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华山

作品数:29 被引量:36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6篇塔里木盆地
  • 26篇盆地
  • 12篇油气
  • 5篇断层
  • 5篇勘探
  • 4篇地层
  • 4篇地质
  • 4篇走滑
  • 4篇成藏
  • 3篇地层划分
  • 3篇盐岩
  • 3篇油气成藏
  • 3篇塔里木盆地巴...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走滑断裂
  • 3篇寒武系
  • 3篇奥陶系
  • 3篇巴楚隆起

机构

  • 27篇中国石化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国土资源部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9篇蒋华山
  • 12篇谢大庆
  • 10篇汤良杰
  • 8篇杨勇
  • 8篇云露
  • 7篇曹自成
  • 7篇马庆佑
  • 7篇邱海峻
  • 6篇张宇航
  • 4篇蔡习尧
  • 3篇陈绪云
  • 3篇罗小龙
  • 3篇李萌
  • 3篇黄太柱
  • 3篇余腾孝
  • 3篇徐旭辉
  • 2篇郭忻
  • 2篇曾联波
  • 2篇李慧莉
  • 2篇郑孟林

传媒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全球构造、...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4
  • 2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中生界底界不整合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20
2012年
雅克拉断凸中生界底界是一个长期发育的重要不整合面,其上、下地层差异变形很大。通过解释雅克拉断凸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钻井、区域地质资料以及该地区地层展布特征,依据不整合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态的主控因素,将与该反射界面有关的不整合类型划分为非整合、削截、超覆和岩溶不整合。非整合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其所在地区中生界下伏地层被全部剥蚀,分布最广;削截不整合的单斜区、皱褶区和断皱区从西至东依次分布于中、西部区域;超覆不整合沿雅克拉断凸南翼分布;岩溶不整合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被全部剥蚀而出露碳酸盐岩的中、西部区域。不整合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意义,既可作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也可改善储集层条件,还可形成大量圈闭。综合分析各类不整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发现其因该地区"东强西弱"构造变形强度所导致。
罗小龙汤良杰谢大庆罗双涵蒋华山杨勇陈绪云
关键词:不整合圈闭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过程分析被引量:23
2021年
综合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构造演化资料,对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不同断裂带油气性质差异性、成藏期次及油气充注过程进行研究。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油气物性和成熟度存在差异,由西向东从7号断裂带向1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变小,西部的7号带和5号带北段油气成熟度低,5号带南段和1号带油气成熟度高。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顺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存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及喜马拉雅期多期油气充注过程。自西向东不同断裂带上主成藏期存在差异,西部的7号及5号断裂带油气成藏期为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晚期,东部的顺北1号断裂带多了一个晚期油气成藏即喜马拉雅期成藏。顺北地区多期油气充注成藏是导致该区油气成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奥陶系成藏期古构造对断裂带的油气充注具有控制作用。加里东晚期,研究区走滑断裂带构造均处于充注有利区;海西晚期,顺北11号断裂带及其以西地区充注来自东部满加尔的油气概率较低。喜马拉雅期,仅顺北1号断裂带及其以东获得高熟油气充注。
韩强韩强云露蒋华山邵小明
关键词:海相油气流体包裹体油气运聚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北缘新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被引量:6
2017年
塔里木盆地被沙漠区覆盖,基底岩心样品对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盆地内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基底岩心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格架提供约束。LA-ICP-MS法给出片麻岩基底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22?7 Ma(置信度95%,MSWD=2.4),SHRIMP法在上覆震旦系砂岩中获得~2.5 Ga和2.1~1.8 Ga的两组锆石年龄。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云斜长片麻岩样品的原岩为花岗闪长岩类,与相邻钻井揭示的青白口系基性岩墙都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相似的REE配分型式,以强烈亏损Nb、Ta、P等HFSE为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和Sr-Nd同位素比值显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可能形成于陆缘弧的构造环境。
杨鑫徐旭辉李慧莉蒋华山张继标钱一雄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变质基底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大气田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是多期复合叠加盆地,油气勘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早古生代稳定克拉通盆地具备完善的生储盖组合,其演化过程对应着海相生油岩系(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碳酸盐岩储集岩系(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海相泥质岩...
漆立新俞仁连云露蒋华山黄诚耿锋王贵全
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断裂带变形特征和演化史被引量:11
2013年
色力布亚断裂带为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与巴楚隆起两个构造单元间的边界断裂带,其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与巴楚地区及柯坪地区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最新的钻井、测井以及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提出了原来的色力布亚断裂带可分为两个断裂带。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基底卷入高角度逆冲挤压断裂样式和正花状走滑断裂样式,与柯坪隆起上的皮羌断裂早期共同构成了皮羌-色力布亚断裂带;而亚松迪断裂属于叠加型逆冲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浅层倾向南西的盖层滑脱型逆冲断层和深层倾向北东的基底卷入型逆冲断层的相互叠加。平面上呈现出分段性,主要分为北段和南段。断裂带整体表现为深层高角度逆冲断裂和正花状构造样式,而南段向上切入新近系和第四系,且新近系和第四系发生微弱的褶皱变形,并且伴有局部的沿古近系的盖层滑脱。结合巴楚地区和柯坪地区的区域演化,认为色力布亚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晚期断裂形成阶段、海西晚期(二叠纪晚期)、喜马拉雅早-中期(古近纪—中新世)及喜马拉雅晚期(上新世—第四纪)4个阶段。
姚文倩汤良杰谢大庆杨勇蒋华山张宇航余腾孝曹自成
关键词:逆冲断裂走滑断裂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卡拉沙依断层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8
2013年
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平衡剖面技术,对巴楚隆起中部卡拉沙依断层的差异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卡拉沙依断层是巴楚隆起内部的多期活动断层,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等关键变形期。平面上卡拉沙依断层表现为2条规模不同的断层自南西向北东呈剪刀式会聚,剖面内卡拉沙依断层表现为由沿寒武系滑脱的坡坪式盲冲断层和基底卷入式高角度逆冲断层共同组成。含膏盐岩层系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层变形特征,基底先存构造的差异性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段变形特征,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换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期差异变形特征。
张宇航汤良杰云露谢大庆邱海峻蒋华山
关键词:平衡剖面巴楚隆起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被引量:31
2015年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根据本方案对构造单元的边界划分依据和命名原则,将台盆区划分为10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对其中4个一级构造单元共划分出16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方案与以往方案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麦盖提斜坡升为一级构造单元,多个一、二级构造单元边界有微调整,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缓坡作了新的划分。
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
关键词:地质编图构造单元划分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被引量:37
2014年
沙参2井实现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首次重大突破,推动了塔中油田、塔河油田及和田河气田的相继发现和大油气田勘探理论的持续创新,逐步建立起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对盆地下古生界成藏地质条件与典型油气藏综合研究表明,稳定的古隆起古斜坡、多套非均质碳酸盐岩储集体、充足的油源供给与多期成藏等要素的配置控制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塔北沙雅隆起南坡受加里东-海西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了复式的缝洞成藏系统,受满加尔、阿瓦提两大生烃坳陷多期的油气充注改造形成了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单个缝洞型油气藏具有相对独立的油-气-水系统,平面上叠合连片含油气、不均匀富集;塔中卡塔克隆起下古生界具有典型的复式成藏特征,从寒武系往上部层系气/油比逐渐降低,油气富集规律相比塔北更复杂,总体表现出"平面分块、纵向分层、多点充注、相对高点富集"的特点;和田古隆起是具有优越成藏条件的早古生代三大古隆起之一,已发现了受不均一岩溶缝洞体控制、不均匀含油的玉北奥陶系油藏,但近期的勘探进程表明该区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尚不明朗。塔北沙雅隆起南坡及围斜区、卡塔克隆起及北坡顺南-古城地区是奥陶系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而顺托果勒低隆、麦盖提斜坡、塘古巴斯坳陷玛东冲断带和塔北、塔中-巴楚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是重要的接替领域。
黄太柱蒋华山马庆佑
关键词:成藏地质条件油气成藏特征海相碳酸盐岩下古生界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新生代断裂活动被引量:18
2016年
研究区以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巴楚隆起为核心,包括其南侧的麦盖提斜坡和北侧的北部坳陷(阿瓦提凹陷)。这里新生代断裂异常发育。以鸟山-古董山地区为重点,通过精细的地震剖面解释,在塔里木盆地西部识别出5期新生代断裂活动,分别发生于:白垩纪末-古近纪初(ca.65Ma)、中新世末-上新世初(ca.5Ma)、上新世末-更新世中期(ca.3~1.5Ma)、更新世中-晚期(ca.1~0.1Ma)和全新世(ca.0.01Ma)。中寒武统和古近系膏盐层构成了研究区的2个主滑脱面。ca.65Ma的冲断受控于基墨里中间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ca.5Ma、ca.3~1.5Ma、ca.1~0.1Ma和ca.0.01Ma的断裂活动(包括滑脱断层、冲断层、走滑断层和正断层)均受控于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晚新生代(中新世以来)的断裂活动以脉动式冲断为特征,两次相邻脉动式冲断之间为时间不等的短暂的构造间歇期;间歇期构造平静,甚至可以形成正断层。
张强黄太柱李慧莉李曰俊蒋华山马庆佑蔡习尧文磊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部地震解释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分期差异活动特征及其变形机理被引量:20
2014年
在对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和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剖面的缩短量和缩短率分析,来确定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的主要活动期,并探讨断裂分期差异活动特征及其变形机理。巴楚隆起断裂活动主要发生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喜马拉雅中期和喜马拉雅晚期。巴楚隆起断裂活动主要受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先存基底断裂、区域滑脱层等因素的控制。洋盆闭合和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是断裂活动的动力来源。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区域性滑脱层控制断裂的发育和分布层位。
杨勇汤良杰蒋华山陈刚谢大庆李萌曹自成
关键词:巴楚隆起塔里木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