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利
-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一次风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2年
- 通过对三种燃料在0.3MW循环流化床上燃烧的热态试验,研究并分析了一次风量对循环流化床内沿床高的中心温度分布的影响,所得结论对流化床的试验研究和实际运行有一定参考意义。
- 张杰李军余战英蒋宏利惠世恩徐通模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烧一次风
- 有分散凸起热源矩形腔内熔化的数值模拟
- 1999年
- 利用焓法求解了有三个分散凸起热源的矩形空腔内的熔化问题,并把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和实验结果都显示,矩形空腔内的分散凸起热源对工质的熔化界面形状有显著的影响。
- 蒋宏利陈钟颀徐通模惠世恩
- 关键词:焓法数值模拟印刷电路
- 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结构对烟道烟气偏差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对引进型600MW机组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上部炉膛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对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不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对原炉膛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明显减小了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场的不均匀性,为解决大容量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并为锅炉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 周月桂窦文宇蒋宏利惠世恩徐通模
- 关键词:切向燃烧锅炉炉膛高度烟气偏差烟道火电厂
- 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低NOx特性分析被引量:6
- 1999年
- 利用冷态等温模化技术对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对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此种燃烧器的分级送风和浓淡燃烧技术的特点以及稳燃环所起的重要作用。
- 余战英蒋宏利谭厚章魏铜生窦文宇惠世恩徐通模
- 关键词:旋流燃烧器低NOX稳燃燃烧器
- 新型低NO_x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0年
- 对新型低NOx 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冷态等温模化技术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模拟实验;对沿周向的浓淡煤粉分布和稳燃环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初步了解了低NOx 燃烧和低负荷稳燃的机理。
- 魏铜生蒋宏利惠世恩徐通模
- 关键词:锅炉旋流燃烧器
- 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试验研究
- 以B&W公司浓淡新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为模型,根据相似模化的基本原理组织了冷态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了二次风与三次风的旋流强度改变速度场的分布,回流区大小的影响及分级送风对混合、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最后,该文对...
- 余战英蒋宏利
- 关键词: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特性锅炉燃烧器
- 有分散热源的矩形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以电子元件的冷却为背景,对矩形腔内有不同热负荷的分散凸起热源的空气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在总加热功率恒定的条件下,分散热源的表面温度和换热系数仅与其自身的加热功率和换热条件有关,而和其它热源的功率分配几乎无关的结论.
- 蒋宏利周月桂陈钟颀
- 关键词:自然对流换热传热
- 有分散热源的矩形腔内自然对流和熔化传热研究
- 该文以电子元件的冷却为背景,对矩形空腔内侧壁有分散热源的换热进行了研究.该文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保持总的加热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对矩形空腔内侧壁的三个分散凸起热源,具有不同热负荷时的空气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
- 蒋宏利
- 关键词:自然对流熔化数值模拟
- 循环流化床锅炉油枪动态点火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在 0 .3 M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油枪动态点火的试验研究 ,讨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油枪动态点火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技术要点 ,可供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启动参考。图 3表 1参
- 李军蒋宏利李荫堂余占英刘艳华惠世恩徐通模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 矩形腔内有分散平齐热源熔化的数值模拟
- 1999年
- 利用焓法求解了矩形空腔内有3个分散平齐热源的熔化问题,考虑并分析了加热功率和过冷度对熔化界面形状和热源表面温度的影响,并把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它们符合得比较好.计算和实验结果都显示,矩形空腔内的分散平齐热源对工质的熔化过程有显著的影响.
- 蒋宏利魏铜生余战英陈钟颀徐通模惠世恩
- 关键词:熔化数值模拟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