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104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间作
  • 6篇间作系统
  • 4篇农业
  • 3篇氮流失
  • 3篇淋溶
  • 3篇径流
  • 3篇课程
  • 3篇高职
  • 3篇冠层
  • 2篇氮素
  • 2篇地表径流
  • 2篇杨树
  • 2篇植被
  • 2篇施氮
  • 2篇蔬菜
  • 2篇蔬菜生产
  • 2篇太湖
  • 2篇农产
  • 2篇农产品
  • 2篇物联网

机构

  • 15篇扬州市职业大...
  • 14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江苏省环境监...
  • 4篇扬州大学
  • 3篇苏州市农业科...
  • 2篇扬州环境资源...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江苏丘陵地区...

作者

  • 26篇褚军
  • 11篇薛建辉
  • 7篇王奎萍
  • 7篇金梅娟
  • 6篇吴永波
  • 6篇刘萍
  • 6篇徐月明
  • 5篇侍昊
  • 5篇张静
  • 3篇吴殿鸣
  • 3篇居萍
  • 2篇徐月明
  • 2篇张静
  • 1篇佟思纯
  • 1篇韦军
  • 1篇徐雁南
  • 1篇张婷
  • 1篇杨静
  • 1篇朱颖
  • 1篇黄焕春

传媒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科技风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大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的优势,并探讨了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质量溯源结合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以期为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薛芗王奎萍徐月明徐月明刘萍居萍居萍褚军褚军
关键词:农产品
一种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a/Si复合溶胶液与多粘类芽孢杆菌培养液和荧光假单胞杆菌培养液复配,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复合菌剂在蝴蝶兰叶片上的稳定性,从而大大提...
刘兵王瑞蔡婷管名成任珂刘宇晨朱建洋褚军徐志英
杨树-冬小麦间作系统细根分布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被引量:6
2015年
以太湖流域杨树一冬小麦问作(简称杨麦问作)系统和冬小麦单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杨麦问作系统中冬小麦和杨树细根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冬小麦单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探讨林木根系在减少径流中养分流失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均大于问作系统,问作系统中越靠近林带的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越小。(2)单作地和问作系统冬小麦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浆期。(3)随着施氮量的加大,冬小麦和杨树细根根长密度和单位土体根干质量均有所增加,且在问作系统中〉40~80cm土层杨树细根根长密度和根干质量所占比例增加。(4)问作系统减少了硝态氮随淋溶的流失量,灌浆期减少幅度为49.08%~55.49%。
吴永波吴殿鸣薛建辉褚军
关键词:细根根长密度太湖
扬州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食品安全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共性问题,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该文分析了扬州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工作、加大经费扶持、强化准出与准入衔接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产品质量追溯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薛芗王奎萍刘萍徐月明徐月明褚军褚军张静
关键词:农产品可追溯性食品安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2021年
依托扬州市职业大学校内实训基地的物联网系统,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高职“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明显。
张静王奎萍王奎萍刘萍刘萍褚军
关键词:物联网蔬菜生产课程改革
杨麦间作系统对太湖流域土壤氮流失的削减效应被引量:2
2015年
过量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太湖水质下降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试验在距离太湖湖岸带约1 km的小麦种植区对2种杨麦间作密度(其株距均为2 m,行距分别为5 m(AS1)和15 m(AS2))削减土壤氮流失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主要集中于4-10月,AS1间作密度下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幅度达8.6%~44.5%。由于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导致的径流量AS1R(去除枯落物:Remove litter)处理显著低于AS2R和MSL0(单作麦地中未铺设枯落物处理)处理(P〈0.05)。在整个小麦生长季,AS1S(有枯落物覆盖:Save litter)处理径流中TN、NO3--N平均浓度、流失量均显著低于MSL0(P〈0.05)。60 cm土层AS1S平均淋溶水量、TN、NO3--N平均浓度和流失量与AS2S、MSL0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杨树落叶期,AS1系统有枯落物覆盖下地表径流量、TN、NO3--N平均浓度和流失量均显著低于无枯落物处理(P〈0.05)。而AS2系统有无枯落物覆盖之间差异则不显著(P〉0.05)。在去除冠层及枯落物影响后,AS1R处理60 cm土层淋溶水量、TN和NO3--N淋溶流失量均显著低于20cm土层(P〈0.05),而MSL0系统下20、40、60 cm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株行距为2 m×5 m的杨麦间作密度对地表径流、淋溶及氮流失的削减效应更显著。
褚军薛建辉金梅娟吴永波侍昊徐艺倩
关键词:径流淋溶林冠层枯落物
一种实验用河岸人工林缓冲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在河岸的实验区域内设有不少于一行一列个淋溶管组,在实验区域的周边设有挡板;每个淋溶管组至少设有3个淋溶管,且每个淋溶管的埋入河岸深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用河岸人工林缓冲带,通...
吴永波薛建辉杨静吴殿鸣孟亦奇朱颖褚军
文献传递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栽培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农业栽培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整合了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改革了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张静张婷婷王奎萍王奎萍褚军刘萍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高职农业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充分了解高职农业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该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农业类专业教师的基本情况、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影响因素及建议等方面开展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师教学中已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而不同的课程类型、学校的支持力度、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和适切性、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在线开放课程的实施和质量。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打造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提高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能力、健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有效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助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薛芗王奎萍徐月明李丽褚军
关键词:课程建设农业类专业教学模式
不同施氮水平下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即株行距2 m×5 m(L1)和2 m×15 m(L2)在0(N0)、91(N1)、137(N2)和183(N3)kg·hm-2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地表径流量、淋溶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单作苋菜);L1、L2地表径流量分别比L3降低65.1%、55.9%;L1、L2距林带0.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30.0%、28.9%,距林带1.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25.6%、21.9%;L1、L2土壤侵蚀量分别比L3降低65.0%、55.1%.对地表径流和淋溶损失中TN、NO3--N、NH4+-N流失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常规施氮(91 kg·hm-2)水平下,L1地表径流中TN、NO3--N、NH4+-N流失量较L3分别降低62.9%、45.1%、69.2%,L2较L3分别降低23.4%、6.9%、46.2%;杨树间作密度越大、距离林带越近,对土壤NO3--N、NH4+-N的淋溶损失削减作用越强.同一间作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表径流中NO3--N流失比例减少,NH4+-N流失比例增加;淋溶流失中NO3--N、NH4+-N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N3>N2>N1>N0.
褚军薛建辉吴殿鸣金梅娟吴永波
关键词:氮素流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