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宏伟

作品数:45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7篇历史地理
  • 6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中缅关系
  • 8篇政治
  • 8篇华人
  • 6篇外交
  • 5篇政治地位
  • 5篇华侨
  • 4篇外交部
  • 4篇缅甸华人
  • 4篇解密档案
  • 3篇移民
  • 3篇战后
  • 3篇民族
  • 2篇社会
  • 2篇述论
  • 2篇同化
  • 2篇冷战
  • 2篇冷战时期
  • 2篇军人政权
  • 2篇华文教育
  • 2篇建交

机构

  • 44篇厦门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45篇范宏伟
  • 4篇刘晓民
  • 1篇肖君拥
  • 1篇邵允振
  • 1篇林达丰

传媒

  • 8篇南洋问题研究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世界民族
  • 3篇华侨华人历史...
  • 3篇东南亚研究
  • 2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世界知识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当代亚太
  • 1篇亚太经济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战后缅甸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与历经反殖独立斗争而急剧释放出的东南亚民族主义不断冲激和碰撞。相比之下,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却比较顺利得到解决。其原因主要为: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的亲善;缅人对华侨“双重国籍”主要构成者中缅混血、二代以上侨生的接纳和认同;中国政府解决该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等。
范宏伟
关键词:华侨
愈合的中缅关系:1972-1988年被引量:7
2009年
中缅关系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短暂破裂后,虽然在双方努力下不久就实现了正常化,但双边关系一直没有恢复到1967年之前的水平。20世纪70、80年代,双边关系的修复、发展过程,也正是中国内政外交和国际形势均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政治的发展、中国内政外交中心的转变,使缅甸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下降。
范宏伟
缅甸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景被引量:27
2006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缅甸华文教育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沉寂后重新复苏,华校的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缅甸华文教育的发展与缅甸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国的崛起和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中缅关系的亲善、华人的努力和有利的国际背景等五个方面密切相关。同时,目前缅甸华文教育在合法化、生源和师资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困难。
范宏伟
关键词:华文教育华人
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起步研究
2019年
中国改革开放史有太多的视角和议题可供研究,不过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缘起和共生逻辑关系,决定了这是一个独特而无法忽视的视角。中国在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之后,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这一夙愿的产生发端于近代中国所陷入的苦难与民族危机,而华侨问题则是这场危机的结果之一。19世纪中期,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下被迫对外开放,其中允许华工出国也成为要求清政府对外开放的条件之一。自此,大量的中国人出国,遍及海外各地,开启了“中国侨民无落日”的时代。但是,清政府国力孱弱,“内则国家渐次沦于次殖民地之悲境;外则侨胞备尝苛例禁律之虐待,如坠深谷,无法自拔”①。
范宏伟
关键词:中国奇迹华侨华人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民族危机
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过程与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中缅边界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解决的第一个边界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中国采取了立足现实的政策,因为中国力图通过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虑、谋求和平的周边环境、反制美国的对华遏制。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将中缅关系推向了高潮,为解决缅甸国民党军问题提供了契机,并给印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范宏伟
美国制裁缅甸政策的形成过程与路径——以国会与政府互动为视角(1988—2008)被引量:3
2021年
缅甸问题自1988年产生后,一直延续至今。在随后的20年中,美国的缅甸政策逐渐强硬,出台了四部制裁缅甸的支柱法案,形成了对缅制裁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政策形成过程中,府院之间、不同政党之间因在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方面上界定的分歧,华盛顿的外交决策充满了矛盾、妥协以及协调。在国会方面,两党虽在对缅问题积极性上有所不同,但由于美国与缅甸间利益关联较小,两党整体上在对缅强硬上拥有较高共识;在政府方面,由于利益较少以及官僚机构政策的延续性,将政策制定的主动权较多让渡给国会,同时基于措施的有效性和利益相关性,而又与国会有所冲突。国会内部,民主党的党派属性在推出对缅制裁法案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政党属性也影响到政府对缅接触和施压的强度。相比之下,克林顿的民主党政府对缅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接触与外交斡旋,而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则更倾向于对缅强硬和施压。
范宏伟吴思琦
关键词:制裁国会
缅北蒋军撤台与蒋介石“反攻大陆”:台湾与美国的分歧和妥协被引量:7
2012年
1950年初,2000余名国民党军先后败退撤至缅甸北部。随后,在台湾、美国中情局支持下,实力逐渐壮大,成为台湾试图"反攻大陆"的一支"偏师"。但是缅北蒋军不仅未能完成其使命,反而因其带来的诸多影响导致美国改变对蒋军的态度,迫使台湾两次从缅北撤军。缅北蒋军问题反映了台湾与美国的不对称依附关系、以及冷战时期美台关系中的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约的双重特征。
范宏伟
关键词:国民党军
周恩来与缅甸华侨被引量:5
2008年
新中国成立后,华侨问题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周恩来曾九次访问缅甸,在解决缅甸华侨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恩来解决缅甸华侨问题的思想,从国籍选择到解决华侨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婚姻等方面问题,均围绕华侨如何在当地长期生存和发展这一核心。历史证明,这些思想是科学的、正确的,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
范宏伟
关键词:周恩来华侨
从外交部解密档案看建交初期(1949~1953)的中缅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缅甸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但建交初期两国关系较为冷淡。政治上,彼此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中国认为缅甸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走卒,缅甸担心新中国威胁其独立和国家安全。经济关系与文化往来上,双方也十分疏远。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两国外交政策及对彼此的认识所影响。
范宏伟
关键词:中缅关系
从外交部解密档案看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被引量:4
2007年
中缅建交后,受地缘因素影响,缅甸一直担心中国危及其国家安全,中国则力图将缅甸作为突破西方战略包围的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即是在这一大框架下演变发展的。1954年周恩来访缅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随后,中方为消除缅方在华侨问题上的疑虑,在华侨国籍问题、华侨政治、经济作用、与缅人关系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使华侨问题没有成为制约当时双边关系发展的障碍。
范宏伟
关键词:华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