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峰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素早期分泌相与腰围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人群胰岛素早期分泌相的变化及胰岛素早期分泌相与腰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包钢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1 0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腰围、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划分糖耐量状态:糖耐量正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低减、糖尿病(DM)。计算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结果腹型肥胖组与非腹型肥胖组对比,IGR、DM的患病率明显增加。随着糖耐量恶化,△I30/△G30逐渐减少。胰岛素早期分泌相与腰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16,p<0.01。结论胰岛素早期分泌相与腰围间有相关性。腰围可作为评估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的指标。
- 董智慧李子玲石褔彦苏永峰
-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腰围
- 短信互动、电话随访在糖尿病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探讨短信互动及电话随访等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以寻求对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门诊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短信及电话随访形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3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血压、低血糖事件等控制水平。结果采用实验组的患者,糖尿病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短信互动及电话随访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提高遵医行为,有效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 王俊英苏永峰
- 关键词:糖尿病教育短信互动电话随访
- 动脉硬化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系
- 2011年
- 衰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使动脉功能障碍的最早病变均表现为内皮功能障碍。随着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动脉病变由内膜发展致动脉中层,即胶原纤维含量的增加,弹力纤维含量的减少,导致动脉弥漫性硬化,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即动脉硬化。研究证实慢性高血糖导致动脉硬化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因此,总结近年关于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对了解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 张春霞苏永峰石福彦
- 关键词: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进行测定,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 苏永峰董智慧刘美英李子玲
-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骨密度骨质疏松
- 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生成不足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常易合并肾病、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肢端溃疡、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等并发症。T2DM的治疗依然面临许多困难,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近年来肠道菌群因其复杂多样、功能繁多备受学者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T2DM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其具体机制仍然未完全阐明。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以总结肠道菌群在T2DM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王淑亮苏永峰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代谢指标达标率及并发症预防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代谢指标达标率及并发症预防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9~12月在包钢医院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21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采用我科的健康教育模式,给予电话随访、定期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短信平台等;对照组104例在初治期间给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定期复诊。观察期2年,比较:(1)两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BMI变化。(2)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3)两组低血糖、酮症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FBG(空腹血糖)、2h PBG(餐后2h血糖)、Hb A1c(糖化血红蛋白)、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重指数)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及糖尿病酮症的发生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掌握相关知识,利于血糖控制及达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美英李子玲苏永峰杨云丽
-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 尿白蛋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病变患病率高达73.2%。慢性血管并发症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多为中晚期,病变常不可逆,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早期预防极为重要。国外研究证明: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不仅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早期表现,也是全身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和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标志,MAU不同的危险因子决定其特定的诊断价值:MAU的危险因子可因不同的疾病而不同,在不同的疾病背景时其临床诊断价值不同。
- 苏永峰石福彦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尿白蛋白慢性血管病变临床诊断价值慢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变
-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 2024年
- 2型糖尿病(T2DM)的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T2DM的治疗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患者的依从性差、医务人员的临床惯性、药物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及难以逆转的靶器官损害等。因此,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T2DM干预策略。肠道菌群一度被看作是治疗T2DM的希望靶点。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在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巨大作用,靶向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可能为T2DM的防治指明新的方向。在本综述中,根据近年来肠道菌群与T2DM相关国内外研究,系统阐述了T2DM患者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潜在作用机制。
- 王淑亮苏永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 踝肱指数、血压节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I)及动态血压节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rhythm,ABP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入选的92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测量ABI,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昼夜血压节律,测量颈动脉IMT,进行详细病史采集,检测生化指标,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根据动态血压节律将入选患者分成2组:即杓形组与非杓形组,进行各检测指标参数比较。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将年龄、ABI、体重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生化指标、病史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比较血压节律、ABI单项异常,二者异常及二者正常时颈动脉IMT增厚的检出率。结果杓型血压与非杓型血压组各参数比较,ABI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IMT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ABI;血压节律、ABI单项异常较二项联合检查时颈动脉IMT增厚的阳性率低。结论血压节律的异常可以造成血管壁损伤;联合观察ABI和动态血压节律的变化较单独测量对大血管病变有更好的预见性。
- 苏永峰李子玲董智慧石福彦
- 关键词:踝肱指数动态血压节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54例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HbAlc>7.5%),随机分为甘精组(n=28)和预混组(n=26),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加二甲双胍和预混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甘精联合二甲双胍可使更多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达标,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 刘美英苏永峰李子玲
- 关键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