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帅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垃圾渗滤液微生物接种强化堆肥试验研究
- 2004年
- 利用垃圾渗滤液自身的微生物,通过人工强化培养,加快渗滤液中微生物的繁殖,将之制成菌剂后再接种到垃圾堆体中,以改进垃圾堆肥化过程。研究了菌剂的添加对堆肥化过程的影响,在高温堆肥试验装置中,同时进行了添加组合液、添加蒸馏水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堆肥化时期各处理中的堆温、纤维素酶、氨氮、碳氮比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剂的添加延长了高温期持续时间;加快了堆肥的腐熟;同时保氮效果、纤维素降解效果较好。
- 彭绪亚李明丁文川吴正松刘国涛蔡华帅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垃圾堆肥垃圾堆体微生物接种堆肥化
- 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通风供氧模式研究
- 现代好氧堆肥技术发展至今,国内外都已经形成了各种较为成熟的工艺,并具有各自独立的通风供氧模式。各种模式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大部分工艺均针对特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导致通风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垃圾渗出液微生物...
- 蔡华帅
- 关键词:生活垃圾通风模式氧浓度通风量
- 文献传递
- 微生物在堆肥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介绍了堆肥化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堆肥微生物的种类,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将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应用于堆肥的情况,着重介绍了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有利于对纤维素的降解以及提高微生物对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途径。
- 吴正松彭绪亚蔡华帅李明
- 关键词:微生物纤维素降解
- 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碳素和氮素迁移
- 2007年
-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d的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试验,堆肥过程中采用时间温度反馈来控制通风量,力图通过测定堆肥体系中碳素以及凯氏氮、氨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碳素和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技术的堆肥体系接种组温度可维持在较高水平,pH可稳定在7.0左右,有机质降解加快,对碳素和氮素的形态分析表明:对照组总有机碳和碳氮比波动较大,而接种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高温条件下的氨气挥发是导致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
- 李明彭绪亚赵由才蔡华帅
- 关键词:渗滤液碳素氮素
- 模糊数学方法在垃圾堆肥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6年
- 通过选择堆肥质量指标,制定指标评价等级,构建模糊数学评价体系,采用垃圾堆肥试验数据,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对堆肥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客观地反映堆肥质量。该法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质量评价方法。
- 蔡华帅彭绪亚李明吴正松
- 关键词:垃圾堆肥
- 垃圾渗出液微生物循环强化培养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针对垃圾堆肥过程中外加菌剂存在接种后菌剂活性衰退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接利用垃圾堆肥渗出液中微生物制备高效菌剂的方法.分别以堆肥高温阶段和中温阶段产生的渗出液中微生物为来源,利用自制培养基经4次循环强化培养制得高温菌剂和中温菌剂,进行了接种和不接种的好氧堆肥对比试验,测定了堆肥渗出液中微生物数量、堆体温度、纤维素酶活、pH和好氧速率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1)接种组渗出液中高温细菌、高温放线菌和高温霉菌数量平均是对照组的2.17倍;中温细菌、中温放线菌和中温霉菌数量平均是对照组的2.41倍,接种组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2)接种组的纤维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最大提高26%,且提前4d达到最大值;堆体耗氧速率在高温阶段和中温阶段分别提高37%和42.8%.说明接种后的微生物经过堆体微生态环境的自然选择作用,其代谢活性增强,对有机垃圾的降解能力明显提高,垃圾中纤维素更快地被分解和转化,有利于加快堆肥腐熟.
- 彭绪亚丁文川吴正松刘国涛李明蔡华帅袁荣焕
- 关键词:渗出液微生物菌剂
- 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碳素和氮素迁移
- 以城市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d的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试验,堆肥过程中采用时间温度反馈来控制通风量,力图通过测定堆肥体系中碳素以及凯氏氮、氨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碳素和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
- 李明彭绪亚赵由才蔡华帅
- 关键词:渗滤液碳素氮素
- 文献传递
- 生物可降解度判定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稳定性被引量:18
- 2006年
- 准确判定城市生活垃圾(MSW)堆肥化处理的生物降解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意义,然而现有判定指标受垃圾组成不均匀性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针对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对象———生物可降解物质进行研究,测定了接种1%高温菌、小风量连续通风静态好氧堆肥试验过程中生物可降解物质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生物可降解度(BDM)受垃圾组分的影响较小,可较好地反映垃圾生物降解的规律,优于其他从有机成分变化角度判定MSW生物降解稳定性的指标。从动力学的角度,运用Matlab软件分段拟合出了整个堆肥过程中BDM变化曲线的表达式,验证了两段拟合的可行性。
- 贾传兴彭绪亚袁荣焕蔡华帅廖丽莎曹彦龙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