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立华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房颤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血管
  • 1篇型心
  • 1篇血管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一氧化氮系统
  • 1篇抑制物
  • 1篇诱导型
  • 1篇诱导型一氧化...
  • 1篇诱导型一氧化...
  • 1篇溶酶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许立华
  • 2篇黄永麟
  • 2篇李悦
  • 2篇李为民
  • 2篇韩薇
  • 2篇赵继义
  • 1篇谢宝栋
  • 1篇崔尚金
  • 1篇孙惠昕
  • 1篇蔡会龙
  • 1篇周琪

传媒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9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90年和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心血管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心血管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并对心血管进行危险因素归因分析。结果:2019年中国心血管发病人数为1234.1万,发病率为867.65/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了132.82%和93.75%。2019年死亡人数458.43万,死亡率为322.30/10万,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89.12%和57.39%。2019年中国心血管DALY、YLD和YLL分别为9193.31万人年、1038.39万人年和8154.93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50.07%、146.82%和45.48%。2019年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70年龄组,分别为4646.78/10万、3057.82/10万和52696.68/10万。中国心血管归因于代谢危险导致的死亡人数、DALY和YLL最多,分别为3272924人、67112754人年和59934426人年。结论:我国心血管的疾病负担在1990-2019年间有较大增长,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心血管的疾病负担。
张海玉周琪许立华蔡会龙孙惠昕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负担吸烟伤残调整寿命年
心房颤动犬左房心内膜一氧化氮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mRNA表达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韩薇李为民许立华谢宝栋李悦黄永麟赵继义
关键词:心房颤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MRNA表达
心房颤动犬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变化:氧化应激的可能机制
2005年
一氧化氮(NO)代谢紊乱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和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但是NO在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
韩薇李为民许立华李悦赵继义崔尚金黄永麟
关键词:心房颤动氧化应激一氧化氮系统代谢紊乱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的护理
2009年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一般呈非对称性的室间隔肥厚,可造成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压力阶差。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和猝死。传统药物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疗效有限,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前途新技术。1994年英国医生Sigwart首次将PTSMA应用于临床,其机制是经皮使用化学方法减轻室间隔肥厚程度,使左室流出道增宽,达到降低收缩期压力阶差,
许立华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化学消融术心肌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