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洲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效果的关系被引量:6
- 2023年
-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高患病率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较大的负担,并且临床治疗中对于最佳治疗的时间以及方法存在重大争议,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可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减轻疼痛,加强结构完整性。目的:探究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康复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与疗效欠佳组,每组37例。术前及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以及影像学资料等。结果与结论:①术后疗效欠佳组有3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疗效良好组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②在术前与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目测类比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2个月时均明显改善,其中疗效良好组明显优于疗效欠佳组(P<0.05);③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偏移以及胸椎后凸角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手术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以及矢状面偏移评分均发生改善(P<0.05);术后12个月疗效欠佳组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骨盆倾斜角以及骨盆入射角明显大于疗效良好组(P<0.05),而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明显小于疗效良好组(P<0.05);④通过Pearson分析发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呈负相关(P<0.05),与腰椎前凸角呈正相关(P<0.05);相反,目测类比评分与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呈负�
- 董洲陶晖陶晖刘艺明王善松李春
-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可溶性啮齿目动物CD59功能多肽的制备及生物活性鉴定
- 2014年
- 构建含啮齿目动物小鼠的CD59a功能片段及6×His键的质粒载体,将其转染入原核生物表达体系BL21大肠杆菌,扩增,裂解细菌,层析柱纯化,得到CD59a功能多肽,并运用SDS-PAGE鉴定其分子量,经典及替代途径溶血实验鉴定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原核BL21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可制备有良好的抑制补体溶血活性的小鼠CD59a功能多肽,其分子量约18.4KDa,为啮齿目动物CD59的功能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 尤涛董洲张可可
- 关键词:CD59生物工程
-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对兔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HA/CS/PLLA)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每只兔子的左右前肢按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桡骨制备长约15 mm的完全性骨缺损,实验组植入HA/CS/PLLA骨修复材料,对照组为空白对照,骨缺损部位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取标本,采用大体标本、X线和组织学方法检测缺损部位的成骨情况。结果 18只兔子均纳入分析,复合材料植入区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术后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区修复完整;对照组骨仍有缺损未修复。X线片结果显示:4周时实验组桡骨缺损区可见均匀分布的云雾状骨生成影像,随时间的延长,至12周时,植入体已与缺损处断端骨性愈合,皮质骨连续性较好;对照组12周时显示骨缺损区部分修复。组织学结果表明,4周时实验材料内部可见大量骨形成细胞集中,并开始相互连接成片,到12周时,材料内骨小梁成熟,新生骨小梁相互连接成板状。结论 HA/CS/PLL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
- 王云董洲张彩云赵宇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骨缺损
- 保留与切除椎板制备小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比较研究
- 2016年
- 目的比较应用自制的脊髓打击仪制备保留与切除椎板小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的优缺点,探讨进一步改进小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6周龄SPF级雌性KM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切除椎板40g打击组;C组为保留椎板40g打击组。分别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且于术后1—8周的不同时间点行BMS评分、足迹分析及组织学检查,评价小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程度。结果保留椎板组手术时间(36.4±5.21)min、切口长度(1.32±0.08)cm、出血量(0.14±0.03)mL;椎板切除组手术时间(45.7±5.48)min、切口长度(1.7±0.08)cm、出血量(0.24±0.05)mL,保留椎板组均优于切除椎板组(P〈0.05);两组Basso小鼠后肢行为学(BMS)评分、足迹分析、组织学检查均相似。结论保留椎板的小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与切除椎板一样能有效显示脊髓损伤的行为学及病理学过程,且操作较切除椎板模型更加简单、快捷,手术创伤更小,更有利于后续科学研究的开展。
- 陈学周毕意辉张可可董洲张明凯尤涛
- 关键词:椎间隙保留椎板
- 应用自制装置建立微侵袭小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构建自制的脊髓打击仪以及简易棘突间的牵开及稳定装置,探讨利用其建立保留椎板微侵袭小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等制备脊髓打击仪及棘突间的牵开稳定装置;将32只成年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4组,利用上述装置分别以无打击(0 g)、轻度(5 g)、中度(10 g)、重度(20 g)打击力建立保留椎板的小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12 h每组随机取2只小鼠行脊髓损伤区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并在术后1、3、7、14d行小鼠后肢运动评分(BBB评分).结果 成功制造了脊髓打击仪及简易棘突间牵开稳定装置,并建立了保留椎板的微侵袭小鼠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后肢运动评分在不同打击力度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制的装置可建立稳定、可靠的保留椎板的微侵袭小鼠脊髓损伤模型,有助于脊髓损伤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 董洲张可可陈学周李光宇方望尤涛汤健
- 关键词:微侵袭脊髓损伤小鼠模型
- 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及补体复合物表达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骨性关节炎(OA)模型探讨补体复合物(MAC)在软骨及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每组10只。手术组取大鼠后肢一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切断加内侧半月板切除术制造OA模型,手术后4周、8周及12周取两侧膝关节软骨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估计软骨退变程度以及进行组织病理学的Mankin评分,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AC在软骨中沉积及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大鼠膝关节软骨4周、8周及12周后呈现软骨粗糙、糜烂、裂隙形成、缺损及骨赘形成等早中晚期OA表现。各组间Mankin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逐渐加重。各组间滑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炎症逐渐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软骨细胞膜周围出现环形MAC沉积,滑膜中没有MAC。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有MAC条带,对照组没有。结论 MAC在OA大鼠软骨中表达增多,补体系统可能作为诊治OA的新方向。
- 张可可毕意辉陈学周董洲张明凯尤涛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补体软骨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