镜通畅率、症状缓解率、治疗次数、复发率、末次随访吻合口直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吻合口狭窄均解除且梗阻症状消失。两组术后6个月内镜通畅率和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I组术后12和24个月内镜通畅率和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EBD组[内镜通畅率:88.2%(30/34)比42.1%(16/38)和64.7%(22/34)比31.6%(12/38),症状缓解率:76.5%(26/34)比42.1%(16/38)和61.8%(21/34)比28.9%(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EI组治疗次数和复发率明显低于EBD组[(1.6±0.3)次比(2.6±0.8)次和5.9%(2/34)比73.7%(28/38)],末次随访吻合口直径明显大于EBD组[(1.87±0.23)cm比(1.09±0.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术后难治性吻合口良性狭窄采用EI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明显优于EBD且复发率低。
王艳苏峰李园园李舒
关键词:气囊扩张术疗效比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