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德珊 作品数:15 被引量:75 H指数:3 供职机构: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小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LBs)的耐药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1例小儿患者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有27例患儿为ESLBs阳性,药物敏感率高低依次为亚胺硫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oam)、环丙氟哌酸、头孢西丁,这五种抗生素药物敏感率依次为96.3%、74.1%、70.4%、63.0%和55.%。其他抗生素敏感率均在25.9%以下。应用头孢曲松钠(菌必治)者细菌产ESLBs明显多于不用菌必治者(P<0.01)。结论 对ESLBs阳性细菌的感染首选亚胺硫霉素。不滥用抗生素,严格做好消毒隔离预防措施。 严智先 莫伟雄 葛德珊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敏感率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小儿 药物敏感 噻吗灵对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体外活性的调查 2004年 葛德珊 蔡健梅 李南洋关键词:噻吗灵 革兰氏阴性杆菌 体外活性 药敏试验 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本院近两年来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是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检测,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氏菌属细菌的检测是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1]。 结果 本院2002年、2003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509株,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和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证明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最低。结论 尽管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但其耐药率已有所上升,临床还需加强对感染病例进行微生物学的检测,并做好药物敏感试验,以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漫延。 葛德珊 冼翠琴 黄玉环关键词:肠杆菌科 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培养与耐药性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细菌菌谱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本院ICU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年所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获得菌株366株,分离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266株,占72.68%,主要为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7.32%,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分别为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多呈多重耐病特性。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动杆菌、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美洛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均有很强抗菌活性,敏感率均达到100%。呋喃妥因和利福平也有较高的敏感率,其余细菌呈多重耐药性。结论本院ICU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各种细菌多呈多重耐药特性,尤以对氨苄西林耐药性为高,应予以高度重视。美洛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各种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合理使用这些药物。 李海珠 李南洋 葛德珊 黄玉环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 抗菌药 耐药性 肠杆菌科细菌两种β-内酰胺酶测定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对我院及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将我院分离出的202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用复合纸片法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AmpC-BLA). 结果 20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高产ESBLs的细菌74株占36.6%,高产AmpC-BLA的细菌39株占19.3%;产β-内酰胺酶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 结论 2种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且各具特点,各临床实验室应重视β-内酰胺酶的检测,这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南洋 葛德珊 李海珠 黄玉环 蔡健梅关键词: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 耐药性 高产AmpC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调查本院高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现状。方法搜集医院感染高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共1193株,用德灵公司MicroScan auto Scan-4细菌仪对分离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然后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93株革兰阴性杆菌共检出高产AmpC酶菌221株,检出率18.5%,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主,分别占产酶株的21.68%(62/286)、38.94%(44/113)、11.67%(30/257)和21.36%(22/103);病区分布以重症病房最高,达30.4%。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为67.80%;高产AmpC酶对青霉素类和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1.9%-99.5%,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低,分别是9.8%、26.2%和37.5%。结论临床细菌室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产AmpC酶的检测和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从而有效地鉴测和控制高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医院感染。 李南洋 葛德珊 李海珠 黄玉环 蔡健梅关键词:AMPC酶 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 当前,革兰氏阴性杆菌仍在临床感染中占主要地位,探讨其耐药谱,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本文介绍其研究材料和方法。 葛德珊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 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谱 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氢氧化钙应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6 2002年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 44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 ,随机分观察组 (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组 ) 12 4例、对照组 (甲醛甲酚组 ) 12 0例 ,观察封药一周后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两组的临床效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1)。Ca(OH) 2 组 67.7%一次封药后即可行根管充填 ,FC组为 40 % ,Ca(OH) 2 组治疗期间未产生疼痛 ,FC组则有 8.3 %产生疼痛 ,平均封药次数Ca(OH) 2 组 1.3 8次 ,FC组1.76次 ,细菌培养结果与此呈正相关。结论 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在杀灭微生物。 滕英 葛德珊 梁恩来关键词:氢氧化钙 甘油 根管封药 慢性根尖周炎 肠杆菌科细菌两种β-内酰胺酶测定及耐药性监测 2003年 目的:对我院及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分离出的202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用复合纸片法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AmpC—BLA)。结果:20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高产ESBLs的细菌74株占36.6%,高产AmpC-BLA的细菌39株占19.3%;产β-内酰胺酶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2种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且各具特点,各临床实验室应重视β-内酰胺酶的检测,这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南洋 葛德珊 李海珠 黄玉环 蔡健梅关键词:肠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细菌鉴定 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调查本地区产 β 内酰胺酶 (Blac)葡萄球菌及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酸试剂纸片法检测产Blac的葡萄球菌 ;采用ESBLs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结果 32 6株葡萄球菌检出Blac阳性菌 2 37株 ,检出率为 72 % ;787株革兰阴性杆菌检出ESBLs阳性菌 111株 ,检出率为 14 .1% ;它们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均呈现极高的耐药性。结论 产Blac的葡萄菌及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极高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 ,检测葡萄球菌产Blac酶、革兰阴性杆菌产的状况 ,并探讨它们的耐药谱 ,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葛德珊 李海珠 李南洋 陈捷 黄玉环 蔡建梅关键词:葡萄球菌 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