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红妍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海南三亚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及其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9
- 2017年
- 为研究我国旅游城市海南省三亚市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及其化学成分,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使用惯性撞击式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PM_(2.1)和PM_(2.1~9)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91±7.27)μg·m^(-3)和(11.34±9.37)μg·m^(-3).PM_(2.1)中SO_4^(2-)和NH_4^+占总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分数比较高,二者总和达到72.2%;PM_(2.1~9)中Cl-、Ca^(2+)和Na+占比较高,三者总和为67.6%.PM_(2.1)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在冬季最高,春秋季节次之,夏季浓度最低,分别为(14.58±8.88)、(9.33±7.72)、(8.72±4.42)和(3.82±1.59)μg·m^(-3);PM_(2.1~9)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夏季最高(17.14±16.00)μg·m^(-3),冬季次之(10.59±3.80)μg·m^(-3),春季和秋季变化差异不大,分别为(9.41±3.63)μg·m^(-3)和(8.21±3.24)μg·m^(-3).SO_4^(2-)和NH_4^+呈细粒径段为主的双模态分布,春季、夏季和秋季细粒径段峰值出现在0.43~0.65μm粒径段,而冬季则出现在0.65~1.1μm粒径段,细粒径段峰值出现由凝结模态向液滴模态转移的现象;NO^(-3)、Na+、Cl-、Ca^(2+)和Mg^(2+)呈粗粒径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4.7~9μm粒径段;K+为双模态分布,细、粗粒径段峰值分别出现在0.43~0.65μm和4.7~5.8μm.三亚作为我国少数PM2.5年均值达标城市,水溶性无机离子来源主要为二次源、海盐和土壤尘及降尘.
- 王璐刘子锐温天雪苗红妍王跃思
- 关键词:水溶性无机离子粒径分布
- 融媒体下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科普模式探究
- 极端天气具有突发性、局地性、高致灾性、强危害性等特点,极易造成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科普通过强化突发性气象灾害下公众的防灾避险自救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素养与应急科学素质。根据"5W"模式传播学理论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科...
- 苗红妍董巍孟莹
- 关键词:融媒体
- 太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15
- 2016年
- 为研究太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水平、季节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使用惯性撞击式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并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组成.结果表明,PM_(1.1)、PM_(2.1)和PM_9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39±9.91)、(21.10±15.49)和(36.34±18.51)μg·m-3.PM1.1和PM2.1中,二次离子(SO_4^(2-)、NO_3^-和NH_4^+)占总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分数最高;PM9中SO_4^(2-)和Ca^(2+)占比较高.各粒径段中SO_4^(2-)和NH+4季节变化特征相似,均为冬夏季节高、春秋季节低;NO_3^-、K+和Cl-季节变化特征一致:冬季>秋季>春季>夏季;Ca^(2+)和Mg^(2+)季节变化特征一致:春季>冬季>秋季>夏季.SO_4^(2-)和NH+4为细模态单峰分布,春秋季节在0.43~0.65μm处出现峰值,而夏季出现在0.65~1.1μm处,细粒径段峰值出现由凝结模态向液滴模态转移的现象.NO_3^-为双模态离子,冬季在0.43~2.1μm出现明显细粒径段峰值,夏季在4.7~5.8μm出现明显粗模态峰值.K^+、Na^+和Cl^-为双模态离子,分别在0.43~1.1和4.7~5.8μm出现峰值;Ca^(2+)、Mg^(2+)和F-呈粗模态单峰分布,在4.7~5.8μm出现峰值.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溶性无机离子来源主要是二次源、燃煤、工业源、生物质燃烧和土壤尘或降尘.
- 王璐温天雪苗红妍高文康王跃思
- 关键词:水溶性无机离子粒径分布
- 唐山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盐的观测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为认知唐山大气颗粒物中典型二次污染化学成分水溶性无机盐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于2010年9月~2011年8月使用惯性撞击式分级采样器对唐山大气颗粒物进行了分级采样,并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水溶性无机盐含量.结果表明,PM9(可视为可吸入颗粒物)和PM2.1(细粒子)中以3种水溶性无机盐SO24-、NO3-和NH4+为主,三者之和分别占PM9和PM2.1中水溶性无机盐总浓度的68%和77%;PM9和PM2.1中3种盐的浓度和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分别为35.0、84.7、67.3、61.6μg.m-3和23.2、64.8、52.7、49.6μg.m-3,颗粒物中3种盐在细粒子中的赋存比例年均值分别为70%、75%和94%,夏季赋存于粗粒子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季节.Ca2+和Mg2+全年均呈粗模态单峰分布.唐山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控制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直排颗粒物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气态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同时要控制地面扬尘和建筑灰尘.全面控制人为污染排放源,同时加强绿化和地面硬化、封闭式管理建筑工地,才有可能抑制住唐山市目前严重的大气污染.
- 苗红妍温天雪王丽李杏茹王跃思
- 关键词:季节变化特征粒径分布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促使学习者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总结了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课程为例详细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并指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苗红妍赵亚南
-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成人教育教学实施实践教学
- 四川盆地降水对PM_(2.5)和PM_(10)的清除作用分析
- 2024年
- 四川盆地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为研究降水对四川盆地PM_(2.5)、PM_(10)的清除作用,利用2016—2021年四川盆地90个环境监测站PM_(2.5)、PM_(10)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17个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降水对四川盆地PM_(2.5)、PM_(10)空间分布的影响;然后基于描述降水前后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变化的清除率,揭示了降水强度、时长对PM_(2.5)、PM_(10)清除效果的影响;最后,利用雨滴谱分布、雨滴大小、下降末速度等雨滴谱参量计算污染物的清除系数,分析了四川盆地4次污染事件中降水对PM_(2.5)、PM_(10)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降水影响PM_(2.5)、PM_(10)空间分布,降水量越大、降水持续时间越长,清除率越大,清除效果越明显;(2)大雨个例中,降水持续时间大于6 h后,清除率对降水持续时间增加不敏感;(3)当雨滴直径、雨滴总个数和分钟雨强出现峰值,雨滴谱加宽变强后,PM_(2.5)、PM_(10)质量浓度快速降低;(4)清除系数对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指示意义,当清除系数峰值达10 h^(-1)以上,降水对PM_(2.5)和PM_(10)清除效果显著。
- 郑飒飒王维佳刘东升刘东升
- 关键词:降水雨滴谱
- 沈阳秋季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 2015 年 11 月沈阳高空环流形势场比较稳定,地面以北偏东和北风为主;PM2.5日均值为 39~901μg2m3,有 24 天的日均值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有 3 天为重度污染,3天为严重污染.
- 苗红妍王莉莉孟莹苏航
- 关键词:逆温秸秆焚烧
- 气象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2024年
- 气象资料数据作为典型的地球科学数据,具有明显的时空属性,数据体量巨大,种类繁杂,在实际应用中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由此,如何快速获取、处理并展示实时气象数据是其应用关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气象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平台设计,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将平台拆分为多个功能模块。通过平台实现与测试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平台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较高的可用性与稳定性。
- 董巍樊欣宇杨同宇苗红妍刘晓娜
- 关键词:气象数据共建共享数据可视化
- 沈阳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观测研究
- 为了解沈阳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探究污染期与清洁期气溶胶特性的差异,使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采集了 2012 年 6 月至 2013 年 5 月沈阳大气气溶胶分级样品,测定了其中Na+、NH4+、K+...
- 苗红妍温天雪孟莹
- 关键词:水溶性无机离子后向轨迹
- 农村暴雨洪涝灾害防治部门联动要点探究——以辽宁开原成功应对“8.03”强降水为例
- 为推进农村暴雨洪涝灾害防治部门高效联动,本文结合气象灾害特征,以辽宁省开原市成功应对"8.03"强降水服务过程,从5个方面探讨了农村暴雨洪涝灾害防治部门联动要点。准确及时的开展气象观测,合理布置气象观测站点,是做好防灾减...
- 苗红妍董巍高飞孟莹
- 关键词:暴雨洪涝灾害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