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茹

作品数:54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吸虫
  • 10篇血吸虫
  • 9篇双翅目
  • 8篇蚋科
  • 8篇MIL-2R
  • 7篇日本血吸虫
  • 6篇蚋属
  • 6篇免疫
  • 5篇吡喹酮
  • 5篇结核
  • 5篇结核病
  • 5篇结核病患者
  • 5篇病患
  • 4篇亚属
  • 4篇蚋亚属
  • 4篇细胞免疫
  • 4篇病毒
  • 3篇隐孢子虫
  • 3篇英文

机构

  • 5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苏州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宁夏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武威市疾病预...

作者

  • 54篇蔡茹
  • 23篇李朝品
  • 12篇杨庆贵
  • 12篇许礼发
  • 11篇安继尧
  • 10篇朱玉霞
  • 9篇夏超明
  • 9篇王健
  • 7篇贺骥
  • 7篇王健
  • 5篇钱中清
  • 5篇张惠琴
  • 4篇王克霞
  • 4篇王瑜
  • 3篇李欣
  • 2篇朱晓萍
  • 2篇龚唯
  • 2篇王衍海
  • 2篇韩俊
  • 2篇宋娟

传媒

  • 6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热带病与寄生...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病毒学报
  • 2篇Entomo...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11篇2003
  • 1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淮南地区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调查被引量:19
2005年
蔡茹李朝品王健湛孝东李梅柯贤福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囊蚴华支睾吸虫感染随机抽样调查淡水鱼农贸市场
白藜芦醇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粘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170±10)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白藜芦醇实验组。通过尿道向大鼠膀胱内植入导管并进行大肠杆菌液灌注建立感染性膀胱粘膜损伤模型(模型对照组),白藜芦醇实验组按照40 mg/kg剂量灌胃给药,实验结束后镜检观察大鼠膀胱内壁病理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膀胱组织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给药显著减少膀胱黏膜中炎性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大鼠膀胱组织中MDA、NO含量,提高了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IL-1β、IL-8、TNF-α,提高IL-6、IL-10含量;显著减少TGF-β1的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抗氧化、抗炎和降低纤维化作用改善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粘膜损伤,避免对膀胱组织伤害。
钱余蔡茹周恩谱黄进宝贡东卫
关键词:白藜芦醇膀胱粘膜大肠杆菌细胞因子大鼠模型
中国海南蚋科昆虫一新种(双翅目)(英文)
2016年
记述海南岛蚋属Simulium蚋亚属Simulium 1新种,即三亚蚋。该新种与Simulium(S.)nitidithorax Puri,1932(来自印度),Simulium(S.)brevipar Takaoka&Davies,1995(来自马来西亚),Simulium(S.)tianchi Chen,Zhang&Yang,2003(来自中国海南岛),Simulium(S.)sigiti Takanoka&Hadi,1991(来自印度尼西亚)相似,但该蚋种雌虫腹部第8腹节腹板两侧中部具椭圆形的骨化板,上面生有11根粗刚毛和许多微毛;生殖板内侧下缘具绳状突起,与上述4种皆然不同。
蔡茹刘一荻安继尧
脐血IL-2、mIL-2R、 sIL-2R表达和T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李朝品王健石润清张文权朱玉霞许礼发蔡茹成美华朱晓萍杨庆贵钱中清贺骥
该研究发现CD34+细胞主要分布于脐静脉血中,无性别差异脐静脉采血可提高CD34+细胞获得率;脐血缺乏足量免疫性细胞,免疫细胞幼稚,不能分泌足量的细胞因子,对PHA/PHA+LPS诱导反应性较低;应用BSA系统检测脐血T...
关键词:
关键词:MIL-2RSIL-2R表达T细胞免疫功能
安徽省粉螨生态研究
李朝品许礼发王健陶莉贺骥杨庆贵沈静朱玉霞王慧勇江佳佳王晓春宋福春蔡茹
该项目选择不同类型的生境进行粉螨孳生状况调查,发现腐食酪螨空间格局是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呈聚集分布,且密度越高,聚集度越大;发现腐食酪螨种群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期在6月下旬和9月中旬,捕食螨对该螨有较为明显的跟随效应。
关键词:
关键词:粉螨腐食酪螨捕食螨
慢性感染阶段弓形虫包囊在小鼠脑组织的动态病理变化
2023年
目的探究弓形虫慢性感染期间弓形虫包囊在感染小鼠脑部各区域的分布与病理变化对小鼠行为与神经精神的影响。方法使用弓形虫Prugniaud株灌胃小鼠,记录感染小鼠病情;分别在小鼠感染的第10、30、40、90、120、160天取感染小鼠脑组织,分离出海马下丘脑、前额叶、纹状体和小脑区域,HE染色观察并记录各感染区域的包囊数量和神经病理变化。结果弓形虫感染小鼠出现竖毛、弓背等症状,在第40天最为显著,随后逐渐恢复,遗留偏瘫和原地打转等症状;在各时间节点,弓形虫包囊的数量均以海马下丘脑最多,前额叶和纹状体次之,小脑最少;弓形虫包囊的直径随着时间推移均呈增大趋势。慢性感染期间,在脑组织各区域均可观察到弓形虫包囊噬神经现象等特异性病理表现,上述弓形虫脑炎的病理改变在第40天达到顶峰,后逐渐恢复,至第120天增至刺激峰,随后逐渐恢复。结论弓形虫慢性感染期间的行为和神经精神症状与弓形虫包囊在感染小鼠脑部的定位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呈现动态变化。
吴梦云蔡茹李伊凡汪学龙姚湧
关键词:弓形虫包囊脑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
某高校医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为在校大学生寄生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厚涂片透明法、自然沉淀法对某高校一、三年级大学生659人进行调查。结果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1.11%。其中,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城乡学生之间、不同年级学生之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校大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仍较严重,需加强高校学生寄生虫感染的防治工作。
杨庆贵李朝品陶莉蔡茹
关键词:寄生虫医科
结核病患者PBMCmIL-2R的表达
王健刘炳祥刘智王克霞周政李朝品蔡茹朱玉霞许礼发张宁钱中清杨庆贵贺骥刘家吕黄玉凯
该研究所选用BSA系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用于CD3+、CD4+、CD8+和PHA的诱导前后PBMCmIL-2R表达水平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细胞免疫水平。通过研究发现PBMC内TB-DNA检测不仅是结核杆菌感染的...
关键词:
关键词: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细胞免疫
安徽省黄山蚋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蚋科)(英文)
2017年
记述采自安徽省黄山蚋属Simulium蚋亚属Simulium灰额蚋组griseifrons-group 1新种,以产地命名为黄山蚋Simulium(Simulium)huangshanense sp.nov.,对其雌、雄成虫、蛹及成熟幼虫的特征进行了描述。该新种与S.(S.)grossifilum Takaoka&Davies,1995(来自马来西亚),S.(S.)hengshanense Bi&Chen,2004(来自中国湖南省)形态相似,但新种的生殖板和茧与上述蚋种明显不同。
蔡茹储雅雅安继尧王玲玲
肺结核病患者mIL-2R、sIL-2R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3年
为了探讨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膜白介素2受体(mIL-2R)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及其在肺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47例肺结核、25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的mIL-2R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含量。结果发现支气管肺炎患者PBMC在PHA诱导前后mIL-2R水平分别为(4.56±1.52)%、(35.12±7.21)%,空洞型肺结核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PHA诱导前后mIL-2R水平分别为(2.11±1.14)%、(27.25±3.50)%和(3.41±1.35)%、(31.17±4.11)%,支气管肺炎患者高于空洞性肺结核患者(P<0.01)。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sIL-2R含量为(368±74)kU/L,空洞型肺结核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含量为(1 156±98)kU/L、(978±91)kU/L,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BMC TB-DNA(+)者PHA诱导前后mIL-2R及血清sIL-2R水平分别为(2.08±1.16)%、(26.88±3.61)%、(1 174±83)kU/L,与PBMC TB—DNA(一)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认为肺结核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mlL-2R表达水平降低,血清sIL-2R含量增高,结核杆菌感染PBMC后可进一步抑制mIL-2R表达。mIL-2R。
王健刘炳祥蔡茹
关键词:肺结核病MIL-2RSIL-2R单个核细胞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