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惠文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相对湿度
  • 2篇积云
  • 1篇短波辐射
  • 1篇对流云
  • 1篇云量
  • 1篇云凝结核
  • 1篇云室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数据研究
  • 1篇水汽
  • 1篇水汽场
  • 1篇能见度
  • 1篇凝结核
  • 1篇浓度日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溶胶
  • 1篇夏季
  • 1篇内气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薛惠文
  • 1篇张双益
  • 1篇马楠
  • 1篇于仁杰
  • 1篇马月
  • 1篇刘晓阳
  • 1篇张健鹏
  • 1篇陶江川
  • 1篇赵春生
  • 1篇郜建华
  • 1篇张庆红

传媒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FLUENT对云凝结核计数器云室内气流特征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ANSYS FLUENT,对DMT公司的恒流热梯度云凝结核计数器(CCNC)云室内的流场、温度场以及水汽场进行模拟。依据外场观测和室内实验中的常用进气流速0.0164,0.0185,0.0205,0.0226和0.0246 m/s以及云室温差2,8和17 K,对比不同进气流速和云室温差对云室内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云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均受进气流速和云室温差的影响。当云室温差为8 K,进气流速为0.0205m/s时,模拟出的云室中心线的过饱和度约为0.27%,较好地模拟出云室内的水汽过饱和状态。
于仁杰赵春生薛惠文马楠陶江川付仕佐张健鹏旷烨刘宏剑边宇轩
关键词:FLUENT水汽场
北京地区夏季云出现概率及云底高度分布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北京地区2007—2009年夏季8 km高度以下云出现概率(探测到云的次数与总探测次数之比)及云出现概率在一天内的分布规律,并研究三年中夏季单层云的云底高度分布规律,典型对流云的云底高度特征,以及对流云云底高度与地面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夏季云出现概率约为12%,一天内云最容易出现在夜间,下午较夜间云出现得少;云底高度分布呈单峰,最容易出现在700±50 m高度,低云(云底高度在3000 m以下)出现次数占云总出现次数的82%;典型对流云云底高度出现在400-2500 m高度,一天之内云底高度变化不大。利用绝热气团模型得到云底高度与地面相对湿度的线性关系,并以此方便地给出对流云云底高度,平均相对标准差为0.321。
郭婧晗薛惠文刘晓阳
关键词:对流云相对湿度
2015年北京、上海和拉萨PM_(2.5)浓度日变化和日际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分析2015年北京、上海和拉萨3个城市PM_(2.5)浓度的时间序列,讨论PM_(2.5)浓度的季节变化以及各城市PM_(2.5)浓度日际变化与日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从长期来看,3个城市冬季PM_(2.5)浓度普遍大于夏季;从短期来看,北京和上海PM_(2.5)浓度主要呈现日际变化,天气系统的影响远大于日变化。北京冬季PM_(2.5)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日变化,但在夏季不明显;上海在冬季和夏季都不呈现日变化;拉萨的情况则相反,当地的天气系统比较稳定,日际变化不明显,PM_(2.5)浓度主要受日变化影响,PM_(2.5)浓度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
张冬健薛惠文
关键词:PM2.5日变化
北京能见度的气候特征及奥运期间能见度的分析
利用北京机场1976-2008年逐小时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观测资料及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分析了北京机场能见度的气候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发现北京的能见度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能见度的出现频数在增加,能见...
张季平张庆红薛惠文
关键词:能见度奥运相对湿度PM10
浅积云中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分布对短波辐射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使用大涡模拟模式获得浅积云的液态水含量和云滴有效半径的垂直廓线,结果显示云的液态水含量和云滴有效半径均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垂直非均一)。使用辐射传输模式SBDART研究了浅积云中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廓线对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及液态水路径相同时,垂直非均一云和垂直均一云的短波辐射强迫的差异,结果表明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廓线对云的辐射特性有很大影响。当垂直均一云的云滴有效半径约为垂直非均一云在云顶处的云滴有效半径的76%~90%时,两种类型云的短波辐射强迫相当。结果说明在气候模式中对云的辐射传输特性进行参数化时,如果假定云是垂直均一的,则采用的云滴有效半径应该大致为实际观测的云顶云滴有效半径的76%~90%。对于浅积云的研究结果与以往对于层状云的研究结果一致。
张双益薛惠文
关键词:SBDART
对云量的长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探索云量的变化规律,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太平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等4个区域,对ISCCP每3小时的云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这4个区域的云量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存在幂律相关性,即云量具有较强的长程相关性(或持续性);西太平洋上空云量的长程相关性强于东太平洋上空和其他两个地区。还发现海洋上折点出现的时间迟于陆地上。
郜建华薛惠文
关键词:ISCCP云量DFA
利用CloudSat和MODIS数据研究气溶胶对层积云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CloudSat的云雷达数据研究了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的层积云微物理特性。结果显示,CloudSat反演的云滴数浓度在垂直方向变化很小。结合CloudSat的云雷达数据和MODIS的气溶胶数据,研究了气溶胶对层积云的微物理特性和液态水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液态水路径,气溶胶增加可以使得云滴的尺度减小,但总体上对云滴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云中液态水路径本身变化极大,导致气溶胶对液态水路径的影响很难和云中液态水路径本身的变化分离开。此外还发现:CloudSat反演的层积云液态水路径比MODIS反演的液态水路径偏高;层积云内液态水路径的不均一性比环境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不均一性大。
马月薛惠文
关键词:CLOUDSATMODIS层积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